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地区2016年新造公益林,树种为水杉,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造林成活率达到合理株树的45%)的,调查为乔木林地。


参考答案

更多 “某地区2016年新造公益林,树种为水杉,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造林成活率达到合理株树的45%)的,调查为乔木林地。” 相关考题
考题 未成林造林地是指造林后保存株数大于或等于造林设计株数的(),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 A、65%B、70%C、75%D、80%

考题 疏林地是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为()的林地。 A、0.1~0.2B、0.1~0.3C、0.1~0.19D、0.1~0.4

考题 某林场拟转让5公顷五年生锥栗林,该锥栗林为嫁接苗造林,每公顷株数450株,平均树高3.3米,冠幅3.0米,请对该锥栗林价值进行评估。   据调查,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①锥栗林营林生产成本:造林费用13000元/公顷;1~3年每年抚育、施肥3600元/公顷;第4年起每年抚育、施肥、修剪3000元/公顷。   ②投资收益率:10%。   ③林地年地租:600元/公顷。   ④当地同年龄参照林分株数450株/公顷,平均树高3.5米,平均冠幅3.1米。   要求:   对锥栗林进行评估。(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考题 树木郁闭度>10%但<20%的林地是( )。A.有林地 B.灌木林地 C.疏林地 D.未成林造林地

考题 下列应列入农业用地区的为()A宜农后备土地资源B已列入生态建设规划的造林地C天然草地D未成林造林地

考题 规定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北方落叶松初值密度是多少?

考题 某地区2016年新造公益林,树种为水杉,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造林成活率达到合理株树的45%)的,调查为其他林地。

考题 林权流入方应按规定更新造林,不得造成林地荒芜,并且不得改变林地用途。

考题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A、灌木林地B、疏林地C、采伐迹地D、菜园地

考题 造林成活率调查后,不能计算造林面积的是成活率为()的造林地。A、85%以上B、61-83%C、41-60%D、40%以下

考题 规定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北方红松初值密度是多少?

考题 我国造林技术规程规定,造林成活率要达到多少为合格?()A、常规造林80%,速生丰产林90%B、常规造林80%,速生丰产林95%C、常规造林85%,速生丰产林90%D、常规造林85%,速生丰产林95%

考题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前必须对造林地进行()。A、清理B、设计C、灌水D、整地

考题 某小班优势树种为苹果,进入冬季经实测郁闭度为0.17,该小班应划为()小班。A、疏林地B、有林地C、无林地D、未成林造林地

考题 西北地区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进行华山松造林时,接种了菌根菌的造林地,成活率高,林木生长旺盛,而没有接种菌根菌的造林地,成活率低,长势弱。请分析原因,并说明接种菌根菌的方法。

考题 林地包括郁闭度0.1以上的乔木林地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及是其他由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考题 疏林地是指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的林地。

考题 速生丰产林的主要目的涵义指()A、森林生长指标达到相应树种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乔木林地B、采用集约经营措施进行定向培育的乔木林地

考题 灌溉对新造幼林的作用是()。A、提高成活率B、增加肥料吸收C、提高保存率D、提早郁闭E、林地排水

考题 树木郁闭度>10%但<20%的林地是()。A、有林地B、灌木林地C、疏林地D、未成林造林地

考题 ()阶段的生产经营目的在于造林抚育消耗性林木资产、公益林郁闭成林、生产性林木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培育出消耗性林木资产、公益林或生产性林木资产。A、苗木生产B、造林抚育C、采割收获D、苗木出圃移植

考题 郁闭成林后的公益林发生的后续支出包括()。A、补植造林费B、择伐、间伐或更新采伐净支出C、抚育支出D、管护支出

考题 单选题某小班优势树种为苹果,进入冬季经实测郁闭度为0.17,该小班应划为()小班。A 疏林地B 有林地C 无林地D 未成林造林地

考题 填空题疏林地是指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的林地。

考题 多选题灌溉对新造幼林的作用是()。A提高成活率B增加肥料吸收C提高保存率D提早郁闭E林地排水

考题 单选题林业用地划分为()A 天然林地、人工林地、灌木林地、农林间作地和疏林地B 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退耕还林地和无林地C 有林地、疏林地、新造林地、灌丛地、退耕还林地和无林地D 疏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无林地

考题 单选题树木郁闭度>10%但<20%的林地是()。A 有林地B 灌木林地C 疏林地D 未成林造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