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航行应从方位标的()通过。

  • A、同名侧
  • B、异名侧
  • C、任意一侧
  • D、A、B、C全错

参考答案

更多 “航行应从方位标的()通过。A、同名侧B、异名侧C、任意一侧D、A、B、C全错” 相关考题
考题 在狭水道航行中,利用导标方位导航,应保持:()A.导标方位不变B.导标舷角不变C.船舶航向不变D.船首对准导标航行

考题 某船航行中发现前方有海图标注(一个图式,西方位标,画不好,抱歉),该船应该在该灯标的_____通过是安全的。A.南侧B.东侧C.西侧D.北侧

考题 船舶利用雷达引航时,可使用______的方法进行航行。A.距离避险线B.方位避险线C.A+BD.迂回通过

考题 狭水道航行,常用的保持船舶航行在计划航线上的导航方法有_____________。A.叠标导航法B.导标方位导航法C.平行方位线导航法D.以上都是

考题 按导标航行的准确性与()有关。A、导标位置的准确性B、罗经差的准确性C、导标的远近D、观测方位的准确性E、船艇速度

考题 根据直属海事系统业务培训系列教材《设备运行监控》,雷达作为VTS的重要监测设备,能获取目标的动态数据包括如下几项但不包括()。A、目标的距离数据B、目标的方位数据C、目标的航行数据D、目标的名称数据

考题 在同一航向上稳定航行,测得若干物标的方位时,其罗经差相等。

考题 船舶利用船尾方向的导标真方位240°航行,罗经差+3°,航行中测得该导标罗方位243°,该轮应()。A、向左修正航向B、向右修正航向C、保持航向不变

考题 舷角是()A、船首向至方位线的夹角B、物标的方向C、真航向减去真方位D、船舶海上看物标的方位

考题 船舶利用雷达引航时,可使用()的方法进行航行。A、距离避险线B、方位避险线C、A+BD、迂回通过

考题 服务员接受客人点菜应从什么方位开始?

考题 单选题在IALA海上浮标制度规则规定的A区域航行,发现方位标时船舶应()。A 从该标同名侧通过B 从该标异名侧通过C 将该标置于同名侧通过D A+C

考题 单选题在狭水道航行中,利用航线前方导标方位导航,航行中测得导标的方位大于导航线方位,应用()A 小舵角左转B 大舵角左转C 小舵角右转D 大舵角右转

考题 单选题在狭水道航行中,利用导标方位导航,应保持()。A 导标方位不变B 导标舷角不变C 船舶航向不变D 船首对准导标航行

考题 单选题IALA海区浮标制度规则中,带锥形顶标的绿色柱形浮标表明()。A 出港航行,置该标于左舷通过B 应从该标的北面通过C 该标可能是推荐航道侧面标志D 以上都可能

考题 单选题狭水道航行,常用的保持船舶航行在计划航线上的导航方法有()。A 叠标导航法B 导标方位导航法C 平行方位线导航法D 以上都是

考题 单选题船舶在中国沿海航行,上午利用《太阳方位表》求得的半圆方位的名称是()。A NEB NWC SED SW

考题 单选题岛礁区航行,利用物标串视导航,实际是要求船舶航行过程中保持()。A 物标的方位不变B 船舶的航向不变C 方位与航向都不变D 方位与航向都变化

考题 单选题夜间传播在我国沿海航行,发现某浮标灯质为:快(3)10秒,则应从其()通过。A 北侧B 东侧C 南侧D 西侧

考题 单选题设在危险物或危险区域的西方,船舶通过该标时应从西方通过,此标为()。A 北方位标B 东方位标C 南方位标D 西方位标

考题 单选题某轮计划航向220°,航速20kn,在无风流中航行,船舶左前方航线附近有一物标距离11nmile,第一次观测该物标的陀螺方位195°.5,陀罗差-2°,15min后第二次测得该物标的陀螺方位177°,则船舶正横该物标的距离是()。A 3nmileB 5nmileC 6nmileD 8nmile

考题 单选题某轮计划航向339°,航速20kn,在无风流中航行,船舶右前方航线附近有一物标,第一次观测该物标的罗方位004°,罗经差+1°.5,20min后第二次测得该物标的陀螺方位022°.5,则船舶正横该物标的距离是()。A 4.8nmileB 5.5nmileC 6.7nmileD 7.8nmile

考题 判断题我国沿海方位标的同名一侧为可航行水域。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夜间船舶在我国沿海航行,发现某浮标灯质为:快(3)5s,则应从其()通过。A 北侧B 东侧C 南侧D 西侧

考题 多选题按导标航行的准确性与()有关。A导标位置的准确性B罗经差的准确性C导标的远近D观测方位的准确性E船艇速度

考题 单选题船舶航行时见到方位标志,则应从其()通过。A 同名侧B 异名侧C 任意一侧D 远离之航行

考题 单选题船舶利用雷达引航时,可使用()的方法进行航行。A 距离避险线B 方位避险线C A+BD 迂回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