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测定10g某醇类化合物中的羟基时需要相当于氢氧化钾2.05g,则其羟值为()mg/g。

  • A、205
  • B、267
  • C、284
  • D、296

参考答案

更多 “测定10g某醇类化合物中的羟基时需要相当于氢氧化钾2.05g,则其羟值为()mg/g。A、205B、267C、284D、296” 相关考题
考题 黄酮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羟基增多,则水溶性____;而羟基被甲基化后,则脂溶性____。

考题 乙酰化法适合所有羟基化合物的测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羟值是指()。 A.100g样品中的羟基相当于氢氧化钾的克数B.1g样品中的羟基相当于氢氧化钾的克数C.100g样品中的羟基相当于氢氧化钾的毫克数D.1g样品中的羟基相当于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考题 某黄酮类化合物于CHC13中测定氢核磁共振谱,在δ2.8左右出现两组双二重峰(每一组双二重峰相当于一个质子),在δ5.2附近出现相当于一个质子的4重峰,表示该化合物为( )

考题 乙酰化法适合所有羟基化合物的测定。

考题 测定残炭含量时,如果预计残炭量为3,则量取试样量应为10g±0.5g。

考题 中和2g某树脂需要氢氧化钾20.5毫克,则其酸值为:()A、20.5B、10.25C、5.25D、10

考题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以黄酮和黄酮醇类最为多见,其余类型则较少。()

考题 羟值是指()g试样中含的羟基相当于氢氧化钾的毫克数。A、0.010B、0.10C、1.0D、10

考题 用硝酸铈试剂检测低级醇类化合物时,生成的配位化合物是()。用硝酸铈试剂检测低级醇类化合物时,生成的配位化合物是()。A、黄色B、紫色C、红色D、绿色

考题 高碘酸氧化法测定α-多羟基醇类化合物时,酸度pH为()左右A、2B、3C、4D、5

考题 高碘酸氧化法测定α-多羟基醇类化合物时,一般可用水作溶剂,如试样不溶于水,可用()作溶剂。A、乙醇B、氯仿C、苯D、乙醚

考题 石油的酸值是指中和()油样中的酸性化合物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酸度是指中和()油样中的酸性化合物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考题 醇类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A、羰基B、羧基C、硝基D、羟基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羟基跟链烃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醇类B、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属于醇类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都属于酚类

考题 用紫外色谱法鉴别羟基黄酮类化合物时,一般黄酮和黄酮醇类呈现()的带Ⅰ和带Ⅱ吸收峰,两者的带Ⅱ均出现在()范围内,而带Ⅰ则受C3位 OH的有无影响,一般黄酮类带Ⅰ在() ,黄酮醇类带Ⅰ则在()的长波长方向;当A环上羟基数增加时,主要影响带Ⅱ(),当B环上羟基数增加时,主要影响带 Ⅰ()。

考题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A、羟基多B、有羧基C、C环为平面型D、有羧基和羟基E、C环为非平面型

考题 具下列基团的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中Rf值最大的是()A、四个酚羟基化合物B、二个对位酚羟基化合物C、二个邻位酚羟基化合物D、二个间位酚羟基化合物E、三个酚羟基化合物

考题 固醇类(甾醇类):为甾类化合物,其特点为甾核的第3位上有一个羟基(-OH),在第17位上有一个分支的碳氢链,它又可分为()和()两大类。

考题 下列哪些是符合HFC-134a制冷系统要求的冷冻机油()A、矿物基类B、聚烃基乙二醇类(PAG)C、多元醇脂类(POE.D、多羟基化合物类

考题 下列化合物中,不是醇类的是()。A、饱和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化合物B、酯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化合物C、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化合物D、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化合物E、不饱和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化合物

考题 填空题黄酮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羟基增多,则水溶性();而羟基被甲基化后,则脂溶性()。

考题 判断题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以黄酮和黄酮醇类最为多见,其余类型则较少。()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具下列基团的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中Rf值最大的是()A 四个酚羟基化合物B 二个对位酚羟基化合物C 二个邻位酚羟基化合物D 二个间位酚羟基化合物E 三个酚羟基化合物

考题 填空题固醇类(甾醇类):为甾类化合物,其特点为甾核的第3位上有一个羟基(-OH),在第17位上有一个分支的碳氢链,它又可分为()和()两大类。

考题 单选题在热值测定中,如称量的内筒水质量比标定热容量时多10g,则所测热值会()。A 偏高B 偏低C 正常

考题 填空题用紫外色谱法鉴别羟基黄酮类化合物时,一般黄酮和黄酮醇类呈现()的带Ⅰ和带Ⅱ吸收峰,两者的带Ⅱ均出现在()范围内,而带Ⅰ则受C3位 OH的有无影响,一般黄酮类带Ⅰ在() ,黄酮醇类带Ⅰ则在()的长波长方向;当A环上羟基数增加时,主要影响带Ⅱ(),当B环上羟基数增加时,主要影响带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