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工业设备钝化过程:每3~4小时测定钝化液中的pH和PO43-浓度。


参考答案

更多 “工业设备钝化过程:每3~4小时测定钝化液中的pH和PO43-浓度。” 相关考题
考题 转化停车过程中()。 A、先进行氮气循环降温,再进行蒸汽钝化和蒸汽降温B、转化气不能并入转化炉中做燃料气C、蒸汽钝化结束,即可停锅炉给水系统D、在蒸汽钝化降温过程中,当E3后烟气温度小于450℃,即可停工艺水系统

考题 已知:原液浓度是20%,现钝化液浓度为1%,液位为50%,工艺要求浓度为2%,问:按工艺配满2立方米的钝化液需加入原液多少公斤?

考题 已知钝化液中铬酐(CrO3)浓度为1.5%,向配制5m3的钝化液需加入铬酐多少?

考题 对于钝化处理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钝化液电导率应保持在1~3ms/cm;B.钝化液电导率应保持在4~6ms/cm;C.钝化液电导率应保持在1~6ms/cm;D.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钝化液浓度越高,其电导率越大;

考题 硫化亚铁钝化的原理不包括( )。A、加入高pH值钝化剂B、加入中性钝化剂C、钝化剂与硫化亚铁反应D、硫化亚铁分解

考题 经酸洗后的设备和管道内壁要进行钝化,钝化时应遵循的规定有( )。A:酸洗后的设备和管道,应在两周内钝化 B:钝化液通常采用亚硝酸钠溶液 C:钝化结束后,要用偏碱的水冲洗 D:钝化时不得采用流动清洗法

考题 酸洗后的管道和设备,必须迅速进行钝化,通常采用的钝化液是( )。A:亚硝酸钾溶液 B:硝酸钾溶液 C:亚硝酸钠溶液 D:硝酸钠溶液

考题 经酸洗后的设备和管道内壁要进行钝化,钝化时应遵循的规定有()。A.酸洗后的设备和管道,应在两周内钝化 B.钝化液通常采用亚硝酸钠溶液 C.钝化结束后,要用偏碱的水冲洗 D.钝化时不得采用流动清洗法

考题 (2015年)经酸洗后的设备和管道内壁要进行钝化,钝化时应遵循的规定有()。A.酸洗后的设备和管道,应在两周内钝化 B.钝化液通常采用亚硝酸钠溶液 C.钝化结束后,要用偏碱的水冲洗 D.钝化时不得采用流动清洗法

考题 工业设备的酸洗过程:开始时每30分钟测定酸洗液中的酸浓度、Fe3+和Fe2+浓度。接近终点时,应当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考题 设备硫化亚铁钝化操作时,最经济、高效的方法是()。A、钝化剂浸泡法B、钝化剂循环钝化法C、钝化剂一次性冲洗法D、以上都是

考题 原料CO2中加入空气,可以使尿素一甲铵液中保持一定浓度的氧,它可以使不锈钢和钛表面()。A、保持完整钝化膜B、被破坏的钝化膜得到修复C、不发生腐蚀过程D、发生电化学腐蚀

考题 在催化剂钝化过程中,应根据需要注入()以维持循环氢中的硫化氢浓度。A、适量硫化剂B、适量钝化剂C、阻垢剂D、缓蚀剂

考题 钝化膜Cr量过少,可通过增加钝化液的浓度来实现。

考题 钝化膜cr量过多,可通过降低钝化液浓度来实现。

考题 钝化处理方法分为两类:重铬酸盐化学钝化和电化学钝化。现在的镀锡线主要采用阴极钝化,钝化膜的含铬量为3~9g/m2。

考题 已知钝化液中铬酐(CrO3)浓度为1.5﹪,问配置5m的钝化液需加入铬酐多少?

考题 对于钝化、涂油操作,观察钝化槽工作情况时,必须戴好眼镜,防止钝化液溅入眼中。

考题 锌镀层高铬钝化时,钝化膜是在零件()形成钝化膜为主。A、浸入钝化液时B、提出钝化液时C、清洗时D、烘干时

考题 设备硫化亚铁钝化操作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钝化剂浸泡法B、钝化剂循环钝化法C、钝化剂一次性冲洗法D、以上都是

考题 下列关于硫化亚铁钝化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钝化过程就是使硫化亚铁生成稳定的盐B、钝化过程中,钝化剂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C、钝化是物理过程D、钝化过程将增加设备的腐蚀

考题 设备硫化亚铁钝化操作时,最经济、高效的方法是()A、钝化剂浸泡法B、钝化剂循环钝化法C、钝化剂一次性冲洗法D、钝化剂喷淋法

考题 钝化液的处理工艺为:()。A、水洗→钝化→中和→水洗→晾干B、钝化→中和→水洗→晾干→水洗C、钝化→水洗→中和→水洗→晾干D、水洗→钝化→中和→水洗→晾干

考题 判断题金属经过钝化处理后,因钝化液不同得到不同色彩的钝化膜或无色钝化膜。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对于常用的3种电解液,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A 钝化型电解液具有较高的复制精度及电流效率B 钝化型电解液的复制精度较高,但电流效率较低C 电解加工中电流效率可能大于100%,钝化型电解液的电流效率可能为零D 线型电解液与钝化型电解液的加工精度以及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也不同

考题 多选题锌及锌合金钝化工艺过程中,钝化膜出现不光亮的原因是()。A处理液pH值偏低B硝酸含量偏低C处理时间太长D浸亮处理溶液成分不正常

考题 单选题钝化液的处理工艺为:()。A 水洗→钝化→中和→水洗→晾干B 钝化→中和→水洗→晾干→水洗C 钝化→水洗→中和→水洗→晾干D 水洗→钝化→中和→水洗→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