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测定饲料中的铬,称取样品后,先置于()中在电炉上完全炭化,再置于马幅炉中灼烧。

  • A、烧杯
  • B、瓷坩埚
  • C、容量瓶
  • D、培养皿

参考答案

更多 “测定饲料中的铬,称取样品后,先置于()中在电炉上完全炭化,再置于马幅炉中灼烧。A、烧杯B、瓷坩埚C、容量瓶D、培养皿” 相关考题
考题 灰分测定样品应碳化时应采用()的方法进行炭化A.先低温后高温B.先高温后低温C.保持高温状态

考题 测定食品灰分时,下列哪项操作不正确A、炭化时先大火,后小火B、炭化温度不得超过600℃C、碳化前可滴加无灰植物油D、液体样品可用无灰滤纸吸收后,再炭化E、在500~600℃灼烧至无炭粒

考题 在室温下储存的稀释液,应先置于2-8℃冷藏()小时后再使用。

考题 测定食品灰分时,下列哪项操作不正确A、炭化时先大火,后小火B、炭化温度不得超过600℃C、在500~600℃灼烧至无炭粒D、炭化前可滴加无灰植物油E、液体样品可用无灰纸吸收后,再炭化

考题 测定灰分时,应先将样品置于电炉上炭化,然后移入马沸炉中于()中灼烧。A.400~500℃B.500~550℃C.600℃D.800℃以下

考题 测定配合饲料中铅,样品在电炉上炭化时,开始温度要低,逐渐升温,防止燃烧。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饲料总磷量测定方法光度法中,用干法分解样品,应先经()炭化,再经()灼烧。

考题 在饲料总磷量测定方法()中,用干法分解样品,应先经()炭化,再经()灼烧。

考题 测定饲料中的镉,先称取样品后于硬质烧杯中,再置()灼烧,直到样品呈白色或灰白色。A、马幅炉内B、电炉上C、水浴锅D、酒精灯

考题 测定饲料中的铬,先以干灰化法分解样品,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灰分溶液中铬离子氧化为三价铬离子。

考题 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坩埚盛装样品B、将坩埚与样品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后放入C、将坩埚与坩埚盖同时放入炭化D、关闭电源后,开启炉门,降温至室温时取出

考题 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应将样品在电炉上小心炭化至无烟后放入。

考题 测定灰分时,应先将样品置于电炉上炭化,然后移入马沸炉中于()中灼烧。A、400~500℃B、500~550℃C、600℃D、800℃以下

考题 测定砂浆含水率时,应称取()g砂浆拌合物试样,置于一干燥并已称重的盘中,在()℃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考题 饲料中初水分的测定温度为(),水分的测定温度为()℃。饲料中灰分的测定是将饲料样品置于()高温炉中燃烧至恒重。

考题 测定配合饲料中铅,样品在电炉上炭化时,开始温度要低,逐渐升温,防止燃烧。

考题 在进行焦炭工业分析的水分含量测定时,应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试样,置于()干燥箱中干燥。A、100℃B、105~110℃C、120℃D、125~130℃

考题 用邻菲罗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样品干法消化,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吸取25.00ml样品,水浴蒸干B、置于电炉上小心炭化C、移入700±25℃高温炉中灼烧D、残渣呈白色,加入1+1HCl溶解

考题 粕类产品灰分测定样品碳化时,应采用()的方法进行炭化。A、先低温后高温B、先高温后低温C、保持高温状态

考题 饲料中灰分的测定是将饲料样品置于()高温炉中燃烧至恒重。A、(105±2)℃B、65-75℃C、(550±5)℃D、60-65℃

考题 采用表干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称取试件水中质量时,应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浸水约5-10min。

考题 单选题测定食品灰分时,下列哪项操作不正确()。A 炭化时先大火,后小火B 碳化前可滴加无灰植物油C 炭化温度不得超过600℃D 液体样品可用无灰滤纸吸收后,再炭化E 在500-600℃灼烧至无炭粒

考题 单选题大型尾机型船舶在空载时,为减轻其纵向变形,在油水配置和使用时应()。A 先配置于首尾,后配置于中部;使用时先用中部舱的油水B 先配置于首尾,后配置于中部;使用时先用首尾舱的油水C 先配置于中部,后配置于首尾;使用时先用中部舱的油水D 先配置于中部,后配置于首尾;使用时先用首尾舱的油水

考题 单选题测定灰分时,应先将样品置于电炉上炭化,然后移入马沸炉中于()中灼烧。A 400~500℃B 500~550℃C 600℃D 800℃以下

考题 单选题饲料中灰分的测定是将饲料样品置于()高温炉中燃烧至恒重。A (105±2)℃B 65-75℃C (550±5)℃D 60-65℃

考题 多选题测定食品灰分时,下列哪项操作正确()A炭化时先大火,后小火B碳化前可滴加无灰植物油C炭化温度不得超过600℃D液体样品可用无灰滤纸吸收后,再炭化E在500-600℃灼烧至无炭粒

考题 单选题中机型船在满载时,为减轻其纵向变形,油水配置和使用时应()。A 先配置于首尾,后配置于中部;使用时先用中部舱的油水B 先配置于首尾,后配置于中部;使用时先用首尾舱的油水C 先配置于中部,后配置于首尾;使用时先用中部舱的油水D 先配置于中部,后配置于首尾;使用时先用舱首尾的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