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对于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分别确定为()m。对一般施工现场,在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m及以上的高耸建构筑物和高大建筑机械;或在年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m及以上的高耸建构筑物和高大建筑机械,可参照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30m、45m、60m

B、35m、45m、60m

C、40m、50m、60m

D、15

E、20


参考答案

更多 “ 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对于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分别确定为()m。对一般施工现场,在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m及以上的高耸建构筑物和高大建筑机械;或在年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m及以上的高耸建构筑物和高大建筑机械,可参照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30m、45m、60mB、35m、45m、60mC、40m、50m、60mD、15E、20 ” 相关考题
考题 在平均雷暴≤15d/a的地区,矿山工业场地及居民区建筑物或构筑物高度超过——的,应设置避雷针或避雷带以防雷击。 ( )A.5mB.20mC.15mD.10m

考题 下列条件的建(构)筑物,防雷等级属于二类的是( )。A.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的住宅 B.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且小于或等于0.25次的住宅 C.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且小于或等于0.05次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D.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日/年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考题 下列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地区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o.o6次/年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C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D.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 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火灾危险坏境。

考题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特性、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进行分类,下列哪些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A)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为18m孤立的水塔 (B)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 (C)具有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D)高度超过100m建筑物

考题 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 建筑物; C.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D.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 建筑物。

考题 下列选项中的( ),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8次/年,且小于或等于0.5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C、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D、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年的,且小于或等于0.06次/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考题 某座33层的高层住宅,其外形尺寸长、宽、髙分别为60m、25m、98m,所在地年平均雷暴日为47.4天,校正系数k=1.5,下列关于该建筑物的防雷设计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该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27次 (B)该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35次 (C)该建筑物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该建筑物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考题 下列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年,且小于或等于0.06次/年的部、省级办公建 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年,且小于或等于0.3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 般性民用建筑物; C.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D.年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l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 的高耸建筑物。

考题 施工现场及临时生活区高度在20m及以上高大建筑,应装设防雷保护装置,并及时用导线与建筑物接地线连接。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