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女,57岁。因口眼干燥,伴双侧腮腺反复肿大5年,牙齿块状脱落3年来诊。患者5年来,出现明显口眼干燥,吞咽固体食物困难,眼泪液分泌也明显减少,曾有4次双腮反复肿痛史。曾在外院检查:抗SSA抗体(+),双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口腔检查:口腔黏膜干燥,粘口镜,口底唾液池无,挤压双腮、双颌下腺可见少量而黏稠的唾液流出。舌背黏膜发红,呈典型的"牛肉样舌"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腮腺良性肥大

B、舍格伦综合征

C、白塞病

D、类天疱疮

E、斯约综合征

本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A、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B、上皮内疱形成

C、导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D、出现胶样小体

E、腺体周围慢性炎症

根据目前的病情,首先考虑的治疗措施为A、口眼干燥的对症治疗

B、抗生素

C、糖皮质激素

D、非甾体类抗炎药

E、羟氯喹


参考答案

更多 “ 女,57岁。因口眼干燥,伴双侧腮腺反复肿大5年,牙齿块状脱落3年来诊。患者5年来,出现明显口眼干燥,吞咽固体食物困难,眼泪液分泌也明显减少,曾有4次双腮反复肿痛史。曾在外院检查:抗SSA抗体(+),双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口腔检查:口腔黏膜干燥,粘口镜,口底唾液池无,挤压双腮、双颌下腺可见少量而黏稠的唾液流出。舌背黏膜发红,呈典型的"牛肉样舌"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腮腺良性肥大B、舍格伦综合征C、白塞病D、类天疱疮E、斯约综合征本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A、基底细胞液化变性B、上皮内疱形成C、导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D、出现胶样小体E、腺体周围慢性炎症根据目前的病情,首先考虑的治疗措施为A、口眼干燥的对症治疗B、抗生素C、糖皮质激素D、非甾体类抗炎药E、羟氯喹 ”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55岁,口眼干燥多年,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SChirmer。试验<5mm,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0.5%甲基纤维素滴眼B、经常用液体湿润口腔C、积极防治龋病D、中医药治疗E、切除腮腺,解除自身抗原

考题 患者女,54岁。口眼干燥多年,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Schirmer试验 患者女,54岁。口眼干燥多年,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Schirmer试验A、0.5%甲基纤维素滴眼B、经常用液体湿润口腔C、积极防治龋病D、中医药治疗E、切除腮腺,解除自身抗原

考题 女,54岁。口眼干燥多年,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Schirmer试验<5mm。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0.5%甲基纤维素滴眼B.经常用液体湿润口腔C.积极防治龋病D.中医药治疗E.切除腮腺,解除自身抗原

考题 患者女,60岁,因“口、眼干,反复腮腺肿大5年”来诊。查体:面部无皮疹,腮腺肿大,猖獗齿,颈部淋巴结肿大,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干燥综合征C、系统性硬化D、2型糖尿病E、腮腺炎下列检查中可作为确诊依据的是A、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B、抗干燥综合征A抗原(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原(SSB)抗体、唇腺活检C、面颈部MRID、血糖E、免疫球蛋白

考题 患者女,54岁。口眼干燥多年,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Schirmer试验<5mm,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0.5%甲基纤维素滴眼 B.经常用液体湿润口腔 C.积极防治龋病 D.中医药治疗 E.切除腮腺,解除自身抗原

考题 患者,女,56岁。双侧腮腺肿大,口、眼干燥5年,类风湿关节炎3年,口内导管口无唾液分泌。进一步的检查以下哪种对诊断本综合征意义不大 A.唇腺活检 B.CT检查 C.涎腺造影 D.唾液流量的试验 E.Schirmer试验

考题 女,54岁。口眼干燥多年,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Schirmer试验<5mm。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0.5%甲基纤维素滴眼 B.经常用液体湿润口腔 C.积极防治龋病 D.中医药治疗 E.切除腮腺,解除自身抗原

考题 患者女,54岁。口眼干燥多年,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Schirmer试验A.0.5%甲基纤维素滴眼 B.经常用液体湿润口腔 C.积极防治龋病 D.中医药治疗 E.切除腮腺,解除自身抗原

考题 患者,女性,58岁。口眼干燥10年,诊为舍格伦综合征。近1年来右侧腮腺出现一肿块,逐渐生长,偶有不适。肿块大小约2cm×3cm×3cm,边界不甚清楚。如怀疑恶变,不必 A.生化化验检查 B.肝脾超声检查 C.胸部X线检查 D.全腮腺切除活检 E.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