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03年1月5日,刘某因抢夺嫌疑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003年6月1日,法院以抢夺罪终审判处刘某有期徒刑3年。2005年经复查发现刘某犯罪时尚不满16周岁,法院于1月9日根据刑法规定改判无罪,予以释放。刘某被释放后请求国家赔偿,请问应当如何处理?( )

A.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2003年1月5日算至2003年6月1日

B.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2003年6月1日算至2005年1月9日

C.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2003年1月5日算至2005年1月9日

D.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不承担


参考答案

更多 “ 2003年1月5日,刘某因抢夺嫌疑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003年6月1日,法院以抢夺罪终审判处刘某有期徒刑3年。2005年经复查发现刘某犯罪时尚不满16周岁,法院于1月9日根据刑法规定改判无罪,予以释放。刘某被释放后请求国家赔偿,请问应当如何处理?( )A.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2003年1月5日算至2003年6月1日B.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2003年6月1日算至2005年1月9日C.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2003年1月5日算至2005年1月9日D.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不承担 ” 相关考题
考题 张某、赵某二人发现出差人员刘某的手提包内有大量现金,遂尾随其后,蓄谋行抢。当刘某行至一十字路口时,张某乘刘某不备从背后双手拦腰将刘某抱住,赵某乘机将刘某手中的提包抢走。张某、赵某构成抢夺罪。

考题 陈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 陈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B.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C.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考题 刘某(15周岁,中学生)因参与打架斗殴被甲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被乙检察院批准逮捕,后被丙法院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宣告无罪。为此对刘某应 。( )A.甲公安机关赔偿B.乙检察院赔偿C.丙法院赔偿D.不予赔偿

考题 刘某因抢劫被刑事拘留。15日后,公安机关查明刘某尚未满14周岁,遂依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释放刘某。刘某的父亲提出赔偿要求,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公安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B、公安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C、公安机关承担部分赔偿责任D、公安机关承担有限赔偿责任

考题 陈某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3000元)夺走。后陈某使用该手机打国际长途,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800元。1周后,陈某将手机丢弃在某单位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关于陈某的行为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B.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C.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D.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

考题 某工厂职工刘某因故意杀人嫌疑被公安机关逮捕,经过公安机关的继续侦查发现刘某无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刘某被逮捕期间,工厂不能解除与刘某签订的劳动合同B、刘某被逮捕期间,工厂可以不付给刘某工资,不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福利待遇C、刘某被无罪释放后,工厂与刘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D、刘某被无罪释放后,工厂应补发给刘某逮捕期间的工资

考题 某市某区公安分局将一起盗窃案件立案侦查后,以刘某有重大嫌疑为由拘留,后提请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区人民检察院予以批准。区人民检察院批捕后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区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后,判处刘某有期徒刑5年。刘某不服,依法提起上诉,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刘某在服刑期间进行申诉,经再审确认刘某无罪。刘某被羁押247日。刘某接到再审判决书后,提出了国家赔偿请求。 问题:(1)如何确定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为什么? (2)应如何支付刘某被限制自由的损害赔偿金? (3)赔偿义务机关应如何处理刘某的请求? (4)刘某如果对赔偿数额有异议,应通过何种程序予以救济?

考题 刘某、蔡某抢夺案 某县公安机关经侦查发现:2010年1月10日晚10点,刘某(1988年出生)与蔡某(1993年出生)至某小区内,伺机抢走刚下班回家的孙某背包一个,内装有手机一部(价值800元)、现金300元。为了尽快侦破案件,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传后,侦查人员立即同时对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同一房间进行讯问。经过3个昼夜的连续讯问,两入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至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遂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0年5月,某县人民法院依法对此案进行了审理。在一审期间,被害人孙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刘某委托身为一审法院人民陪审员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担任自己的辩护人,蔡某则表示不委托辩护人,法庭都予以允许。经审理,某县人民法院以抢夺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3年,蔡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被告人刘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孙某经济损失600元,蔡某赔偿孙某500元。为保护蔡某的权益,上诉期限届满前,某区人民法院通知公安机关将蔡某释放。在上诉期内,刘某以量刑过重为由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害人孙某也在法定期限内以“对被告人判刑太轻”为由提出上诉。蔡某未提出上诉,县人民检察院也未提出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仅对刘某的犯罪事实进行了审理。 【问题】 1.请指出侦查机关讯问程序中的不合法之处。 2.本案一审及二审程序中有哪些不当之处? 3.在二审程序中,若法院发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刘某应构成抢劫罪而不是抢夺罪,法院是否可以直接将刘某的抢夺罪改判为抢劫罪,并判处刘某5年有期徒刑? 4.若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发现虽然抓获犯罪嫌疑人时蔡某与刘某在一起,但此案是刘某与他人所为,那么检察机关应如何处理? 5.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若在一审程序中需要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法院应如何处理? 6.若一审宣判后,本案的刑事部分既没有上诉也没有抗诉,孙某对本案附带民事部分提起了上诉,在刑事部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况下,二审法院发现本案刑事部分有错误,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

考题 陈某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3 000元)夺走。后陈某使用该手机打国际长途,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800元。一周后,陈某将手机丢弃在某单位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关于陈某的行为认定,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 B.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 C.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D.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