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 水多——洪涝灾害频繁。2010年,我国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因灾死亡3222人,直接经济损失3745亿元。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国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水脏——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


参考答案

更多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 水多——洪涝灾害频繁。2010年,我国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因灾死亡3222人,直接经济损失3745亿元。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国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水脏——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 相关考题
考题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问题严重,地下水超采、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产布局不相匹配等问题长期存在,已经成为我国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瓶颈。(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水是()。①生命之源 ②生计之本 ③生产之要 ④生态之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

考题 根据本讲,我国当前水资源的情况有()。 A、水资源短缺B、空间分布不匀C、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D、水多、水少、水脏、水混四种现象同在E、水资源极其丰富

考题 以下有关我国水情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水力资源丰富,金沙江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B.我国的基本水情是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C.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中部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为集中的地区 D.受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暴雨洪水频发

考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

考题 我国人多水少,全国约2/3的城市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我国是全球()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A、9B、17C、15D、13

考题 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从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到林则徐把兴修水利、解民于困苦之中作为其人生理想,到现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这些“治水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兴修水利、治理水患,造福于人民。 材料二: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看、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特地绘出了浙江“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考题 水是生命之源、()之要、生态之基。A、生活B、生产C、生计D、发展

考题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局部地方存在着“有水皆干、有水皆污”、“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减少”等严峻水问题。在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中,劣于四类的水质超过三分之一,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三河三湖一江一库”等重点流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三河一江是指()。A、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B、黄河、淮河、海河、长江C、黄河、海河、辽河、长江

考题 我国的水情是,水多:洪涝为患,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水少:水量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水浑;()和水土流失。A、水污染B、浪费水C、节约水D、保护性

考题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andEnergy)”。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我国纪念201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重视水资源保护?

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近期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可以说,“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意义十分重大。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用、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 根据材料,请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中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政府为什么要着手抓好“五水共治”工作?

考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江南水乡浙江全面展开“五水共治”。某治水专家说:供排水直接关系国计民生,面对浙江经济和治水现状,必须发挥国有水务企业的主导作用,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浙江也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鼓励其他企业、资本进入水务市场。结合材料,面对浙江经济和治水现状,全面落实“五水共治”应怎样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考题 不符合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现状的为()。A、水多B、水少C、水脏D、水清

考题 据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A、重度污染B、轻度污染C、无污染D、极度污染

考题 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以下的何种情况()A、总量不少,地表水远多于地下水,人均资源量低于世界水平B、总量不少,地下水远多于地表水,人均资源量低于世界水平C、总量不少,地表水远多于地下水,人均资源量与世界水平持平,但河川径流量具有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D、总量不少,地下水远多于地表水,人均资源量与世界水平持平,但河川径流量具有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

考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的表现()A、人多水少B、南北差异较小C、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D、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脆弱

考题 2011年中央1号文件针对水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提出的理念不包括()A、水是立国之本B、水是生命之源C、水是生产之要D、水是生态之基

考题 造成我国局部地区水缺乏的根本原因是()。A、水污染;B、水时空分布不均衡;C、用水量大;D、水浪费。

考题 单选题2011年中央1号文件针对水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提出的理念不包括()A 水是立国之本B 水是生命之源C 水是生产之要D 水是生态之基

考题 填空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

考题 单选题不符合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现状的为()。A 水多B 水少C 水脏D 水清

考题 单选题据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A 重度污染B 轻度污染C 无污染D 极度污染

考题 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的表现()A 人多水少B 南北差异较小C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D 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脆弱

考题 单选题造成我国局部地区水缺乏的根本原因是()。A 水污染;B 水时空分布不均衡;C 用水量大;D 水浪费。

考题 单选题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以下的何种情况()A 总量不少,地表水远多于地下水,人均资源量低于世界水平B 总量不少,地下水远多于地表水,人均资源量低于世界水平C 总量不少,地表水远多于地下水,人均资源量与世界水平持平,但河川径流量具有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D 总量不少,地下水远多于地表水,人均资源量与世界水平持平,但河川径流量具有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

考题 单选题水污染使加剧了水资源源短缺。局部地方存在着“有水皆干、有水皆污”、“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减少”等严峻水问题。在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中,劣于四类的水质超过三分之一,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三河三湖一江一库”等重点流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三河一江是指()。A 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B 黄河、淮河、海河、长江C 黄河、海河、辽河、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