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保险公司在核保中发现刘某从事高风险职业,则需进行条件承保,所应采取的承保方式有()。

  • A、保险金削减法
  • B、年龄减少法
  • C、额外保费征收法
  • D、年龄增加法

参考答案

更多 “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保险公司在核保中发现刘某从事高风险职业,则需进行条件承保,所应采取的承保方式有()。A、保险金削减法B、年龄减少法C、额外保费征收法D、年龄增加法” 相关考题
考题 保费按保险金额为1万元,年利率2.5%,40岁投保(假设该年龄死亡率为1.65%。),终身死亡保险的自然保费为()。A.0.160976B.1.609756C.16.09756D.14.18515

考题 甲某作为投保人欲以乙某为被保险人购买一款单纯保障死亡的人寿保险。假设乙某15岁,某甲是乙某的父亲,甲某以乙某为被保险人在某保险公司投保,则( )。A.保险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B.保险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C.保险金额不得超过15万元D.保险金额不得超过50万元

考题 李小姐购买了某款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该产品采用死亡给付保险金额确定方式B,投保时约定保险金额为20万元。已知该产品第三年度的保单账户价值为12万元,则第三年度的死亡给付保险金额为()万元。 A、12B、20C、32D、未给出死亡风险保额,无法计算死亡给付保险金额

考题 刘某,33岁,投保10年期定期死亡保险一份,保险金额为10万元,如果刘某选择一次性交纳保险费,则缴费数额为2200元。从保费构成的角度看,该笔保费属于( )A.危险保费B.储蓄保费C.营业保费D.附加保费

考题 2010年5月21日,主某投保了一份保险金额为10万元的终身死亡保险。8月20日,王某被张某用车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花去医疗费3万元。经法院裁定张某向王某的妻子支付5万元死亡抚恤金,则保险公司应该支付的保险金为( )万元。

考题 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 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保险公司在核保中发现刘某从事高风险职业,则需进行条件承保,所应采取的承保 方式有( )。 A.保险金削减法 B.年龄减少法 C.额外保费征收法 D.年龄增加法

考题 某投保人为自己价值10万元的财产,向X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5万元的财产损失保险;同时,又以该财产向Y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20万元、保险责任相同且保险期间相同的财产损失保险。该承保方式为( )。A.共同保险 B.重复保险 C.足额保险 D.定值保险

考题 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如果保险公司需对刘某进行核保,核保要素中影响死亡率的要素包括( )。 A.居住环境 B.收入 C.职业 D.年龄

考题 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某日刘某被张某用车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花去医疗费3万元。经法院裁定张某向刘某的妻子支付5万元死亡抚恤金,则保险公司应该付保险金为( )万元。 A.9 B.10 C.13 D.15

考题 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在理赔时发现刘某投保时实际年龄为41岁,而40、41岁的终身死亡保险的保费分别为1000元和1100元,则保险公司的死亡给付金额为( )元。 A.90000 B.90909 C.100000 D.110000

考题 申请增加保险金额时,每次增加的保险金额‘额度必须符合条款中载明的加保比例规定。如祥瑞终身保险和祥瑞还本终身保险条款规定,加保额度不超过投保时保险金额为()A、0.1B、0.2C、0.25D、0.5

考题 保费按保险金额为1万元,年利率2.5%,40岁投保(假设该年龄死亡率为1.65‰),终身死亡保险的自然保费为()。A、0.160976B、1.609756C、16.09756D、14.18515

考题 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保险公司需对刘某进行核保,核保要素中影响死亡率的要素包括()。A、居住环境B、收入C、职业D、年龄

考题 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某日刘某被张某用车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花去医疗费3万元。经法院裁定张某向刘某的妻子支付5万元死亡抚恤金,则保险公司应该付保险金为()万元。A、9B、10C、13D、15

考题 王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保险公司需对王某进行核保,核保要素中影响死亡率的要素包括()。A、居住环境B、收入C、职业D、年龄

考题 王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保险公司在核保中发现王某从事高风险职业,则需进行条件索保,所应采取的索保方式有()。A、保险金削减法B、年龄减少法C、额外保费征收法D、年龄增加法

考题 问答题张某为其妻子王某投保了一份定期寿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保险期间为5年,张某为受益人.半年后张某与妻子离婚,离婚次日王某意外死亡.对保险公司给付的10万元保险金,若:王某生前欠其好友刘某2万元,因此刘某要求从保险金中支取2万元,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刘某,33岁,投保10年期定期死亡保险一份,保险金额为10万元,如果刘某选择一次性交纳保险费,则缴费数额为2200元。从保费构成的角度看,该笔保费属于()A 危险保费B 储蓄保费C 营业保费D 附加保费

考题 单选题王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日王某被张某用车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花去医疗费3万元。经法院裁定张向王的妻子支付5万元死亡抚恤金,则保险公司应该付保险金为()。A 9万元B 10万元C 13万元D 15万元

考题 单选题王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保险公司需对王某进行核保,核保要素中影响死亡率的要素包括()。A 居住环境B 收入C 职业D 年龄

考题 单选题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在理赔时发现刘某投保时实际年龄为41岁,而40、41岁的终身死亡保险的保费分别为1000元和1100元,则保险公司的死亡给付金额为()元。A 90000B 90909C 100000D 110000

考题 单选题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在未发生保险事故之前发现被保险人投保时实际年龄大于申报年龄,根据保险条款保险公司对于死亡保险可以采取的方式为()。A 降低保额B 提高保额C 调低保费D 调高保费

考题 单选题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保险公司需对刘某进行核保,核保要素中影响死亡率的要素包括()。A 居住环境B 收入C 职业D 年龄

考题 单选题王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在未发生保险事故之前发现被保险人投保时实际年龄大于申报年龄,根据保险条款,保险公司对于死亡保险可以采取的方式为()。A 降低保额B 提高保额C 调低保费D 调高保费

考题 单选题刘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某日刘某被张某用车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花去医疗费3万元。经法院裁定张某向刘某的妻子支付5万元死亡抚恤金,则保险公司应该付保险金为()万元。A 9B 10C 13D 15

考题 单选题何某于2000年3月6日向某保险公司投保终身寿险,保险金额10万元,受益人为其妻刘某。2005年6月12日,何某与刘某发生口角后跳楼自杀,刘某向保险公司提出赔付请求,保险公司应当()A 不予赔付B 退还保单现金价值C 向刘某赔付保险金10万元D 向除刘某外的其他法定继承人给付保险金10万元

考题 单选题王某40岁时投保终身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投保医疗保险(无免赔约定)保险金额为5万元,受益人为其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保险公司在核保中发现王某从事高风险职业,则需进行条件索保,所应采取的索保方式有()。A 保险金削减法B 年龄减少法C 额外保费征收法D 年龄增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