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对于高混凝土坝,岩体力学参数需通过现场原位试验获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岩体变形参数取原位试验成果的(  )作为标准值。
A

大值平均值

B

小值平均值

C

算术平均值

D

最小值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E.0.4.2条规定,岩体变形参数取原位试验成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更多 “单选题对于高混凝土坝,岩体力学参数需通过现场原位试验获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岩体变形参数取原位试验成果的(  )作为标准值。A 大值平均值B 小值平均值C 算术平均值D 最小值”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执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 )。A.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B.取几何平均值作为评定的依据 C.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评定的依据 D.取中间值作为评定的依据

考题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执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 )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A.最大值 B.最小值 C.算术平均值 D.中间值

考题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执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取3个试件强度的( )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A.几何平均值 B.加权平均值 C.算术平均值 D.中间值

考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具有整体块状结构、层状构造的硬质岩体经抗剪强度试验呈脆性破坏时,下列坝基抗剪强度取值方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用优定斜率法 B.米用最小二乘法 C.采用峰值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D.采用小值平均法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关于地基土渗透系数标准值的取值方法,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用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排水计算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小值平均值 (B)用于水库渗流量计算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大值平均值 (C)用于浸没区预测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大埴平均值 (D)用于供水计算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小值平均值

考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有关岩体和结构面抗剪断强度的取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凝土坝基础和岩石间抗剪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平均值取值 B、岩体抗剪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大值平均值取值 C、硬性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大值平均值取值 D、软弱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取值

考题 钻孔压水试验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在钻孔内进行的( )。A.岩体水压致裂试验 B.土层原位渗透试验 C.岩体连通试验 D.岩体原位渗透试验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的分类,依据岩体作为高混凝土坝坝基的适用性、产生变形滑移的危险程度和加固处理的难易程度,将坝基岩体基本质量划分为I-V类。主要分类因素中不包括( )。A.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其组合 C.岩体结构类型 D.岩体载荷试验强度

考题 对于高混凝土坝,岩体力学参数需通过现场原位试验获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岩体变形参数取原位试验成果的( )作为标准值。A.大值平均值 B.小值平均值 C.算术平均值 D.最小值

考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编制中,土的物理性质参数标准值选取以土的物理性质试验的( )作为标准值。A.大值平均值 B.小值平均值 C.算术平均值 D.算术平均值乘安全系数

考题 岩体变形模量采用室内变形试验成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岩石吸水试验的吸水时间对其成果的影响可以忽视。

考题 对于混凝土坝、闸基础与其地基土间的抗剪强度标准值的确定,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对于软土地基,力学参数标准值宜采用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当地经验确定,抗剪强度指标室内宜采用三轴试验,原位测试宜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B、对于黏性土地基,内摩擦角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内摩擦角平均值的90%,凝聚力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凝聚力平均值的20%~30%C、对于砂性土地基,内摩擦角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内摩擦角平均值的85%~90%D、对于碎石土地基,应以其中细粒土的抗剪强度确定其抗剪强度标准值

考题 对于高混凝土坝,岩体力学参数需通过现场原位试验获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岩体变形参数取原位试验成果的()作为标准值。A、大值平均值B、小值平均值C、算术平均值D、最小值

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的分类,依据岩体作为高混凝土坝坝基的适用性、产生变形滑移的危险程度和加固处理的难易程度,将坝基岩体基本质量划分为Ⅰ-Ⅴ类。主要分类因素中不包括()。A、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B、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其组合C、岩体结构类型D、岩体载荷试验强度

考题 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2008)标准中,蒸压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值以3块试件的()进行评定,精确至0.01mm/m。A、最大值B、最小值C、算术平均值D、中间值

考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编制中,土的物理性质参数标准值选取以土的物理性质试验的()作为标准值。A、大值平均值B、小值平均值C、算术平均值D、算术平均值乘安全系数

考题 检测办公用胶水的不挥发物含量时,正确的描述是()。A、取两次平行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B、取三次平行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C、取两次平行试验的最小值作为测定结果D、取三次平行试验的最小值作为测定结果

考题 单选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编制中,土的物理性质参数标准值选取以土的物理性质试验的(  )作为标准值。A 大值平均值B 小值平均值C 算术平均值D 算术平均值乘安全系数

考题 单选题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2008)标准中,蒸压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值以3块试件的()进行评定,精确至0.01mm/m。A 最大值B 最小值C 算术平均值D 中间值

考题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具有整体块状结构、层状构造的硬质岩体经抗剪强度试验呈脆性破坏时,下列坝基抗剪强度取值方法中,正确的是(  )。A 采用优定斜率法B 采用最小二乘法C 采用峰值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D 采用残余强度与比例极限强度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

考题 单选题对于高混凝土坝,岩体力学参数需通过现场原位试验获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岩体变形参数取原位试验成果的()作为标准值。A 大值平均值B 小值平均值C 算术平均值D 最小值

考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的分类,依据岩体作为高混凝土坝坝基的适用性、产生变形滑移的危险程度和加固处理的难易程度,将坝基岩体基本质量划分为Ⅰ-Ⅴ类。主要分类因素中不包括()。A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B 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其组合C 岩体结构类型D 岩体载荷试验强度

考题 单选题对于混凝土坝、闸基础与其地基土间的抗剪强度标准值的确定,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对于软土地基,力学参数标准值宜采用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当地经验确定,抗剪强度指标室内宜采用三轴试验,原位测试宜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B 对于黏性土地基,内摩擦角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内摩擦角平均值的90%,凝聚力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凝聚力平均值的20%~30%C 对于砂性土地基,内摩擦角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内摩擦角平均值的85%~90%D 对于碎石土地基,应以其中细粒土的抗剪强度确定其抗剪强度标准值

考题 判断题岩体变形模量采用室内变形试验成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岩石吸水试验的吸水时间对其成果的影响可以忽视。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钻孔压水试验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在钻孔内进行的(  )。A 岩体水压致裂试验B 土层原位渗透试验C 岩体连通试验D 岩体原位渗透试验

考题 多选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有关岩体和结构面抗剪断强度的取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A混凝土坝基础和岩石间抗剪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平均值取值B岩体抗剪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大值平均值取值C硬性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大值平均值取值D软弱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取值

考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关于地基土渗透系数标准值的取值方法,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2012年真题]A 用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排水计算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小值平均值B 用于水库渗流量计算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大值平均值C 用于浸没区预测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大值平均值D 用于供水计算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小值平均值

考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的分类,依据岩体作为高混凝土坝坝基的适用性、产生变形滑移的危险程度和加固处理的难易程度,将坝基岩体基本质量划分为Ⅰ~Ⅴ类。主要分类因素中不包括(  )。A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B 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其组合C 岩体结构类型D 岩体载荷试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