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在工程刚开工时,计划部门根据对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的分析,提出了水泥、钢材、碎石和砂几项大宗材料的供应计划。并通过媒体以公告的方式邀请了几家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项目部组织了评标小组,在工地现场对投标人的标书的有效性、投标人的法人授权书、投标资格文件、价格进行了评价,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材料供货商。 问题: 请指出计划部门在材料供应计划的确定和合格材料供方的选择上有何不妥或欠缺之处,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在工程刚开工时,计划部门根据对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的分析,提出了水泥、钢材、碎石和砂几项大宗材料的供应计划。并通过媒体以公告的方式邀请了几家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项目部组织了评标小组,在工地现场对投标人的标书的有效性、投标人的法人授权书、投标资格文件、价格进行了评价,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材料供货商。 问题: 请指出计划部门在材料供应计划的确定和合格材料供方的选择上有何不妥或欠缺之处,并说明理由。” 相关考题
考题 (五)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事件3: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第51题: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考题 (五)背景资料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事件3: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问题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4.事件1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5.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6.分析事件3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考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部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 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2.问题: (1)背景材料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 方法。 (4)事件1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5)分析事件2 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考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1)由于本工程的路面属高级路面,所以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该路面的基层。 (2)在选择水泥时,施工单位选择了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 (3)该工程采用路拌法施工,在设计水泥剂量时,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的剂量来确定的。 (4)其路拌法施工工艺有:①施工放样。②准备下承层。③混合料拌合与运输。④布置基准线钢丝。⑤混合料摊铺与碾压。⑥自检验收。⑦质检。⑧养生。施工工艺流程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顺序进行。 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沥青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问题: 1.该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是否正确为什么 2.施工单位在选择水泥时是否正确,哪些水泥可做结合料 3.水泥剂量的确定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值。 4.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将其改正。 5.“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考题 某建设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计价,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 [2003]206)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KGB50500—2003)组价。施工招标过程中,投 标人在研究招标文件后认为,招标范囷内的一个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釆用了新工艺,无现成可以 参考的成本和报价,需要单独测算其综合单价。 根据背景(十五),回答下列问题。 分部分项工程材料费的构成包括( )等。 A.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 B.材料运杂费 C.不可避免的运输损耗费 D.周转材料摊销费 E.材料采购及保管费

考题 某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一城市道路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釆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使用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的要求:(1)对于碎石,提出了强度和耐磨性要求;(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细度模数和平均粒径;(3)对于水泥,提出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要求。 对有机含量较多的土、硫酸盐含量( )的土及重黏土,不宜用水泥来稳定。 A.低于 0.25% B.超过 0.25% C.低于 0.15% D.超过 0.15%

考题 某高速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1)由于本工程的路面属高级路面,所以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该路面的基层。(2)在选择水泥时,施工单位选择了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3)该工程采用路拌法施工,在设计水泥剂量时,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的剂量来确定的。(4)其路拌法施工工艺有:①施工放样。②准备下承层。③混合料拌合与运输。④布置基准线钢丝。⑤混合料摊铺与碾压。⑥自检验收。⑦质检。⑧养生。施工工艺流程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顺序进行。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沥青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问题:1.该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是否正确为什么2.施工单位在选择水泥时是否正确,哪些水泥可做结合料3.水泥剂量的确定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值。4.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将其改正。5.“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考题 在BIM辅助招投标中,投标方根据BIM模型快速获取正确的(),与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比较,可以制定更好的投标策略。A、工程量信息B、材料单价信息C、构件材料信息D、施工工艺信息

考题 某施工单位在C市区承包了一栋多层大学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于冬季开工。工程首层室内地面拟块石面层装饰。工程所需的大宗材料由公司材料部门集中采购供应,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采购。第二季度计划供应水泥4000吨,实际供应水泥3600吨。 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相应选项。 该企业第二季度水泥供应计划的完成率是()。A、85%B、90%C、95%D、98%

考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事件2: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考题 某施工单位在C市区承包了一栋多层大学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于冬季开工。工程首层室内地面拟块石面层装饰。工程所需的大宗材料由公司材料部门集中采购供应,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采购。第二季度计划供应水泥4000吨,实际供应水泥3600吨。 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相应选项。 该企业第二季度计划向项目集中供应材料15种,其中有三种材料没有完成供应计划,材料的品种配套率是()。A、80%B、85%C、90%D、95%

考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在工程刚开工时,计划部门根据对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的分析,提出了水泥、钢材、碎石和砂几项大宗材料的供应计划。并通过媒体以公告的方式邀请了几家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项目部组织了评标小组,在工地现场对投标人的标书的有效性、投标人的法人授权书、投标资格文件、价格进行了评价,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材料供货商。 问题: 请指出计划部门在材料供应计划的确定和合格材料供方的选择上有何不妥或欠缺之处,并说明理由。

考题 某施工单位在C市区承包了一栋多层大学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于冬季开工。工程首层室内地面拟块石面层装饰。工程所需的大宗材料由公司材料部门集中采购供应,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采购。第二季度计划供应水泥4000吨,实际供应水泥3600吨。工程材料计划分析和检查制度中不包括的制度是()。A、现场检查制度B、定期检查制度C、统计检查制度D、分级检查制度

考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通过公开 招标方式中标了某外资企业一新建的 大 型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并与业主签订了 施工总承包合同。事件一:投标人在投 标阶段, 根据招标文件所提供的施工图 纸核对工程量清单,发现招标人提供的 工 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与招标图纸存在 较大差异。 事件二: 虽然本招标工程 风险大, 但由于某施工单位目前施工任 务严重不足, 因此在投标决策上采用了 风险标的投 标策略。事件三:合同规定 机电设备安装采用现行国家标准,但业 主在施工阶段 提出要采用国外标准, 由于国外标准比国内标准要求高,因此 施工单位及时提出 了索赔要求。 请根 据背景资料完成以下题目。对招标文件中所列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时,应看招标单位是否允许对工程量清单内所列的工程量误差进行调整决定审核办法。

考题 由招标人根据国家标准、招标文件、设计文件,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工程量清单称为()。A.招标A、招标工程量清单B、已标价工程量清单C、招标文件D、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考题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在C市区承包了一栋多层大学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于冬季开工。工程首层室内地面拟块石面层装饰。工程所需的大宗材料由公司材料部门集中采购供应,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采购。第二季度计划供应水泥4000吨,实际供应水泥3600吨。 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相应选项。 工程材料计划分析和检查制度中不包括的制度是()。A 现场检查制度B 定期检查制度C 统计检查制度D 分级检查制度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06考点)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问题:1.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考题 单选题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一城市道路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一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材料供应计划一材料采购计划一材料使用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的要求:①对于碎石,提出了强度和耐磨性要求。②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细度模数和平均粒径。③对于水泥,提出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要求。 关于级配碎石的施工技术要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级配碎石中的碎石颗粒组成曲线应是一根顺滑曲线B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没有粗细离析现象C 未洒透层沥青时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D 应用15t以上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不小于200mm

考题 单选题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一城市道路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一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材料供应计划一材料采购计划一材料使用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的要求:①对于碎石,提出了强度和耐磨性要求。②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细度模数和平均粒径。③对于水泥,提出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要求。 道路基层用水泥土宜采用( )水泥稳定。A 高强B 硅酸盐C 早强D 钢渣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事件2: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1)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2)事件1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3)分析事件2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所有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数量应以( )计算。A 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净值B 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施工时的全部工程数量C 招标时的图纸工程量为准,并以施工时的全部工程数量D 施工单位的施工工程量为准

考题 单选题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一城市道路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一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材料供应计划一材料采购计划一材料使用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的要求:①对于碎石,提出了强度和耐磨性要求。②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细度模数和平均粒径。③对于水泥,提出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要求。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宜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 )以上。A O℃B 2℃C 5℃D 7℃

考题 单选题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一城市道路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一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材料供应计划一材料采购计划一材料使用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的要求:①对于碎石,提出了强度和耐磨性要求。②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细度模数和平均粒径。③对于水泥,提出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要求。 对有机含量较多的土、硫酸盐含量( )的土及重黏土,不宜用水泥来稳定。A 低于0.25%B 超过0.25%C 低于0.15%D 超过0.15%

考题 单选题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一城市道路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一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材料供应计划一材料采购计划一材料使用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的要求:①对于碎石,提出了强度和耐磨性要求。②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细度模数和平均粒径。③对于水泥,提出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要求。 水泥土的强度随水泥剂量的增加而增长,过多的水泥用量虽能获得强度的增加,但经济上不合理,效果上也不一定显著。试验和研究证明,水泥剂量在( )较为合理。A 5%~8%B 6%~11%C 5%~10%D 4%~8%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大型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大批量钢材和大宗碎石等材料。现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 问题: 1.制定本工程合格材料供a应商的选择办法。 2.对合格材料供方的评价主要评价什么?针对本工程材料的采购确定评价方法。 3.指出合格材料供应商的考核内容。

考题 问答题案例背景资料(06考点):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问题: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考题 问答题背景;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3: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3.事件1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4.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5.分析事件3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