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女婴,8个月,体重6.22kg,身长65.2cm,头围43.9cm.胸围44.3cm。对该患儿的能量供给,正确的是
A

供给热量从每日100-120U/kg开始,逐渐增加

B

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U/kg开始,逐渐增加

C

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渐减少

D

供给热量从每日250-330kVkg开始,逐渐增加

E

供给热量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单选题女婴,8个月,体重6.22kg,身长65.2cm,头围43.9cm.胸围44.3cm。对该患儿的能量供给,正确的是A 供给热量从每日100-120U/kg开始,逐渐增加B 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U/kg开始,逐渐增加C 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渐减少D 供给热量从每日250-330kVkg开始,逐渐增加E 供给热量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逐渐减少” 相关考题
考题 患儿饮食调整方案应是( )。A.给予高热量饮食,增加辅食的摄入B.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C.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D.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E.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考题 患儿,女,1岁腹泻3月余。患儿发病以来食欲较差,体检:精神差、消瘦、肌肉松弛,体重6.9kg,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为该患儿每日供给的热量应A、由少量逐渐增至稍低于正常需要量B、由少量迅速增至稍超过正常需要量C、由少量逐渐增至超过正常需要量D、由少量逐渐增至正常需要量E、由少量迅速增至正常需要量为该患儿每日供给的蛋白质应A、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3.0~4.5g/kgB、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4.0~5.5g/kgC、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5.0~5.5g/kgD、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0~6.5g/kgE、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5~7.0g/kg

考题 为该患儿每日供给的蛋白质应A.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3.0~4.5g/kgB.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4.0~5.5g/kgC.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5.0~5.5g/kgD.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0~6.5g/kgE.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5~7.0g/kg

考题 全天总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A.热量供给标准(Kcal/kg)×理想体重(kg)B.热量供给标准(Kcal/kg)÷理想体重(kg)C.热量供给标准(Kcal/kg)+理想体重(kg)D.热量供给标准(Kcal/kg)-理想体重(kg)

考题 营养不良患儿饮食管理正确的是A、轻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585kJ/kg(140kcal/kg)B、中、重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500~727kJ/kg(120~170kcal/kg)C、蛋白质摄入量每天从3.0~4.5g/kg供给D、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应从小量开始E、对于食欲很差、吞咽困难、吸吮力弱者鼓励经口进食

考题 开始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不能用A.辅助用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B.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C.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2.0g kg开始D.每日供给热量从60~80kcal/kg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E.口服一些消化酶类制剂

考题 开始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不能用A.辅助用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合成B.必要时可采用鼻饲,供给足够的热量C.10%~15%的葡萄糖每日10ml/kg供给D.每日供给热量250kJ/kg,然后逐渐增加剂量E.口服一些消化酶类制剂

考题 患儿饮食调整方案应是A.给予高热量饮食,增加辅食的摄入B.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 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 kJ/kgC.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 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 kJ/kgD.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 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 kJ/kgE.按实际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 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 kJ/kg

考题 开始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不能用A.辅助用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B.处理危机生命的并发症C.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200g/kg开始D.每日供给热量从60~80kcal/kg于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E.口服一些消化酶类制剂

考题 男,2岁3个月,自幼牛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平素纳差,近半月来腹泻呈水样便,一日4~5次。体检:体重6kg,身高75cm,头围47cm,精神萎靡,心肺听诊正常,腹部皮下脂肪消失。患儿饮食调整方案应是( ) A.给予高热量饮食,增加辅食的摄入 B.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C.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D.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E.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考题 营养不良患儿饮食管理正确的是A.轻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585kJ/kg(140kcal/kg) B.中、重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500~727kJ/kg(120~170kcal/kg) C.蛋白质摄入量每天从3.0~4.5g/kg供给 D.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应从小量开始 E.对于食欲很差、吞咽困难、吸吮力弱者鼓励经口进食

考题 女婴,8个月,体重6.22kg,身长65.2cm,头围43.9cm,胸围44.3cm。对该患儿的能量供给,正确的是 A.供给热量从每日100~120kJ/kg开始,逐渐增加 B.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渐增加 C.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渐减少 D.供给热量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逐渐增加 E.供给热量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逐渐减少

考题 患儿女,1岁腹泻3月余。患儿发病以来食欲较差,体检:精神差、消瘦、肌肉松弛,体重6.9kg,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为该患儿每日供给的蛋白质应()A、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3.0~4.5g/kgB、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4.0~5.5g/kgC、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5.0~5.5g/kgD、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0~6.5g/kgE、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5~7.0g/kg

考题 轻度营养不良的饮食管理每日的能量从( )开始,逐渐增加。A、250-330KJ(60-80Kcal)/kg/dB、330-500KJ(80-120Kcal)/kg/dC、165-230KJ(40-55Kcal)/kg/dD、500-737KJ(120-170Kcal)/kg/d

考题 患儿2岁,自幼单纯母乳喂养,经常腹泻,体重6kg,身长75cm,头围47cm,精神较萎靡,腹壁皮下脂肪消失。患儿最初的治疗方案是()A、高热量饮食B、高蛋白饮食C、继续母乳喂养D、开始供给低热量和营养物质,而后逐渐增加E、静脉输入高张葡萄糖补充热量

考题 15天男婴,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平时体质弱,常患腹泻,一直未添加辅食,近2日腹泻、呕吐来诊。查体: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体重5kg,心音低钝,脉搏缓慢,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消失,四肢肌张力低下。开始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不能用()A、辅助用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B、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C、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2.0g/kg开始D、每日供给热量从60-80kcal/kg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E、口服一些消化酶类制剂

考题 男婴1岁1个月。出生体重2850g,现体重7kg(正常1岁男婴体重10.4kg,标准差0.94),血清总蛋白45g/L,出牙4颗,肌肉略松弛,尚不会走路。当祛除病因后进行饮食调整,热能的摄入应为()A、从每日120~15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300~400kJ/kgB、从每日160~20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300~400kJ/kgC、从每日180~23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300~400kJ/kgD、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500~727kJ/kgE、从每日200~40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500~727kJ/kg

考题 患儿,男,2岁,自幼牛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平素纳差,近半月来腹泻呈水样便,每日4~5次。体检:体重6kg,身高75cm,头围47cm,精神萎靡,心肺听诊正常,腹部皮下脂肪消失。患儿饮食调整方案应是()A、给予高热量饮食,增加辅食的摄入B、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C、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D、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E、按实际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考题 男,2岁,自幼牛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平素纳差,近半月来腹泻呈水样便,每日4~5次。体检;体重6kg,身高75cm,头围47cm,精神萎靡,心肺听诊正常,腹部皮下脂肪消失患儿饮食调整方案应是()A、给予高热量饮食,增加辅食的摄入B、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C、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D、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E、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考题 单选题男婴1岁1个月。出生体重2850g,现体重7kg(正常1岁男婴体重10.4kg,标准差0.94),血清总蛋白45g/L,出牙4颗,肌肉略松弛,尚不会走路。当祛除病因后进行饮食调整,热能的摄入应为()A 从每日120~15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300~400kJ/kgB 从每日160~20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300~400kJ/kgC 从每日180~23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300~400kJ/kgD 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500~727kJ/kgE 从每日200~400kJ/kg开始,逐渐增加到500~727kJ/kg

考题 单选题患儿女,1岁腹泻3月余。患儿发病以来食欲较差,体检:精神差、消瘦、肌肉松弛,体重6.9kg,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为该患儿每日供给的蛋白质应()A 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3.0~4.5g/kgB 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4.0~5.5g/kgC 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5.0~5.5g/kgD 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0~6.5g/kgE 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5~7.0g/kg

考题 单选题女婴,8个月,体重6.22kg,身长65.2cm,头围43.9cm,胸围44.3cm。对该患儿的能量供给,正确的是()。A 供给热量从每日100~120kJ/kg开始,逐渐增加B 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渐增加C 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渐减少D 供给热量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逐渐增加E 供给热量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逐渐减少

考题 单选题男,2岁,自幼牛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平素纳差,近半月来腹泻呈水样便,每日4~5次。体检;体重6kg,身高75cm,头围47cm,精神萎靡,心肺听诊正常,腹部皮下脂肪消失患儿饮食调整方案应是()A 给予高热量饮食,增加辅食的摄入B 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C 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D 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E 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考题 单选题营养不良患儿饮食管理正确的是()A 轻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585kJ/kg(140kcal/kg)B 中、重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500~727kJ/kg(120~170kcal/kg)C 蛋白质摄入量每天从3.0~4.5g/kg供给D 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应从小量开始E 对于食欲很差、吞咽困难、吸吮力弱者鼓励经口进食

考题 单选题患儿2岁,自幼单纯母乳喂养,经常腹泻,体重6kg,身长75cm,头围47cm,精神较萎靡,腹壁皮下脂肪消失。患儿最初的治疗方案是()A 高热量饮食B 高蛋白饮食C 继续母乳喂养D 开始供给低热量和营养物质,而后逐渐增加E 静脉输入高张葡萄糖补充热量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2岁,自幼牛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平素纳差,近半月来腹泻呈水样便,每日4~5次。体检:体重6kg,身高75cm,头围47cm,精神萎靡,心肺听诊正常,腹部皮下脂肪消失。患儿饮食调整方案应是()A 给予高热量饮食,增加辅食的摄入B 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C 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D 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E 按实际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考题 单选题下述哪一项措施不能用?(  )A 必要时可采用鼻饲,供给足够的热量B 辅助用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合成C 10%~15%的葡萄糖每日10ml/kg供给D 每日供给热量40kcal/kg,然后逐渐增加剂量E 口服一些消化酶类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