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由已知高程点A(HA=100.000m)观测了2个测站到达另一已知高程点B(HB=100.198m),两站高差依次为+1.235m和-1.031m,则该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和两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
A

-0.006;+1.232、-1.034

B

+0.006;+1.232、-1.034

C

-0.006;+1.238、-1.028

D

+0.006:+1.238、-1.028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由已知高程点A(HA=100.000m)观测了2个测站到达另一已知高程点B(HB=100.198m),两站高差依次为+1.235m和-1.031m,则该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和两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A -0.006;+1.232、-1.034B +0.006;+1.232、-1.034C -0.006;+1.238、-1.028D +0.006:+1.238、-1.028” 相关考题
考题 有一条附合水准路线A→1→B,已知HA=45.345m,HB=47.662m,共观测了2站,测得高差分别为hA1=+1.305m、h1B=+1.020,则1点高程是(  )。A.46.642 B.46.646 C.46.650 D.46.660

考题 已知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3.300m,HB=4.000m,两点间高差hBA为(  )。A.-7.300m B.-0.700m C.+0.700m D.+7.300m

考题 水准测量的实质是测定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高差,然后由已知高程及已知点与未知点间的高差求出未知点高程。

考题 某工程高程测量,已知A点高程为HA,水准仪安置于A、B两点之间,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考题 某工程高程测量,已知A点高程为HA,水准仪安置于A、B两点之间,后视读数为a,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A.HB=HA-a-b B.HB=HA+a-b C.HB=HA-a+b D.HB=HA+a+b

考题 某工程高程测量时,已知A点高程为HA,水准仪安置于A、B两点之间,后视读 数为《,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

考题 (2011 年) 如图,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 1、 2 测定未知点 P 的高程, 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 其中 Hi 为高程, hi 为高差, ni 为测站数。 P 点的高程值应为() m。 A. 36.00 B. 36.04 C. 36.07 D. 36.10

考题 如图,南两个尸: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 )m。 A. 36.00 B. 36.04 C. 36.07 D. 36.10

考题 如图,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为高程,为高差,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米。 A.A.36.00 B.B.36.04 C.C.36.07 D.D.36.10

考题 从已知高程点,经过4个测站水准测量,测定未知点高程,已知点的高程中误差为8mm,每测站高差测量中误差为2mm。则未知点的高程中误差为()mm(结果取至整数)。A:±9B:±10C:±12D:±16

考题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M。 A36.00B36.04C36.07D36.10

考题 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考题 由已知高程点A(HA=100.000m)观测了2个测站到达另一已知高程点B(HB=100.198m),两站高差依次为+1.235m和-1.031m,则该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和两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A、-0.006;+1.232、-1.034B、+0.006;+1.232、-1.034C、-0.006;+1.238、-1.028D、+0.006:+1.238、-1.028

考题 已知:A点高程HA=15.223米,量得测站点仪器高ι=1.5米,照准B点时标尺中丝读数s=1.21米,求B点的高程?

考题 用水准仪测定A、B两点高差,A尺读数为1.283,B尺读数为1.583,已知A点高程HA=100m。则HB=99.700m。

考题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前后视标尺上进行读数B、已知A点高程为HA,AB两点之间高差为hAB,则B点高程HB=HA+hABC、当两点间高差较大或距离较远时,需要加设转点多站完成D、用普通3米尺测量时,测站的高差可以大于3米

考题 计算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高差法,即由两点之间的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HB=HA+hAB。另一种称为仪高法,即由仪器的视线高程计算未知点高程。()

考题 已知A点的高程HA为111.445米,B点的高程HB为141.445米,则A点比B点低

考题 用水准仪测定A、B两点高差,A尺读数为1.283,B尺读数为1.583,已知B点高程HB=100m。则HA=99.700m。

考题 已知A点的高程为Ha,与测定B点对A的高差hab,则B点的高程Hb为()。A、Hb=Ha+habB、Hb=Ha-habC、Hb=Ha+1/2habD、Hb=Ha+2hab

考题 已知A点高程HA=72.445M,高差HBA=2.324M,则B点的高程HB为()。A、74.769MB、70.121MC、-74.769MD、-70.121M

考题 A点的高程和A、B两点的高差hab已知时,B点的高程计算公式()。A、Hb=Ha-habB、Hb=Ha+hab

考题 判断题计算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高差法,即由两点之间的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HB=HA+hAB。另一种称为仪高法,即由仪器的视线高程计算未知点高程。()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已知A点的高程HA为111.445米,B点的高程HB为141.445米,则A点比B点低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已知A点的高程为Ha,与测定B点对A的高差hab,则B点的高程Hb为()。A Hb=Ha+habB Hb=Ha-habC Hb=Ha+1/2habD Hb=Ha+2hab

考题 单选题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A 已知点观测已知点B 未知点观测已知点C 未知点观测未知点D 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考题 单选题A点的高程和A、B两点的高差hab已知时,B点的高程计算公式()。A Hb=Ha-habB Hb=Ha+h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