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铁路单线隧道工程长度3km,岩体为Ⅳ~V级围岩,采用正台阶钻爆法施工,开工后两个月,下台阶开挖700m,上台阶开挖490m,二次衬砌200m。该隧道出口段通过一天然冲沟,山势险峻,围岩覆盖层最薄处仅4m。在上台阶继续开挖过程中上拱部出现冒顶塌方事件,致使数名工人被困在洞内。  问题:  1.隧道施工组织安排有何问题?  2。通过冲沟地段应采取何种措施?  3.抢救洞内施工人员应如何进行?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铁路单线隧道工程长度3km,岩体为Ⅳ~V级围岩,采用正台阶钻爆法施工,开工后两个月,下台阶开挖700m,上台阶开挖490m,二次衬砌200m。该隧道出口段通过一天然冲沟,山势险峻,围岩覆盖层最薄处仅4m。在上台阶继续开挖过程中上拱部出现冒顶塌方事件,致使数名工人被困在洞内。 问题: 1.隧道施工组织安排有何问题? 2。通过冲沟地段应采取何种措施? 3.抢救洞内施工人员应如何进行?” 相关考题
考题 以下公路隧道工程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是()。 A、某隧道长1000m,其中V级围岩长度为350mB、某500m长的黄土隧道工程C、某浅埋隧道,其洞口存在偏压D、某300m长的小净距隧道E、某隧道长2500m,其中V级围岩段落最大连续长度40m,合计长度为700m

考题 软弱围岩隧道IV、V、VI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IV、V、VI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0+200,全长480m。隧道左右洞相距36m,地质情况相同,其中K19+720~K19+775段和K20+165~K20+200段穿越强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较软,岩体破碎,为Ⅴ级围岩段;K19+775~K19+875和K20+035~K20+035段穿越中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破碎,为Ⅳ级围岩段;K19+875~K20+035段穿越微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为Ⅲ级围岩段。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设钢支撑和仰拱。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Ⅳ级和V级围岩的连续长度及合计长度进行了统计,并由(A)负责对该隧道进行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出具了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B)、(C)、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等。 事件二: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开挖,IV级围岩段,爆破设计周边眼为60个,爆破后,某开挖面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为45个。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IV级围岩段初期支护施工作业时,采用了钢拱架型式的钢支撑。 事件四:施工单位在进行仰拱及防水板施工作业时,采取了如下做法: ①I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55±4m,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45±4m; ②仰拱施工采用左右半幅分次浇筑方式; ③防水板搭接宽度为80±10mm。 、结合事件一和背景,写出隧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理由。 、事件一中A、B、C各代表什么? 、针对事件二和背景,计算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并判断该值是否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的要求。 、事件三中,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哪种型式钢支撑? 、逐条判断事件四种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隧道工程,该隧道为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公路隧道,起讫桩号K23+510~K26+235,全长2725m。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节理发育,有一条F断层破碎带,地下水较丰富。隧道埋深18~570m,左、右洞间距30m,地质情况相同,围岩级别分布如图1-1所示。 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喷锚初期支护+二次混凝土衬砌,IV、V级围岩设钢支撑和仰拱。本工程合同工期为22个月,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决定按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左洞进、出口同时进洞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模板台车衬砌。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了开挖支护月进度指标为:Ⅲ级围岩135m/月,Ⅳ级围岩95m/月,Ⅴ级围岩50m/月;施工准备2个月,左、右洞错开施工,右洞开工滞后左洞1个月,二衬滞后开挖支护1个月,沟槽及路面工期3个月,贯通里程桩号设定在K24+900。在设计无变更情况下,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安全优质完成该工程。 事件二:隧道开挖过程中,某些段落施工单位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①上台阶环形开挖;②核心土开挖;③上部初期支护;④左侧下台阶开挖;⑤右侧下台阶开挖;⑥左侧下部初期支护;⑦右侧下部初期支护;⑧仰拱开挖、支护。部分工序位置如图1-2所示。 、根据背景资料,计算各级围岩总长及所占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四舍五入,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分别写出适用于该隧道Ⅲ、Ⅳ级围岩的施工方法。 、针对事件一,计算隧道施工工期(单位:月,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针对事件二,复制图1-2至答题卡上,在图中按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补充开挖线,并在图中填写工序①和②的位置;并写出工序①~⑧的正确排序(以“②→③→⑥→……”格式作答)。

考题 隧道开挖是控制施工工期和造价的关键工序,保证开挖质量,为围岩的稳定和支护创造良好条件。(1).下面隧道开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全断面法可用于I-III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 B.台阶法可用于III-I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 C.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II-I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开挖 D.双侧壁导坑法可用于V级围岩隧道开挖

考题 台阶法可适用于I~V级围岩隧道的开挖。( )

考题 隧道台阶法开挖可用于( )。A:I~Ⅲ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B:I~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 C:Ⅲ-Ⅵ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D:Ⅵ—V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考题 隧道台阶法开挖可用于( )。A.I~Ⅲ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B.I~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 C.Ⅲ~Ⅳ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D.Ⅵ—V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考题 对于长度为3km的山岭石质铁路隧道,开挖方法为(  )。A.钻爆施工法 B.掘进机施工法 C.盾构施工法 D.沉管施工法

考题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V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II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III级,地下水木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事件三,进出口段V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II、III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II、III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考题 对于铁路隧道在V级软弱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台阶循环进尺不宜超过2榀钢架设计间距 B.下台阶循环进尺不超过1榀钢架设计间距 C.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 D.仰拱一次开挖长度不得大于5m

考题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 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Ⅴ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Ⅱ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事件三,进出口段V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考题 全断面开挖法可适用于()级围岩隧道施工。台阶法可适用于()围岩隧道施工。

考题 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采用()或()。

考题 台阶法开挖隧道一般用在()级围岩铁路客运单线、双线隧道施工。A、ⅠB、Ⅰ~ⅡC、Ⅱ~ⅢD、Ⅲ~Ⅳ

考题 软弱围岩隧道IV、V、VI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V、VI级围岩不应大于()钢架间距。

考题 某公路山岭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采用新奥法钻爆施工。该隧道施工在辅以大型机具设备时宜采用()施工。A、台阶开挖法B、全断面开挖法C、分部开挖法D、隧道挖掘机法

考题 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高度。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台阶长度应控制在()洞径。

考题 隧道施工台阶法开挖,当围岩地质较差、开挖工作面不稳定时,应采用短进尺或上下台阶()开挖或预留核心土措施。

考题 填空题隧道施工台阶法开挖,当围岩地质较差、开挖工作面不稳定时,应采用短进尺或上下台阶()开挖或预留核心土措施。

考题 填空题全断面开挖法可适用于()级围岩隧道施工。台阶法可适用于()围岩隧道施工。

考题 问答题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Ⅴ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Ⅱ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事件三,进出口段Ⅴ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考题 填空题软弱围岩隧道IV、V、VI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V、VI级围岩不应大于()钢架间距。

考题 填空题软弱围岩隧道IV、V、VI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IV、V、VI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

考题 单选题某公路山岭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采用新奥法钻爆施工。该隧道施工在辅以大型机具设备时宜采用()施工。A 台阶开挖法B 全断面开挖法C 分部开挖法D 隧道挖掘机法

考题 多选题铁路隧道主要的开挖方式有()A全断面开挖B台阶开挖C钻爆施工D明挖施工E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铁路单线隧道工程长度3km,岩体为Ⅳ~Ⅴ级围岩,采用正台阶钻爆法施工,开工后两个月,下台阶开挖700m,上台阶开挖490m,二次衬砌200m。该隧道出口段通过一天然冲沟,山势险峻,围岩覆盖层最薄处仅4m。在上台阶继续开挖过程中上拱部出现冒顶塌方事件,致使数名工人被困在洞内。 问题: 1.隧道施工组织安排有何问题? 2.通过冲沟地段应采取何种措施? 3.抢救洞内施工人员应如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