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2005年1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寺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5人死亡,7人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工作在没有准确图纸、井巷断面较小、坡度大等困难条件下进行。寺沟煤矿水文地质资料不全,没有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水害警戒线。在透水征兆明显情况下,既不撤出受水患威胁区域的人员,也不有关处置措施,仍然冒险作业。直接原因:寺沟煤矿接近老空积水采煤,造成煤柱垮落,老空积水迅速溃入井下,导致事故的发生。 1、依据《煤矿防治水规程》,确定这起突水事故的等级? 2、谈谈这起事故对你有何启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2005年1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寺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5人死亡,7人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工作在没有准确图纸、井巷断面较小、坡度大等困难条件下进行。寺沟煤矿水文地质资料不全,没有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水害警戒线。在透水征兆明显情况下,既不撤出受水患威胁区域的人员,也不有关处置措施,仍然冒险作业。直接原因:寺沟煤矿接近老空积水采煤,造成煤柱垮落,老空积水迅速溃入井下,导致事故的发生。 1、依据《煤矿防治水规程》,确定这起突水事故的等级? 2、谈谈这起事故对你有何启发?”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等级的判定中,正确的有( )。 A.某建筑公司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000万元经济损失,属于较大事故B.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属于重大事故C.某市政公司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58人重伤,属于较大事故D.某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5人死亡,属于特别重大事故E.某制衣厂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属于较大事故

考题 根据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在事故预防工作中把事故分为() A、伤害事故、死亡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未遂事故B、伤害事故、死亡事故、未遂事故C、伤害事故、损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未遂事故D、伤害事故、损坏事故、特大事故、未遂事故

考题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事故的预防和( )两方面构成。A.事故发生的救援B.事故发生时的控制C.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D.事故发生后的救援

考题 某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120人重伤,150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事故发生后,矿长逃跑。副矿长将事故报告了当地煤矿安全监察局,当地人民政府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在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下列哪种做法有不当之处( ) A.副矿长启动了煤矿事故应急预案B.市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矿山管理局局长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救援C.公安机关网上通缉矿长D.拘留了副矿长

考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有关人员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不得()。 A.瞒报事实B.违章指挥C.擅离职守

考题 矿山排水作业的任务:一是将矿区的水及时排到地面;二是透水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A.事故调查B.事故预防C.应急处理D.抢险救援

考题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是煤矿企业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后预先制定的()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指南。A.人员撤离B.抢险救灾C.事故处理

考题 某隧道在进行初期支护施工时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工作,事故造成5人死亡,此次事故救援费用为10万元,投入5万元对现场进行清理,至恢复施工,共耗时半个月。劳动人身保险费为60万元,造成资源损失60万元,在不考虑其他损失的情况下,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A.300 B.310 C.315 D.335

考题 某化工厂发生了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立即展开事故应急救援,下列关于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迅速拨打119 等救援电话 B.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 C.在撤离过程中,应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D.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

考题 某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 4 人死亡。事发当天,由于煤矿下抽水机发生故障,矿长、 副矿长、安全员、瓦斯员共 4 人擅自打开井口下井查看,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部 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组建工作组,驻守现场指挥救援。并对事故进行 调查处理,该种监督方式属于( )。 A.事前监督管理 B.事中行为监察 C.事中技术监察 D.事后监督管理

考题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寺沟煤矿为股份制企业,矿井无地测、防治水人员,地质、水文地质及开采资料不全。该矿08工作面非法进入矿井边界煤柱,2005年12月2日,在接近已关闭多年的桥北煤矿老空积水区采煤时,桥北煤矿老空水溃入井下,造成35人死亡,7人失踪。请分析事故主要原因。

考题 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必须有透水水源和透水通道。

考题 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过程中可以不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考题 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A、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大致情况B、事故的简要经过、死亡人数、下落不明人数C、事故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断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考题 2009年9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鑫泰煤业公司发生水害事故,死亡10人。该矿为乡镇煤矿,正在进行技改,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井田内有一正在使用的水井,储水量约450m3,为了防止透水,在井下施工时,进行了探放水,已发现有10m3/h的透水量,决定绕道施工,由矿上测量人员对水井位置测量后,上图的水井位置偏离实际位置约70m,在施工11051绕巷时,也未在进行探放水,水井井筒内积水瞬间溃出,导致事故发生。经现场勘察,事故发生时,11051绕巷迎头右帮距水井井壁只有1m距离。 1、依据《煤矿防治水规程》,确定这起突水事故的等级? 2、指出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考题 2005年1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寺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5人死亡,7人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工作在没有准确图纸、井巷断面较小、坡度大等困难条件下进行。寺沟煤矿水文地质资料不全,没有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水害警戒线。在透水征兆明显情况下,既不撤出受水患威胁区域的人员,也不有关处置措施,仍然冒险作业。直接原因:寺沟煤矿接近老空积水采煤,造成煤柱垮落,老空积水迅速溃入井下,导致事故的发生。 1、依据《煤矿防治水规程》,确定这起突水事故的等级? 2、谈谈这起事故对你有何启发?

考题 死亡事故是指事故发生后()或负伤后在()天以内死亡的事故。

考题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是煤矿企业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后预先制定的()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指南。

考题 根据(),在事故预防工作中把事故划分为伤害事故、损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未遂事故。A、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B、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情况C、事故发生后伤害的程度D、事故发生的致害原因

考题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事故的预防和()两方面构成。A、事故发生的救援B、事故发生时的控制C、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D、事故发生后的救援

考题 初级响应是在(),企业应用自己的救援力量,使事故得到控制。A、事故初期B、事故发生后C、事故发生后期D、事故发生时

考题 2009年9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鑫泰煤矿发生水害事故,死亡10人。该矿为乡镇煤矿,正在进行技改。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井田内有一正在使用的水井,储水量约450m3。为了防止透水,在井下施工时,进行了探放水,有10m3/h的涌水量,决定绕道施工,由于矿上测量人员对水井位置测量后,上图的水井位置偏离实际位置直线距离70m。在施工11051绕巷时,未再进行探放水,水井井筒内积水瞬间溃出,导致事故发生。经现场勘察,事故发生时,11051绕巷迎头右帮距水井井壁只有1m距离。请分析事故主要原因。

考题 单选题初级响应是在(),企业应用自己的救援力量,使事故得到控制。A 事故初期B 事故发生后C 事故发生后期D 事故发生时

考题 单选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事故的预防和()两方面构成。A 事故发生的救援B 事故发生时的控制C 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D 事故发生后的救援

考题 判断题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过程中可以不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A 对B 错

考题 问答题2005年1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寺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5人死亡,7人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工作在没有准确图纸、井巷断面较小、坡度大等困难条件下进行。寺沟煤矿水文地质资料不全,没有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水害警戒线。在透水征兆明显情况下,既不撤出受水患威胁区域的人员,也不有关处置措施,仍然冒险作业。直接原因:寺沟煤矿接近老空积水采煤,造成煤柱垮落,老空积水迅速溃入井下,导致事故的发生。 1、依据《煤矿防治水规程》,确定这起突水事故的等级? 2、谈谈这起事故对你有何启发?

考题 多选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判定中,正确的有( )。A某建筑公司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000万元经济损失,属于一般事故B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属于重大事故C某市政公司发生中毒室息事故,造成58人重伤,属于较大事故D某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5人死亡,属于特别重大事故E某制衣厂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属于较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