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论语》中“小人”和“君子”分别出现了多少次?()
A

107、24

B

107、107

C

24、24

D

24、107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论语》中“小人”和“君子”分别出现了多少次?()A 107、24B 107、107C 24、24D 24、107” 相关考题
考题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鱼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考题 《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过多少次?()A.45B.209C.90D.107

考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A、《论语》B、《春秋》C、《荀子》D、《左传》

考题 “君子和而不同”接句为:()A、小人不同而和B、小人同而不和C、小人不和而同D、君子不同则和

考题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过107次,和“小人”一词的次数一样

考题 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A、107次和42次B、107次和24次C、170次和24次D、170次和42次

考题 根据《论语》的观点,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包括()。A、君子怀德,小人怀土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C、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D、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考题 《论语》中“小人”和“君子”分别出现了多少次?()A、107、24B、107、107C、24、24D、24、107

考题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曹上之风,必偃。”《论语》这段话的思维模式属于()。

考题 在哪部著作中君子、小人的概念发生了变化?()A、《左传》B、《史记》C、《论语》D、《礼记》

考题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老子》B、《庄子》C、《论语》D、《史记》

考题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君子看重的是至道大义,小人看重的则是蝇头小利。

考题 翻译: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考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A、《论语》B、《诗经》C、《道德经》D、《中庸》

考题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语出自()A、《论语》B、《老子》C、《孟子》D、《庄子》

考题 《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过多少次?()A、45B、209C、90D、107

考题 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出现混乱,最早出现于哪里?()A、《论语》B、《大学》C、《中庸》D、《孟子》

考题 单选题《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过多少次?()A 45B 209C 90D 107

考题 问答题翻译: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考题 单选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名言出自()。A 《论语》B 《大学》C 《孟子》D 《中庸》

考题 填空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 《论语》 中的名言。“上善若水”是()说的名言。

考题 单选题在哪部著作中君子、小人的概念发生了变化?()A 《左传》B 《史记》C 《论语》D 《礼记》

考题 单选题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出现混乱,最早出现于哪里?()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

考题 判断题“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过107次,和“小人”一词的次数一样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语出自()A 《论语》B 《老子》C 《孟子》D 《庄子》

考题 单选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诗经》C 《道德经》D 《中庸》

考题 单选题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A 107次和42次B 107次和24次C 170次和24次D 170次和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