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淮海战役中,在徐州以东碾庄歼灭的国民党部队是(  )兵团。
A

李弥

B

黄维

C

邱清泉

D

黄百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淮海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第三阶段是歼灭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以东碾庄将黄百韬率领的第7兵团歼灭。
更多 “单选题淮海战役中,在徐州以东碾庄歼灭的国民党部队是(  )兵团。A 李弥B 黄维C 邱清泉D 黄百韬” 相关考题
考题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A.淮海战役取得重大胜利。B.淮海战役的伟大意义。C.淮海战役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D.淮海战役取得的战果。

考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三大战役》 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教学过程中有小组讨论环节。 (3)讲清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解放战争》纪录片视频片段,提问:视频中提到了哪几场战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设问:视频中提到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它们合称“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它们爆发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讲解:抗战结束后,人民渴望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违背人民的意愿发动了内战,之后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 教师提问:随着战争的推进,敌我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回答:到了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解放军军队数量增加。中共中央认为决战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二)过程 教师播放辽沈战役纪录片视频片段,提问:三场战役中,首先打响的是辽沈战役。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之后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介绍战争的经过。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的长春守敌,一部分起义,一部分投降,长春解放。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教师强调:辽沈战役中,展开了以锦州为中心的争夺,解放军最终取得优势。 教师播放淮海战役纪录片视频,提问:辽沈战役后,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开始。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用老师刚才讲述辽沈战役的思路来描述下淮海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人民解放军首先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蒋介石调兵增援徐州,人民解放军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见大势已去,率三十多万人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教师强调:淮海战役是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决战,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教师出示平津战役示意图,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战争示意图,谈一谈你对平津战役的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以表格形式总结: 教师强调: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扮演“军事博物馆讲解员”,向全班同学介绍三大战役分别采取了哪些策略? 学生担任讲解员讲解:辽沈战役中解放军采取的是“关门打狗”的策略;淮海战役中采取的是“猛虎掏心”策略;平津战役采取的是“分割包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策略。 (三)意义 教师提问:由于战略战术的成功使得这几场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6分钟时间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作业:请同学们课下阅读三大战役的相关书籍或史料,写一篇阅读随笔。

考题 下列不属于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成定局的三大战役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考题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由()唱主角,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考题 1948年11月29日到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发动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余人。A、47万B、47.2万C、52万D、55.5万

考题 淮海战役始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历时()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

考题 1945年9月至10月,为粉碎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举行(),歼灭国民党军队3.5万人。这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A、绥远战役B、上党战役C、邯郸战役D、晋中战役

考题 建国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的国民党正规军,主要属于()A、对峙的部队B、卫立煌的部队C、胡宗南的部队D、黄维的部队

考题 1938年4月,针对日军分南北两大作战兵团,李宗仁将徐州地区守军分为几个作战兵团?

考题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发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据此判断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考题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下列不属于著名的三大战役的是()A、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考题 日记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下列是某人所记载的日记选段,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A、东北解放军攻入锦州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南逃C、解放军在北京举行入城仪式D、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攻占南京

考题 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大捷,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战役是()

考题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进行了以()为主的大规模战略决战,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使国民党军的主力被基本消灭,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基础。A、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B、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太原战役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考题 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动的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人。A、47.2万B、52万C、55.5万D、58万

考题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在全国的胜利。

考题 “11月8日,国民党冯治安部张克侠、何基沣两位军长在徐州东北贾汪、台儿庄地区率部起义,我军迅即兵临徐州城下,切断黄百韬兵团与徐州的联系。”以上这位解放军战士的日记记载的战事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考题 多选题关于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不正确的有(  )。A都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B淮海战役歼灭敌人60万人C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北双堆集全歼了黄百韬兵团D中国人导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到芜湖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

考题 填空题淮海战役始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历时()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

考题 单选题A 淞沪会战B 淮海战役C 徐州会战D 渡江战役

考题 单选题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进行了以()为主的大规模战略决战,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使国民党军的主力被基本消灭,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基础。A 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B 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C 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太原战役D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考题 多选题关于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B淮海战役歼灭敌人60万人C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北双堆集全歼了黄百韬兵团D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芜湖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

考题 填空题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由()唱主角,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考题 单选题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动的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人。A 47.2万B 52万C 55.5万D 58万

考题 单选题1945年9月至10月,为粉碎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举行(),歼灭国民党军队3.5万人。这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A 绥远战役B 上党战役C 邯郸战役D 晋中战役

考题 单选题淮海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徐州以东的碾庄,歼灭自海州西撤的(  )。A 黄维兵团B 黄百韬兵团C 李弥兵团D 邱清泉兵团

考题 单选题建国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的国民党正规军,主要属于()A 对峙的部队B 卫立煌的部队C 胡宗南的部队D 黄维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