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A

B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更多 “判断题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分光光度法测Fe2+时,用2 cm比色皿在λmax处测得溶液的吸光度是0.90。为减少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溶液浓度 B.增加测定次数C.改变测定波长 D.改用l cm比色皿

考题 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油烟样品时,用4cm带盖玻璃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进行吸光度的扫描测定。

考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考题 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选用比色皿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考题 进行样品比色测定时,在波长()nm处、以()为参比,用1cm比色皿,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A、540,蒸馏水B、540,吸收液C、590,蒸馏水

考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考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考题 根据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对环境空气或废气中氰化氢进行测定时,绘制校准曲线和样品测定时的温度差应不超过()℃。

考题 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

考题 分光光度法(可见光)测定时使用的比色皿是玻璃材质的

考题 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比色皿需用待测溶液润洗()A、2-3次B、3-4次C、1-2次D、无需润洗

考题 同一组比色皿相互间的差异应小于测定误差。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否则需对差值进行校正。A、0.05B、0.01C、0.004D、0.005

考题 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考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考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民的光度测定误差。

考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考题 判断题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比色皿需用待测溶液润洗()A 2-3次B 3-4次C 1-2次D 无需润洗

考题 判断题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A 对B 错

考题 问答题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选用比色皿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考题 判断题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考题 填空题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考题 单选题同一组比色皿相互间的差异应小于测定误差。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否则需对差值进行校正。A 0.05B 0.01C 0.004D 0.005

考题 单选题精密度是指(  )。A 同一样品和方法多次测定结果的一致性B 一组测定值误差的大小程度C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D 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E 系统误差值的大小程度

考题 填空题根据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对环境空气或废气中氰化氢进行测定时,绘制校准曲线和样品测定时的温度差应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