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附子的用量是(  )。
A

0.3~0.6g

B

0.3~1.5g

C

1.5~3.0g

D

3.0~9.0g

E

3.0~15.0g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临床用于亡阳证、阳虚证和寒痹证。用法与用量是煎服,3.0~15.0g,宜先煎30~60min,以减弱其毒性。故答案选E。
更多 “单选题附子的用量是(  )。A 0.3~0.6gB 0.3~1.5gC 1.5~3.0gD 3.0~9.0gE 3.0~15.0g” 相关考题
考题 附子用量最大的方剂是( )A、四逆汤B、白通加猪胆汁汤C、通脉四逆汤D、桂枝加附子汤E、干姜附子汤

考题 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不同之处在于( )A、甘草用量较大B、干姜用量较大C、干姜、附子用量较大D、附子用量较大E、甘草干姜用量较大

考题 生附子的内服用量是( )。

考题 生附子的一般用量为( )

考题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的药味完全相同,但通脉四逆汤中A.干姜、炙甘草用量较大B.干姜用量较大C.干姜、附子用量较大.D.附子用量较大

考题 A、前者甘草、附子用量比后者大B、前者干姜用量比后者小C、前者用生附子,后者用炮附子D、前者附子用量大,后者干姜用量大E、前者干姜、生附子比后者用量大

考题 温脾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附子B、人参C、干姜D、大黄E、芒硝

考题 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味相同,而通脉四逆汤是:()A、甘草用量较大B、干姜用量较大C、干姜附子用量较大D、附子用量较大E、甘草干姜用量较大

考题 附子汤在《伤寒论》用附子的诸方中附子的用量最大。

考题 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药物组成相同,其药量不同的地方是()。A、前者甘草、附子用量比后者大B、前者干姜用量比后者小C、前者用生附子,后者用炮附子D、前者附子用量大,后者干姜用量大E、前者干姜、生附子比后者用量大

考题 患者,女,25岁。四肢经常冰冷,畏寒,得温则减,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沉细,服药后出现四肢麻木.舌质僵硬。不属中毒原因的是()A、附子煎煮时间太短B、使用的附子是生附子C、乌头煎煮时间太短D、附子使用过量E、附子用量太小

考题 在《伤寒论》的方剂中,仲景多处用到附子,其中用量最大的方剂是()A、四逆汤B、白通加猪胆汁汤C、通脉四逆汤D、桂枝附子汤E、干姜附子汤

考题 肾气丸中补阳药仅桂枝、附子二味,且用量又小,是何道理?

考题 判断题附子汤在《伤寒论》用附子的诸方中附子的用量最大。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在《伤寒论》的方剂中,仲景多处用到附子,其中用量最大的方剂是(  )。A 四逆汤B 白通加猪胆汁汤C 通脉四逆汤D 桂枝附子汤E 干姜附子汤

考题 单选题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不同之处在于()A 甘草用量较大B 干姜用量较大C 干姜、附子用量较大D 附子用量较大E 甘草干姜用量较大

考题 单选题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药物组成相同,其药量不同的地方是(  )。A 前者甘草、附子用量比后者大B 前者干姜用量比后者小C 前者用生附子,后者用炮附子D 前者附子用量大,后者干姜用量大E 前者干姜、生附子比后者用量大

考题 单选题附子用量最大的方剂是()A 四逆汤B 白通加猪胆汁汤C 通脉四逆汤D 桂枝加附子汤E 干姜附子汤

考题 单选题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味相同,而通脉四逆汤是:()A 甘草用量较大B 干姜用量较大C 干姜附子用量较大D 附子用量较大E 甘草干姜用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