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A

胭脂盒和胭脂瓶

B

珐琅彩瓷瓶

C

瓷器碎片

D

铜钱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A 胭脂盒和胭脂瓶B 珐琅彩瓷瓶C 瓷器碎片D 铜钱” 相关考题
考题 在沉船的进水舱内充入发泡塑料,是打捞船的哪种打捞方式?() A. 浮筒式B. 起吊式C. 充塑式D. 金属筒式

考题 2005年打捞公司在南川岛海域调查沉船时意外发现一艘载有中国瓷器的古代沉船,该沉船位于海底的沉积层上。据调查,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在公元1000年形成,因此,水下考古人员认为,此沉船不可能是公元850年开往南川岛的“征服号”沉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弱化上述论证?A.历史学家发现,“征服号”既未到达其目的地,也未返回其出发的港口B.通过碳素技术测定,在南海沉积层发现的沉船是在公元800年建造的C.公元700—900年间某些失传的中国瓷器在南川岛海底沉船中发现D.在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发现的沉船可能是搁在海底礁盘数百年后才落到沉积层上的

考题 公元1900年,一群采集海绵的希腊人,在安梯基齐拉(Antikythera)附近的海底,发现一艘满载大理石像的沉船。这些艺术品被打捞了起来,经过研究发现这条船大约是两千年以前沉没的。将沉船中的全部物品一一检查,找到一堆重要的东西,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复活节岛上的全部雕像。

考题 水下考古除了发掘水下遗址,打捞沉船与文物,还研究()A.海上交通B.古代气候C.岛屿条件D.国际关系

考题 “南海一号”于2007年打捞上来,但还有许多海底文物,有些人认为应该尽快打捞上来。有些人认为应该慢一些打捞,你怎么看?

考题 打捞作业包括打捞单位对沉船沉物实施的()。A、扫测B、探摸C、起浮D、解体

考题 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考古是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考古活动发现了()。A、宋代沉船B、唐代沉船和宋代石筑码头C、元代沉船

考题 水下考古除了发掘水下遗址,打捞沉船与文物,还研究()A、海上交通B、古代气候C、岛屿条件D、国际关系

考题 “南海一号”是什么朝代的商船?()A、唐代B、宋代C、元代D、南北朝

考题 2007年,广东省阳江市海域打捞上来南宋时期沉船“南海一号”,船舱中装有6万余件南宋瓷器。

考题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出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彩瓷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商周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

考题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了一艘古代沉船,在船中发现了大量的白瓷、青花瓷、彩瓷和珐琅彩等瓷器。根据这一考古发觉材料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大致发生在()A、汉朝B、清朝C、宋朝D、唐朝

考题 据报道,“南澳Ⅰ号”沉船打捞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大量的青花瓷和各种铜器、铁器及铜器等被打捞出水,显示了这艘400年前的古沉船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据此可知,这艘沉船所属的朝代应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考题 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A、大量白银货币B、粉彩开光花尊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D、精美的棉布船帆

考题 以下有关海陵岛描述正确的有()。A、素有“广东鱼仓”之称B、广东唯一的海岛县C、有一年一度的阳江开渔节D、是“南海一号”古沉船的安置地

考题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A、胭脂盒和胭脂瓶B、珐琅彩瓷瓶C、瓷器碎片D、铜钱

考题 材料一 经过两年精心准备,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于2009年12月24日开馆,历经20年发掘的“南海一号”(见右图)宋代古沉船终于向中外游客揭开神秘面纱。据悉,“南海一号”打捞出文物6000多件,其中数百件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可供游客饱览。“南海一号”是一个流动的文化载体,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对外文化交流史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和造船技术等。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深得当地民众的爱戴,他们尊称郑和为“三宝”(郑和小名叫三保(宝))。 材料三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并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交涉事宜。 材料三说明清政府实行怎样的政策?这种政策有什么危害?

考题 材料一 经过两年精心准备,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于2009年12月24日开馆,历经20年发掘的“南海一号”(见右图)宋代古沉船终于向中外游客揭开神秘面纱。据悉,“南海一号”打捞出文物6000多件,其中数百件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可供游客饱览。“南海一号”是一个流动的文化载体,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对外文化交流史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和造船技术等。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深得当地民众的爱戴,他们尊称郑和为“三宝”(郑和小名叫三保(宝))。 材料三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并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交涉事宜。 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感想。

考题 “南海一号”打捞成功,社会反响各有不同,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谈谈你对于打捞海底文物的看法。

考题 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于2007年12月22日打捞成功,为了让“南海Ⅰ号”船体和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人们为它精心设计的“水晶宫”的水质、温度及其环境,都将模拟“南海Ⅰ号”的海底环境参数。这说明()A、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C、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D、事物存在的条件是主观的

考题 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考题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它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出水货物不仅包括品种众多的瓷器数千件,还包括一摞一摞的铁锅和一篓一篓的铁钉。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宋代冶铁业的发达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考题 单选题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考古是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考古活动发现了()。A 宋代沉船B 唐代沉船和宋代石筑码头C 元代沉船

考题 单选题水下考古除了发掘水下遗址,打捞沉船与文物,还研究()A 海上交通B 古代气候C 岛屿条件D 国际关系

考题 单选题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A 大量白银货币B 粉彩开光花尊C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D 精美的棉布船帆

考题 多选题以下有关海陵岛描述正确的有()。A素有“广东鱼仓”之称B广东唯一的海岛县C有一年一度的阳江开渔节D是“南海一号”古沉船的安置地

考题 单选题“南海一号”是什么朝代的商船?()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