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
A

1:1000

B

1:2000

C

1:5000

D

1:50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A 1:1000B 1:2000C 1:5000D 1:500” 相关考题
考题 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包括(  )。A.《全国土地分类》 B.《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C.《国有土地使用入股合同》 D.《地籍图图式》 E.《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考题 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主要包括(  )。A.覆盖评价区域的分幅地籍图 B.地籍调查宗地档案资料 C.土地登记档案资料 D.城镇土地统计资料 E.电力权属分布图

考题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有(  )。A.《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B.《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C.《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 D.《工程测量规范》 E.《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考题 根据上级要求,某市决定开展全市的城镇地籍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工作。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分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案例任务是完成该市地籍测量工作。 1.测区基本概况 该市总面积4800km2,地形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 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东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西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 0%。 建成区33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验收办法》; (5)《土地现状分类标准》;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 (9)《城市测量规范》。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标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县级以上行政区界线资料; (2)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 (3)该地区最新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 5.测图比例尺与分幅 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地图分幅为5 0cm*50cm矩形分幅。 【问题】 1.简述地籍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2.地籍要素测量应测定哪些内容? 3.简述地籍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内容。

考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界址点的精度分()。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考题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A、1:1000B、1:2000C、1:5000D、1:500

考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宗地编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编立。A、四级B、五级C、六级D、三级

考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依据的土地利用分类是:()。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B、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城镇土地分类。C、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D、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考题 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可参照()的有关规定直接测绘农村地籍图。A、《城镇变更地籍调查技术规定》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地籍图图式》D、《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考题 地籍调查按区域范围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村庄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为()。A、1:1000或1:2000B、1:500或1:1000C、1:1500或1:2500D、1:1000或1:2005

考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的是()。A、《城镇地籍调查规程》B、《城市测量规范》C、《地籍图图式》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考题 下列选项中,适用于城镇和村庄大比例尺地籍调查的是()。A、《土地分类(试行)》B、《城镇地籍调查规程》C、《土地利用现状分类》D、《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考题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包括()等。A、《土地勘测定界规程》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城镇地籍调查规程》D、《土地登记办法》E、《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考题 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包括()。A、《全国土地分类》B、《城镇地籍调查规程》C、《国有土地使用入股合同》D、《地籍图图式》E、《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考题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是在()基础上进行的。A、城镇初始地籍调查B、城镇地籍测量C、城镇变更地籍调查D、城镇变更地籍测量E、城镇权属调查

考题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有()。A、《城镇地籍调查规程》B、《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C、《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D、《工程测量规范》E、《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考题 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主要包括()。A、覆盖评价区域的分幅地籍图B、地籍调查宗地档案资料C、土地登记档案资料D、城镇土地统计资料E、电力权属分布图

考题 单选题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可参照()的有关规定直接测绘农村地籍图。A 《城镇变更地籍调查技术规定》B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 《地籍图图式》D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考题 多选题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包括()。A《全国土地分类》B《城镇地籍调查规程》C《国有土地使用入股合同》D《地籍图图式》E《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考题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有()。A《城镇地籍调查规程》B《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C《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D《工程测量规范》E《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考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的是()。A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B 《城市测量规范》C 《地籍图图式》D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考题 单选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宗地编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编立。A 四级B 五级C 六级D 三级

考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适用于城镇和村庄大比例尺地籍调查的是()。A 《土地分类(试行)》B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C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D 《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考题 多选题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是在()基础上进行的。A城镇初始地籍调查B城镇地籍测量C城镇变更地籍调查D城镇变更地籍测量E城镇权属调查

考题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包括()等。A《土地勘测定界规程》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城镇地籍调查规程》D《土地登记办法》E《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考题 多选题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主要包括()。A覆盖评价区域的分幅地籍图B地籍调查宗地档案资料C土地登记档案资料D城镇土地统计资料E电力权属分布图

考题 单选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界址点的精度分()。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