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间的差额()。
A

等于家庭支付的税收

B

等于家庭的任何储蓄

C

等于家庭支付的税收加上其储蓄

D

等于家庭用于购买进口品的数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间的差额()。A 等于家庭支付的税收B 等于家庭的任何储蓄C 等于家庭支付的税收加上其储蓄D 等于家庭用于购买进口品的数量” 相关考题
考题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不包括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A.正确B.错误

考题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表明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有什么关系?

考题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被称为()A.生产者剩余B.消费者剩余C.消费差额D.财富差额

考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销售税的变化对于可支配收入没有影响B、利率和红利没有包含在可支配收入中C、转移支付的下降减少了可支配收入D、家庭消费对于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不敏感

考题 估计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的一元线性直线回归方程式:人均消费Y=1300+0.79X,则当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000元,人均消费支出是( )元。A.13000 B.13150 C.12560 D.15000

考题 利用样本数据拟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单位:元)和人均消费Y(单位:元)的回归方程,估计方程Y=1293+0.6X,R2为0.99,说法正确的有(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 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1293元 C.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差 D.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岀的变化 E.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0000元时,人均消费支出Y预估为13293元

考题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不包括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A对B错

考题 假定某家庭每年的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若该家庭的消费支出为1.7万元,那么:()A、边际消费倾向为0.70B、边际消费倾向为0.85C、平均消费倾向为0.8D、平均储蓄倾向为0.15

考题 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A、自发性消费B、储蓄C、可支配收入D、总消费

考题 下列项目中,将形成暂时性差异的有()。A、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B、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C、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负债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D、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负债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考题 所谓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就是指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价格与其在购买时()之间的差额。A、实际支出的价格B、没有支出的价格C、实际获得的效用D、没有获得的效用

考题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被称为()A、生产者剩余B、消费者剩余C、消费差额D、财富差额

考题 查找错账的差数法所说的“差数”指的是()A、“试算平衡表”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B、某一账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C、一项经济业务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D、多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考题 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是指消费者将其个人可支配收入()A、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B、在消费与狭义储蓄之间进行分配C、在消费与投资之间进行分配D、在各大类消费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考题 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间的差额()。A、等于家庭支付的税收B、等于家庭的任何储蓄C、等于家庭支付的税收加上其储蓄D、等于家庭用于购买进口品的数量

考题 当消费函数位于45°线上方时,家庭()。A、全部新增收入都用于消费B、消费大于可支配收入C、储蓄部分可支配收入D、储蓄全部新增收入

考题 多选题A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显著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指出的线性关系不显著C食品类居敏敏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 关系显著D食品类居敏敏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考题 单选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被称为()A 生产者剩余B 消费者剩余C 消费差额D 财富差额

考题 单选题假定某家庭每年的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若该家庭的消费支出为1.7万元,那么:()A 边际消费倾向为0.70B 边际消费倾向为0.85C 平均消费倾向为0.8D 平均储蓄倾向为0.15

考题 单选题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A 自发性消费B 储蓄C 可支配收入D 总消费

考题 多选题在消费者行为学中,通过研究家庭来发现消费者消费偏好,这是因为()。A个人消费习惯、价值观是从小在家庭中培养出来的B个人对不同商品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C家庭结构、家庭购买决策对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影响不是太大D家庭生命周期强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E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考题 单选题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是指消费者将其个人可支配收入()A 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B 在消费与狭义储蓄之间进行分配C 在消费与投资之间进行分配D 在各大类消费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考题 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将形成暂时性差异的有()。A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B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C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负债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D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负债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考题 判断题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不包括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当消费函数位于45°线上方时,家庭()。A 全部新增收入都用于消费B 消费大于可支配收入C 储蓄部分可支配收入D 储蓄全部新增收入

考题 问答题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表明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有什么关系?

考题 多选题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 显著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不显著C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显著D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