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唐××,女,48岁。因发热10天入院。 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开始为低热,38℃左右,随后体温逐渐升高,5天后体温达39.5~40℃,并持续高热,当地给予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2次/天,3天无效,并出现明显腹胀、听力下降,遂转来本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起病以来无咳嗽、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食欲明显下降,无厌油呕吐,大便干结,3~5天1次,小便量尚可。既往体健,当地无类似患者。 体查:体温39.5℃,脉搏80/分,呼吸24/分,血压90/60mmHg急性病容,表情淡漠,听力下降,胸前可见5个直径约2~4mm的皮疹,淡红色压之褪色。双肺(-),心率80/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约1.5cm,质软,腹部叩诊鼓音,腹水征(-)。 血常规: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血小板100×109/L 确诊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唐××,女,48岁。因发热10天入院。 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开始为低热,38℃左右,随后体温逐渐升高,5天后体温达39.5~40℃,并持续高热,当地给予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2次/天,3天无效,并出现明显腹胀、听力下降,遂转来本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起病以来无咳嗽、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食欲明显下降,无厌油呕吐,大便干结,3~5天1次,小便量尚可。既往体健,当地无类似患者。 体查:体温39.5℃,脉搏80/分,呼吸24/分,血压90/60mmHg急性病容,表情淡漠,听力下降,胸前可见5个直径约2~4mm的皮疹,淡红色压之褪色。双肺(-),心率80/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约1.5cm,质软,腹部叩诊鼓音,腹水征(-)。 血常规: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血小板100×109/L 确诊依据是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男,42岁。因持续发热半个月于9月入院,患者半个月前开始发热,最初几日体温38℃.左右,后逐渐上升到39℃.多,食欲明显减退,腹胀腹泻,2~4次/日,便稀,无脓血。入院后给予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症状随之好转。1周后突感腹痛,体温又上升,体检:T39.9℃,P124次/分,神清,心肺(一),腹胀有压痛,右下腹压痛最明显,肝脾未及,肝浊音界消失。血WBC18×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ALT120U/L,HBsAg(+)A.抗感染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B.足量有效抗生素抗感染,不必要手术C.立即手术治疗D.手术治疗同时加用足量有效抗生素E.保肝降酶,抗感染治疗

考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中间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对该患儿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INH+RFP+SMB、INH+RFP+PZAC、INH+RFP+EMBD、INH+PZA+SME、INH+EMB+SM

考题 患儿男,5岁。因发热2天,出现左上下肢无力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40.3℃,伴头痛、呕吐,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1天,患儿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力正常,四肢痛温觉存在。 入院后最需要进行的检査为A、头颅MRI B、体感诱发电位 C、脑电图 D、肌电图 E、神经传导速度

考题 患者于1周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咳嗽为阵发性,痰少,呈白色黏液性,不易咳出,同时出现发热,体温多在夜间升高,38℃左右,无畏冷、寒战、胸痛、咳血等,于卫生院治疗后,未见好转,并有气喘、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入院治疗诊断为:肺炎。 下列肺炎常用抗菌药物,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是A.米诺环素 B.链霉素 C.阿奇霉素 D.克拉霉素 E.红霉素

考题 患者于1周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咳嗽为阵发性,痰少,呈白色黏液性,不易咳出,同时出现发热,体温多在夜间升高,38℃左右,无畏冷、寒战、胸痛、咳血等,于卫生院治疗后,未见好转,并有气喘、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入院治疗诊断为: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是最常见的肺炎是A.细菌性肺炎 B.免疫损伤肺炎 C.过敏性肺炎 D.放射性肺炎 E.病毒性肺炎

考题 张×,女,2岁,因发热7天,右下肢瘫痪2天于2001年7月24日入院。 7月17日无诱因发热,体温38~40℃,明显畏寒、寒战。7月22日起发现右下肢不能运动,入院体查:体温38℃,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触及。无皮疹、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右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力2级,腱反射减弱,无感觉障碍。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3,血色素157g/L,血小板231×109/L。 治疗原则。

考题 中毒性肺炎患者的体温特点多为()A、无发热或仅有低热B、体温逐渐升高C、出现过高热D、高热持续不退E、高热或体温不升

考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监测体温B、保证营养摄入C、指导合理用药D、注意消毒隔离E、绝对卧床休息

考题 患儿,男,4岁8个月,因发热2天,左上下肢瘫痪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40.3℃,伴头痛、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1天,患儿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力5级,四肢痛温觉存在。入院后最需要进行的检查为()A、脑电图B、肌电图C、神经传导速度D、头颅MRIE、体感诱发电位

考题 患者,李某,男,35岁,主诉:间断发热4月。该患于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8~39℃,伴有畏寒,多汗,有髋关节疼痛,服用芬必得后热退,但第二天体温再次升高,发热数天后可热退3~5天,之后再次发热,于当地曾按感冒治疗应用阿奇霉素效果差,无咳嗽,二便正常。在家务农,家中养牛。查体: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及2.0cm,脾大。最可能的诊断是()A、伤寒B、结核病C、类风湿性关节炎D、布鲁菌病E、淋巴瘤

考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于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监测体温B、保证营养摄入C、指导合理用药D、注意消毒隔离E、绝对卧床休息

考题 问答题唐××,女,48岁。因发热10天入院。 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开始为低热,38℃左右,随后体温逐渐升高,5天后体温达39.5~40℃,并持续高热,当地给予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2次/天,3天无效,并出现明显腹胀、听力下降,遂转来本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起病以来无咳嗽、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食欲明显下降,无厌油呕吐,大便干结,3~5天1次,小便量尚可。既往体健,当地无类似患者。 体查:体温39.5℃,脉搏80/分,呼吸24/分,血压90/60mmHg急性病容,表情淡漠,听力下降,胸前可见5个直径约2~4mm的皮疹,淡红色压之褪色。双肺(-),心率80/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约1.5cm,质软,腹部叩诊鼓音,腹水征(-)。 血常规: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血小板100×109/L 为了明确诊断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 监测体温B 保证营养摄入C 指导合理用药D 注意消毒隔离E 绝对卧床休息

考题 填空题女性,30岁,因发热、关节疼痛1周、面部虹斑两天入院。病人1周前感冒后出现发热,体温38~C左右。后出现膝关节疼痛,2天前出现面部红斑,即来就诊。抗核抗体(一)、狼疮细胞 (二)、补体C3含量降低。T 38~C,病人面部呈蝶形红斑,口腔黏膜无溃疡。膝关节有压痛,无畸形。肺无异常。  请写出:(1)本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  (2)应采取的治疗措施。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8岁。因“低热、于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 监测体温B 保证营养摄入C 指导合理用药D 注意消毒隔离E 绝对卧床休息

考题 单选题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嗽为阵发性,痰少,呈白色黏液性,不易咳出,同时出现发热,体温多在夜间升高,38℃左右,无畏冷、寒战、胸痛、咯血等,于卫生院治疗后,未见好转,并有气喘、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入院治疗诊断为:肺炎。下列肺炎常用抗菌药物中,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是( )A 米诺环素B 链霉素C 阿奇霉素D 克拉霉素E 红霉素

考题 多选题中毒性肺炎患者的体温特点多为()A无发热或仅有低热B体温逐渐升高C出现过高热D高热持续不退E高热或体温不升

考题 单选题患者,李某,男,35岁,主诉:间断发热4月。该患于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8~39℃,伴有畏寒,多汗,有髋关节疼痛,服用芬必得后热退,但第二天体温再次升高,发热数天后可热退3~5天,之后再次发热,于当地曾按感冒治疗应用阿奇霉素效果差,无咳嗽,二便正常。在家务农,家中养牛。查体: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及2.0cm,脾大。最可能的诊断是()A 伤寒B 结核病C 类风湿性关节炎D 布鲁菌病E 淋巴瘤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对该患儿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 INH+RFP+SMB INH+RFP+PZAC INH+RFP+EMBD INH+PZA+SME INH+EMB+SM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23岁。主因发热、乏力40d入院。4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中低热,伴有全身乏力不适。偶轻咳,无痰。并逐渐出现双下肢小腿屈侧疼痛,背部及四肢逐渐出现散在暗红色丘疹。先后给予加替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多酯钠等药物治疗,仍持续发热。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结明试验B胸部X线检查C输血四项D超声心动图E多次血培养F血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