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联合国在半个多世纪和平解决了170多场地区冲突;目前,联合国向全世界派出7万多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军政人员,执行16起维和任务。这表明联合国在这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A

协调国际关系

B

维护世界和平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地区冲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题中联合国解决地区冲突,执行维和任务,充分表明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更多 “单选题联合国在半个多世纪和平解决了170多场地区冲突;目前,联合国向全世界派出7万多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军政人员,执行16起维和任务。这表明联合国在这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A 协调国际关系B 维护世界和平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 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关考题
考题 2008年中国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额外捐款200万美元,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款3000万美元设立信托基金,并响应联合国决议,派出维和人员执行维和任务。这说明我国A、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共同发展D、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履行义务

考题 维和部队存在的法律依据是()。A.《联合国宪章》B.安理会决议C.接受国同意D.联大决议

考题 联合国体系内负责统率维和部队的是()。A.联大B.安理会C.军事参谋团D.秘书处

考题 18 中国自1990年开始参加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迄今已成为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联合国维和事务最高官员评价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维和行动焕然一新,他们帮助远方的人民,改善他们的生活,大大增强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力量”,“希望中国在未来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维和部队的贡献表明①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②中国协调发展和中国家关系的作用显著增强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④中国特别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考题 受联合国委派,中国维和部队的135名官兵于2007年11月25日抵达苏丹达尔富地区,成为联合国派往当地的第一支维和部队。中国维和部队赴国外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明()A、中国与苏丹两国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B、我国积极实践外交政策的宗旨C、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D、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考题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为世界和平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2013年9月4日,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向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全体队员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以表彰他们在南苏丹执行任务期间的出色表现。 试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考题 2010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和人员国际日,潘基文秘书长指出,至今约有11万维和人员部署在世界各地的冲突区,他们来自近120个国家。上述事实表明()A、联合国的职能就是维护世界和平B、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C、联合国可以在有冲突的地区派遣自己的武装力量D、联合国是解决地区冲突的决定力量

考题 中国政府2013年4月16日发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指出,迄今为止,人民解放军共参加23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2.2万人次。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是联合国115个维和出兵国中派出工兵、运输和医疗等保障分队最多的国家,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12年12月,人民解放军有1842名官兵在9个联合国任务区遂行维和任务。中国武装力量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请从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作用角度,说明中国政府派军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必要性

考题 维和部队存在的法律依据是()。A、《联合国宪章》B、安理会决议C、接受国同意D、联大决议

考题 2013年10月1日,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司令部为中国第11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335名官兵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自1990年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迄今已成为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维和部队的贡献表明()①我国采取一切手段捍卫我国国家主权②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④我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力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考题 1992年,向联合国柬埔寨维和任务区派出400人的工程兵大队,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队。

考题 2001年1月5日,中国首次派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A、治安警察B、维和警察C、司法警察D、外事警察

考题 联合国维和部队队员戴着什么颜色的贝雷帽?

考题 2012年1月11日,应联合国请求,中国首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338人到达瓦乌任务区,他们将在该任务区执行为期8个月的工程支援和卫勤保障等维和任务,与其他国家维和部队一起为南苏丹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保障。这说明()A、中国积极地参与联合国的一切事务B、中国坚持联合国宪章精神,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C、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D、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考题 2013年7月12日,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在沈阳军区16集团军正式组建完成。这也是我国首次派出安全部队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下列关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工作 ③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所有活动 ④中国不支持联合国的改革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考题 联合国第一支维和部队被派往()。A、印巴地区B、中国C、中东地区D、非洲

考题 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下列能够反映这一民族精神的是() ①昭君出塞 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援助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 ④派出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题 今年是中国派出军事人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周年。20年来,中国先后参加了23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1.5万多人次,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人数最多的国家。这表明中国() ①尊重联合国的权威,支持联合国的所有行动②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③致力于成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领导者④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考题 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二十多年来,已有多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向国旗军旗庄重许下的无悔誓言。中国维和人员用实际行动()A、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B、坚定维护我国的利益C、践行着联合国宪章精神D、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考题 2013年8月7日,中国第十六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前往任务区执行任务。目前,中国共有10支维和部队在联合国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表明()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②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我国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④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考题 1992年后,联合国扩大了的维和行动新战略由预防性外交、()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组成。A、派驻维和部队B、部署观察团C、冲突后缔造和平D、建立和平E、维持和平

考题 目前,中国有2000多名维和人员参加多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是出兵人数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2010年,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摊款占近4%,这表明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D、重视多边经济领域合作

考题 单选题联合国体系内负责统率维和部队的是()。A 联大B 安理会C 军事参谋团D 秘书处

考题 单选题目前,中国有2000多名维和人员参加多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是出兵人数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2010年,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摊款占近4%,这表明中国()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 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D 重视多边经济领域合作

考题 单选题2013年10月1日,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司令部为中国第11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335名官兵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自1990年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迄今已成为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维和部队的贡献表明()①我国采取一切手段捍卫我国国家主权②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④我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力量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

考题 单选题2001年1月5日,中国首次派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A 治安警察B 维和警察C 司法警察D 外事警察

考题 问答题自1990年我国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以来,到目前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万余人次,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数最多的国家。先后勘察、修筑道路70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接诊、收治病人4万多人次,运输人员与物资累计行程达470多万公里,排除地雷等各种不明爆炸物7000多枚。目前中国仍有约2000名维和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  评析: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此中国必须全力参与和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