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14年8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政府()①不断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规范行政执法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④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参考答案

更多 “2014年8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政府()①不断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规范行政执法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④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中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不断提高( )的能力和水平。A:依法行政B:依法执行C:依法监督D:依法办事

考题 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考题 除依法需要保密外,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通过报纸、网络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 A.60日B.30日C.10日D.20日

考题 2009年7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向社会公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按照该征求意见稿,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摊贩,也可以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这样做( )。①有利于壮大公有制经济②有利于发展个体经济③有利于缓解地方就业压力④有利于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考题 起草部门将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该送审稿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应报经下列哪一机关同意?A:起草部门B:国务院办公厅C:国务院法制办D:国务院

考题 国家环保部经过20多次修改完成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向各部委、地方环保部门等215家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并通过网站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 ①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尊重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公民权利,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②是政府坚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表现,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树立政府权威、坚持执政为民 ④是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坚持依法行政的表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考题 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我国人民的政治权利在不断扩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考题 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不断扩大政府立法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6年来共有67件行政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政府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A、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B、提高国家机关工作效率的最有效方法C、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D、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环节

考题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②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 ④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考题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考题 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就“新拆迁条例”的立法再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并将于本月底结束。截至12月30日24时,已有10426人通过法制办草案意见征集系统提交意见。其中,12月29日上午,北大法学院向国务院法制办递交意见书,就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 作为立法史上首个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立法项目,征收条例在今年1月29日由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公开征求意见,这次共征集到65601条建议。 结合材料,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制定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考题 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施行,新条例自2007年草案首次审议以来,广征民意,多次修改,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首次为同一部行政法规两次征求意见的立法项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①政府机关的工作热情和办事效率在不断提高 ②我国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③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政府坚持对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就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的质询权 ②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 ④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考题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需要政府()。 ①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③扩大政府职能范围,加强对权力机关的监督 ④认真坚持依法执政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考题 2010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上述材料说明()。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的政治自由是具体、绝对的 ④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考题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发改委的征求意见稿,某日报以“阶梯电价,对咱有好处吗?”“阶梯电价,谁在获益?”等为题连续发文进行报导,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这一做法()。 ①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②会削弱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③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现 ④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减少失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考题 2014年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问计于民,这一举措()。 ①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民主执政 ②体现了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有利于政府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④确保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考题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自2011年12月11日至2012年1月11日,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这一做法表明()。A、政府尊重公民的主人翁地位B、政府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C、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

考题 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国务院校车安全条例之所以要广纳民意,根本原因是()。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考题 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车辆购置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是公民在行()的权利。A、民主决策B、民主监督C、民主选举D、民主管理

考题 某市为解决河流污染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市民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留言等各种自己认为方便的形式,向市政府办公室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现象表现了()。A、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民主执政B、我国全体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C、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考题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标志着酝酿20多年的()即将建立。A、存款准备制度B、存款保险制度C、贷款保险制度D、贷款准备制度

考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A、科学执政B、依法执政C、民主执政D、依法行政

考题 《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于()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A、2008年6月B、2008年10月C、2009年6月D、2009年10月

考题 单选题2014年8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政府()①不断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规范行政执法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④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考题 单选题《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于()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A 2008年6月B 2008年10月C 2009年6月D 2009年10月

考题 单选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标志着酝酿20多年的()即将建立。A 存款准备制度B 存款保险制度C 贷款保险制度D 贷款准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