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李某,某部委司局级干部,性格外向,喜好张罗事,在老乡之中颇有人望。某次在北京的老乡聚会上,有人提出,现在没有一个固定组织,大家日常联络不太方便。李某便主动提议成立在京老乡联谊会,由他本人担任秘书长。没过多久,老乡联谊会正式成立,但一直未登记注册。老乡会成立后,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聚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根据《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李某构成违纪的要件()

  • A、某部委司局级干部
  • B、性格外向,喜好张罗事
  • C、老乡联谊会正式成立,但一直未登记注册
  • D、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聚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答案

更多 “李某,某部委司局级干部,性格外向,喜好张罗事,在老乡之中颇有人望。某次在北京的老乡聚会上,有人提出,现在没有一个固定组织,大家日常联络不太方便。李某便主动提议成立在京老乡联谊会,由他本人担任秘书长。没过多久,老乡联谊会正式成立,但一直未登记注册。老乡会成立后,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聚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根据《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李某构成违纪的要件()A、某部委司局级干部B、性格外向,喜好张罗事C、老乡联谊会正式成立,但一直未登记注册D、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聚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 相关考题
考题 犯罪嫌疑人李某(住A市B区C住宅小区201房)涉嫌洗钱犯罪。在侦查阶段,同住201房的李某的父母聘请律师王某提供法律服务,后李某被监视居住。李某在被监视居住期间,应遵守()。A.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A市B.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A市B区C住宅小区201房C.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可以会见自己的父母或律师王某D.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住在A市的同学或老乡

考题 王某和李某系词事,一日因琐事发生口角,李某当众侮辱王某,王某便到法院控告李某,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王某与李某重归于好,王某某要求撤诉,法院应当:( )。A.不起诉李某B.终止审理C.宣告李某无罪D.对李某免予起诉

考题 建筑商李某找其同学党员张某介绍工程,张某又将李某介绍给其老乡某局局长党员王某,并陪李某一起送10000元给王某,事后王某将该局办公楼部分装饰工程承包给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王某的行为属于受贿B.张某的行为属于介绍贿赂C.李某的行为属于行贿D.对10000元作为非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考题 某县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张某因怀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某在干部任用过程中有受贿问题,遂指派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有关人员在李某办公室和住宅秘密安装了监视装置。( )

考题 李某在国家机关任职,孙某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李某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李某答应给孙某办事,但因故未成。孙某见事未成,要求李某退还好处费,李某拒不退还,并威胁孙某如果再来要钱就告其行贿。李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考题 某矿党员干部李某利用职务上的影响给儿子操办喜宴,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李某的行为违反了( )。 A、组织纪律B、工作纪律C、生活纪律D、廉洁纪律

考题 某局干部李某向检察院举报该局领导王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数月后未见动静,李某查知检察院的赵某把举报信私下交给了王某。李某遂向人大和上级检察院举报赵某的行为。李某的这一行为属于()。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实施

考题 李某为工商局干部,杨某为公安局干部,二人共同违法作出没收李某财产的决定。为此应由( )赔偿。A、李某和杨某共同B、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C、李某和杨某分别D、工商局和公安局分别

考题 李某在国家机关任职,孙某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李某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李某答应给孙某办事,但因故未成。孙某见事未成,要求李某退还好处费,李某拒不退还,并威胁孙某如果再来要钱就告其行贿。李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A.不构成犯罪B.受贿罪C.诈骗罪D.敲诈勒索罪

考题 李某为写一篇关于各部委副职分工的论文,从2011年5月中旬开始,先后向14个部委申 请公开各部委副职的分管部门、兼职状况等信息,但有三个部委拒绝公开。2011年9月,李某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将这三个部委告上了法院,要求判决三个部委公开相关信 息。在诉讼过程中,三个部委向李某公开了相关信息,李某撤诉。 如果李某未提起行政诉讼,而是选择申请行政复议,那么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应当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拒绝公开相关信息的三部委 C.国务院法制办 D.国务院

考题 李某为写一篇关于各部委副职分工的论文,从2011年5月中旬开始,先后向14个部委申 请公开各部委副职的分管部门、兼职状况等信息,但有三个部委拒绝公开。2011年9月,李某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将这三个部委告上了法院,要求判决三个部委公开相关信 息。在诉讼过程中,三个部委向李某公开了相关信息,李某撤诉。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法律渊源上属于()。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规章

考题 李某为写一篇关于各部委副职分工的论文,从2011年5月中旬开始,先后向14个部委申 请公开各部委副职的分管部门、兼职状况等信息,但有三个部委拒绝公开。2011年9月,李某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将这三个部委告上了法院,要求判决三个部委公开相关信 息。在诉讼过程中,三个部委向李某公开了相关信息,李某撤诉。 对本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A.三部委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C.李某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D.三部委所在地的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考题 李某为写一篇关于各部委副职分工的论文,从2011年5月中旬开始,先后向14个部委申 请公开各部委副职的分管部门、兼职状况等信息,但有三个部委拒绝公开。2011年9月,李某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将这三个部委告上了法院,要求判决三个部委公开相关信 息。在诉讼过程中,三个部委向李某公开了相关信息,李某撤诉。 如果在三部委公开了相关信息后,李某没有撤诉而是要求继续对本案进行审理,那么法 院应当()。 A.终止诉讼 B.判决驳回李某诉讼请求 C.判决确认三部委拒不公开相关信息的行为违法 D.裁定驳回李某起诉

考题 某厅决定在厅机关选派援疆干部,并成立了由党委办、人事处、就业处组成援疆干部推荐小组,还初定了赵某、李某、周某三个推荐人选。党委办、人事处、就业处三个部门分别提出了各自推荐意见: 党委办:赵某、李某中只能去一个。 人事处:如果不选派赵某,就不选派周某 就业处:只有不选派李某或赵某,才选派周某。 以下方案能同时满足三个部门意见的是:A.选派周某,不选派赵某和李某 B.选派李某和赵某,不选派周某 C.选派赵某,不选派李某和周某 D.选派李某和周某,不选派赵某

考题 李某是税务局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税务局领导张某在干部调整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但长期未见回应。李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王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张某。于是他又向县人大、市硷察院举报王某的行为。李某的举报行为属于( )。 A.法的适用 B.法的执行 C.法的监督 D.法的解释

考题 张某对王某心存怨恨,于是在王某的食物中投放毒药,王某食用后被毒死。这时李某到张某家玩,了解情况后,与张某一同将尸体掩埋。后来民警询问李某,李某称自己对王某死亡一事不知情。关于张某、李某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B.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构成包庇罪 C.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无罪 D.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构成遗弃罪

考题 李某是某区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主管,喜好赌博。王某是李某的好友,经常与李某一起赌博。李某最近手气不好,输给王某很多钱,无力偿还。于是李某与王某合谋以签订招商引资签订合同为方式,骗取财物。李某与不具备相应资质的王某签订合同,骗取区政府100万元定金,李某分得70万元,王某分得30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李某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B.王某构成合同诈骗罪 C.李某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共犯 D.李某构成贪污罪

考题 蔡某很想让副市长张某在自己申请的项目上签字同意,就私下找到副市长张某的妻子李某,送上5万元,并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李某接下钱以后,劝张某在蔡某的项目上签字同意,但并没有告诉张某蔡某送钱的事,张某按照程序签字同意了蔡某的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和李某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B.张某不构成犯罪,李某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张某不构成犯罪,李某构成斡旋受贿罪 D.张某不构成犯罪,李某构成受贿罪

考题 税务干部李某利用领导对自己的信任,经常多开发票金额报账。李某的行为属于()。A、挪用B、侵占C、贪污D、诈骗

考题 经当地群众举报,某乡人民政府对李某与杨某作出非婚生育行政征收决定:征收夫妻超生费3000元,收取计划外怀孕费500元。但李某、杨某拒绝执行上述决定,乡政府申请当地派出法庭强制执行,但因法院案件较多,无暇顾及,乡政府遂自己组织乡联防队员和干部,对李某、杨某进行强制执行。当地派出法庭受理乡政府强制执行申请的法定条件包括()。A、李某、杨某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行政决定B、李某、杨某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C、李某、杨某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行政诉讼D、李某、杨某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陈述和申辩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县委书记赵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公款购买住房归个人所有,对赵某应按贪污处理B、党员干部钱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回扣,归个人所有,对钱某按受贿处理C、党员干部孙某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品,按照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对孙某按贪污处理D、党员干部李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配偶收受对方财物,无论李某是否知道,都应以受贿追究李某的责任

考题 王某因做生意资金周转不灵,向老乡李某借款10万元,并请朋友张某作为担保人。下列选项中,关于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表述错误的有哪些?()A、张某和王某之间的担保关系是保护性法律关系B、王某和李某之间是双向法律关系C、王某和李某的借贷关系是主法律关系,张某和李某的担保关系是从法律关系D、三人之间是横向的法律关系

考题 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违法主体是谁?

考题 单选题李某平时喜好书画,经常舞文弄墨。一次偶然机会,李某与某知名国画大师相识,并得到其指点一二。在该大师指点下,李某画技突飞猛进,其画风颇有大师风采。李某干脆每次做完画直接署大师名,然后高价卖出。对李某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A 构成诈骗罪B 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C 构成侵犯著作权罪D 以诈骗罪与侵犯知识产权罪并罚

考题 多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县委书记赵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公款购买住房归个人所有,对赵某应按贪污处理B党员干部钱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回扣,归个人所有,对钱某按受贿处理C党员干部孙某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品,按照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对孙某按贪污处理D党员干部李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配偶收受对方财物,无论李某是否知道,都应以受贿追究李某的责任

考题 判断题李某在国家机关任职,孙某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李某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李某答应给孙某办事,但因故未成。孙某见事未成,要求李某退还好处费,李某拒不退还,并威胁孙某如果再来要钱就告其行贿。李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建筑商李某找其同学张某(党员)介绍工程,张某又将李某介绍给其老乡某局局长王某(党员),并陪李某一起送人民币10000元给王某,事后王某将该局办公楼部分装饰工程承包给李某。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的行为属于受贿B张某的行为属于介绍贿赂C李某的行为属于行贿D对10000元作为非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