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显示DNA和RNA染液最佳pH值应是()

  • A、pH7.0
  • B、pH4.8
  • C、pH2.0
  • D、pH6.5
  • E、pH9.0

参考答案

更多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显示DNA和RNA染液最佳pH值应是()A、pH7.0B、pH4.8C、pH2.0D、pH6.5E、pH9.0” 相关考题
考题 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显示细胞内核酸时,染液的pH值应控制在A、2.5左右B、4.8左右C、6.5左右D、7.6左右E、8.4左右

考题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显示DNA和RNA染液最佳pH应是A、6.5B、2C、9D、7E、4.8

考题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主要用于显示细胞中的A、糖原B、蛋白质C、黏液D、多糖E、核酸

考题 下列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催化的是A、RNA转录B、DNA复制C、DNA的甲基化D、DNA的乙酰化E、DNA断裂和转移

考题 配制革兰染液需要用的染料有A、伊红B、结晶紫C、碱性亚甲蓝D、甲基红E、孔雀绿

考题 在显示胶原纤维、细胞和肌肉的染色法中,能证明胶原纤维的染料是A、碱性复红B、中性复红C、丽春红D、甲基绿E、焦油紫

考题 制作疟疾血涂片时为了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常用染液的稀释用水和染色的冲洗用水的pH值应该为().A、6.8~7.0B、7.0~7.2C、7.2~7.4D、6.6~7.4

考题 芽孢染色法用到的染液为()。A、孔雀绿B、结晶紫C、碱性复红D、番红

考题 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颜色变化不正确的是()A、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B、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C、利用健那绿染液观察线粒体,线粒体呈蓝绿色,细胞质接近于无色D、利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叶片中叶绿体色素,经纸层析后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

考题 下列有关物质鉴定实验的试剂、结果全正确的一组是()。A、果糖、斐林试剂、砖红色DNA、健那绿、绿色淀粉、碘、蓝色B、RNA、吡罗红、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色酒精、高锰酸钾、灰绿色C、脂肪、龙胆紫、紫色DNA、甲基绿、绿色CO2、溴麝香草酚蓝、黄色D、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酒精、酸性重铬酸钾、灰绿色RNA聚合酶、双缩脲试剂、紫色

考题 原位杂交可用于()A、染色体中DNA定位B、细胞中RNA定位C、显示细胞中特异RNA分子的分布D、DNA-RNA杂交E、DNA-DNA杂交

考题 瑞氏染液中缓冲液的主要作用是()A、稀释染液以调节着色深度B、保证染色最佳pH值C、增加细胞对染料的亲和力D、调节染色时的电荷,促进染色的进行E、增加染液对细胞膜的渗透性

考题 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酸与ATP都含有C、H、O、N、P元素B、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C、DNA和RNA的自我复制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考题 利用不同性质有机染料可对细胞中不同成分选择性染色,下列哪种结果有误()A、碘液可使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呈深浅不同的棕黄色B、吉姆萨染液可使细胞核或染色体呈紫红色或桔红色C、甲基绿可使RNA分子呈蓝绿色D、派洛宁可使RNA分子呈红色E、苏木精可使细胞内核酸呈蓝色

考题 甲苯胺蓝能使RNA和DNA均染上(),派罗红专染RNA成(),甲基绿专染DNA成()。

考题 测定DNA含量常用()A、IMasson三色染色法B、Feulgen染色法C、刚果红染色D、甲基紫染色E、苏丹Ⅲ染色

考题 多选题芽孢染色法用到的染液为()。A孔雀绿B结晶紫C碱性复红D番红

考题 单选题马尔堡病毒也称为绿猴病毒,为()。A 正链RNA病毒B 负链RNA病毒C 正链DNA病毒D 负链DNA病毒

考题 单选题配制革兰染液需要用的染料有()A 伊红B 结晶紫C 碱性亚甲蓝D 甲基红E 孔雀绿

考题 单选题利用不同性质有机染料可对细胞中不同成分选择性染色,下列哪种结果有误()A 碘液可使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呈深浅不同的棕黄色B 吉姆萨染液可使细胞核或染色体呈紫红色或桔红色C 甲基绿可使RNA分子呈蓝绿色D 派洛宁可使RNA分子呈红色E 苏木精可使细胞内核酸呈蓝色

考题 单选题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显示DNA和RNA染液最佳pH值应是()A pH7.0B pH4.8C pH2.0D pH6.5E pH9.0

考题 单选题制作疟疾血涂片时为了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常用染液的稀释用水和染色的冲洗用水的pH值应该为()A  6.8~7.0B  7.0~7.2C  7.2~7.4D  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