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李、张二人共谋盗窃某商场仓库,某日深夜该二人到该仓库盗窃,张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放了一把火逃出(消防队员及时赶来,仓库避免了一场火灾)。之后,李、张二人逃离现场。分赃时,李将放火之事告诉了张。本案中,李、张二人的行为如何定罪?()

  • A、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 B、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
  • C、李的放火行为属于超出二人共同盗窃故意的行为,应由李一人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 D、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构成放火罪,张构成失火罪

参考答案

更多 “李、张二人共谋盗窃某商场仓库,某日深夜该二人到该仓库盗窃,张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放了一把火逃出(消防队员及时赶来,仓库避免了一场火灾)。之后,李、张二人逃离现场。分赃时,李将放火之事告诉了张。本案中,李、张二人的行为如何定罪?()A、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B、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C、李的放火行为属于超出二人共同盗窃故意的行为,应由李一人单独承担刑事责任D、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构成放火罪,张构成失火罪” 相关考题
考题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万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万元B.许某盗窃1.25万元C.张某盗窃3万元D.许某盗窃2.5万元

考题 王某欠张某和李某二人总共20万元,某日,王某获得汇票一张,面额20万元,遂向张某和李某提出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二人抵债。二人表示同意,王某遂背书将汇票金额转让给了二人。则王某能否消灭其债务?( )。A.能。因为已经偿还了债务B.能。因为双方同意且金额相等C.不能。因为汇票转让无效D.不能。因为汇票权利不能折抵现金

考题 甲与乙共谋盗窃某工厂仓库,甲将盗窃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并将钥匙要回。后乙利用其他凶器盗窃了仓库价值3万元的货物。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考题 下列盗窃行为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是() A、盗窃文物数额巨大的B、盗窃商场数额巨大的C、盗窃仓库数额巨大的D、盗窃银行数额特别巨大的

考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A、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B、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李仍然构成抢劫罪,共同抢劫数额是3000元C、甲、乙、丙、丁4人预谋某晚去某超市盗窃,甲提供了一辆自行车,届时甲因害怕未去,由乙、丙、丁3人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超市的大批名贵手表,在这起盗窃案中,甲的行为应定为盗窃罪预备D、行为人A邀约B一起去教训C,由于B早已对C恨之入骨,欣然答应,且心中暗暗有了杀害C的意思,但未将此意告诉A。第二天,二人共同去C的住处。进入C的房间后,B基于杀人的故意,A本着伤害的故意对C实施暴力,C很快死亡。A构成故意伤害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二人成立共同犯罪,而且都要对死亡结果负责

考题 在本案中,关于成立罪名正确的是( )。A.张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B.张某、王某、李某三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C.张某、王某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D.张某、李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考题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B.许某盗窃25000元C.张某盗窃30000元D.许某盗窃12500元

考题 张某和李某合谋盗窃一仓库,由张某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张某将钥匙交给李某以后,约定当晚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张某因害怕事发后受处罚,未到仓库门口与李某会合。李某遂自己实施盗窃行为,窃得总价值1万元的货物,销赃时,张某分文未要。对于张某的行为定性准确的是(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李某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考题 张某看到自己的儿子张肖勇(18岁)晚上独自出门,就暗中跟踪。张某看见儿子进入了一家仓库,心中着急,但怕别人逮着儿子,就在仓库外替儿子望风。张肖勇从仓库中拿着一些洋酒出来,张某就叫过来儿子一起回家,然后在家中狠狠教训儿子,今后不准再有盗窃行为,査明张肖勇盗窃的洋酒价值2.5万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和儿子张肖勇构成了共同犯罪 B.张肖勇构成了盗窃罪,张某不构成犯罪 C.张某构成了片面共犯 D.张某属于从犯

考题 张某赌博输了5万元钱,与李某商量能否去盗窃单位汽车卖点钱,李某告诉张某,城西加油站晚上就一个人值班,有大量现金,并提供了作案工具叫张某去抢劫,张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李某。张、李二人的行为属于()。A、张某、李某均属于犯罪预备B、张某不构成犯罪,李某属于犯罪预备C、张某属于犯罪中止,李某属于犯罪预备D、张某属于犯罪预备,李某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

考题 李某表示要将家中仅有的一头母牛卖给张某,张某以为李某要把这头牛送给自己,李某家中无人,张某就将牛牵回了家,从已知的条件看:()A、李、张二人之间的合同未成立B、应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李、张之间的合同C、张某的行为是过失侵权D、李、张二人之间的合同是成立未生效的合同

考题 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1999年11月9日凌晨2时,二人到达该商场后,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钱某出来后,二人逃离现场。第二天分赃时,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对钱某、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

考题 李某、张某二人共谋盗窃紧靠商场的仓库,作案前,李某提出得手后放火烧掉仓库,以免留下指纹,张某表示同意,随后,张某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某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某放了一把火后逃出。本案中,关于李某、张某二人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A、李某、张某二人只构成盗窃罪的共犯B、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C、张某未实施放火行为,应由李某一人单独承担放火的刑事责任D、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某构成放火罪,张某构成失火罪

考题 李、张二人共谋盗窃某商场仓库,某日深夜,二人到该仓库盗窃,张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放了一把火逃出(消防队员及时赶来,仓库避免了一场火灾)。之后,李、张二人逃离现场。分赃时,李将放火之事告诉了张。本案中,李、张二人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有()。A、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B、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C、李的放火行为属于超出二人共同盗窃故意的行为,应由李一人单独承担刑事责任D、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构成放火罪,张构成失火罪

考题 张某,男,34岁。王某,女,30岁。张、王二人结识后,曾一度姘居,后来张某教唆王某卖淫“挣钱”。不久,张某给王某介绍了一名男子,三人到一树林里,由张放风,王某与该男子发生了两性关系。事后,男子给王某50元钱。后来,张某又给王某介绍了一个姓李的男子。张某在一宾馆开了302号房间,李某给了王某100元钱,李、王二人到到302号房间发生两性关系。此时,公安机关正在对该宾馆进行日常治安检查,宾馆服务员赵某打电话到302号房间告诉李、王二人公安机关正在检查,让二人赶紧离开,但未来得及走掉便被民警当场查获。该案中张某、王某、李某、赵某的行为分别如何认定?

考题 李某教唆王某盗窃商场货物,王某盗窃了两件衣服,事后二人将衣服按市场价400元卖给了陈某,并将400元平分。对于本案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A、对李某应该以盗窃行为从重处罚B、陈某所买衣物系盗窃所得,应追缴C、李某、王某属于结伙作案,应加重处罚D、王某系被唆使实施盗窃行为,应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考题 李某教唆王某盗窃商场货物,王某盗窃了两件衣服,事后二人将衣服按市场价200元卖给了陈某,并将200元平分。对于本案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A、对李某应该以盗窃行为从重处罚B、陈某并不知晓衣物系盗窃所得,则200元不必追缴C、C王某属结伙盗窃,应加重处罚D、王某系被诱骗实施盗窃行为,应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

考题 李某、张某共谋盗窃黄某家,李某负责盗窃,张某负责楼下望风,并商定万一被发现,张某要立即上楼帮忙。李某进入黄某家中盗窃时,被黄某发现,李某遂逃跑。黄某紧追不舍。李某逃至楼下,让张某帮忙,张某遂将路边捡到的一根棍子递给李某,李某用棍子将黄某打倒在地。李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考题 2006年5月,女青年张某与刘某至某百货商场化妆品自选柜台选购化妆品。两人在此挑选、试用化妆品约20分钟,终因未曾选中合适的化妆品而离开商场。二人走到店门口时,化妆品自选柜台的营业员和一位保安人员追了上来,指控二人偷了化妆品柜台陈列的货物,二人坚决否认,双方相持不下,这时,另一位商场保安人员上来对张、刘二人说:“请你们到商场保卫科把事情说清楚。”到保卫科后,商场保安人员要求检查刘、张二人随身所带的皮包,遭到二人的拒绝。保安人员对刘、张说:“如果你们确实没有偷窃商场的货物,就应该接受我们的检查来证明你们的清白。”迫于无奈,刘、张二人交出了自己的皮包。经检查,未发现任何商场的化妆品。此后,保安人员进一步提出要对二人搜身检查并立即找来两位女营业员对刘、张二人强行进行搜身检查,仍然没有找到任何商场的东西。事后,刘、张二人愤然离开了这家百货商场。2006年6月1日,刘、张二人以该百货商场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为由提出诉讼,要求该商场赔礼道歉,为其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3000元。法院应支持刘、张的诉讼吗?为什么?

考题 钱、赵二人共谋去某超市行窃,2011年11月9日凌晨2时,二人到达该超市后,赵某留在超市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超市内的服装。钱某出来后,二人逃离现场。第二天分赃时,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钱、赵二人构成共同盗窃犯罪B、钱某构成盗窃罪和放火罪C、赵某没有放火的故意和行为,不能构成放火罪D、钱某放火行为是盗窃后的行为,不能构成另外的犯罪

考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 )A、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B、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李不构成抢劫罪C、被胁迫的人,在身体受到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某种危害行为的,不成立胁从犯D、李某教唆精神病人王某杀人的,不成立共同犯罪,而属于间接正犯

考题 下列盗窃行为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是()。A、盗窃文物数额巨大的B、盗窃商场数额巨大的C、盗窃仓库数额巨大的D、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考题 问答题劳改释放犯某甲与仓库值班员桌乙约定,乘乙值班时甲采仓库盗窃财物。届时乙借故离开仓库,任甲盗走大量财物。事后,二人平分了赃款。问:甲、乙二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考题 问答题王某和李某有仇隙,随即找到与李也有矛盾的张某。王、张二人商量“修理修理”李。张仅想给李一点颜色看看,王则心想趁着有张帮忙,将李“干掉“。王并没有将杀人的心思透露给张。为此,二人准备了匕首和砖头。一天夜晚,二人拦住下夜班的李,对其殴打,李反抗。张用匕首刺中李腿部,王则用砖头猛砸李头部。李昏倒在地,王、张二人逃离。后李死亡。经法医鉴定,李系被锐器刺中腿部动脉,失血过多而死。 问:王、张二人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 )A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B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李不构成抢劫罪C被胁迫的人,在身体受到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某种危害行为的,不成立胁从犯D李某教唆精神病人王某杀人的,不成立共同犯罪,而属于间接正犯

考题 单选题张某和李某二人骑车到县城市场北口,发现带着金项链的朱某正在过马路,二人驾车尾随朱某,张某将车停在人行道处等待,李某下车尾随朱某至某三星手机店门口人行道处,趁其不备从背后将朱某脖子上戴的黄金项链拽断抢走,后坐上张某驾驶的助力车迅速逃离现场。对于二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 构成抢劫罪B 构成抢夺罪C 构成盗窃罪D 构成侵占罪

考题 多选题李某表示要将家中仅有的一头母牛卖给张某,张某以为李某要把这头牛送给自己,李某家中无人,张某就将牛牵回了家,从已知的条件看:()A李、张二人之间的合同未成立B应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李、张之间的合同C张某的行为是过失侵权D李、张二人之间的合同是成立未生效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