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中正式把“纯粹空气”命名为“氧气”。

  • A、《燃烧通论》
  • B、《论金属》
  • C、《化学大纲》
  • D、《火术》

参考答案

更多 “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中正式把“纯粹空气”命名为“氧气”。A、《燃烧通论》B、《论金属》C、《化学大纲》D、《火术》” 相关考题
考题 为保证氧的安全输送,根据气体流向,流量计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空气-笑气-氧气B、空气-氧气-笑气C、氧气-空气-笑气D、氧气-笑气-空气E、笑气-氧气-空气

考题 蒙台梭利把她的幼儿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空气、氧气、氮气三者密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 A、空气、氧气、氮气B、氧气、氮气、空气C、氮气、氧气、空气D、氧气、空气、氮气

考题 空气中氧气约占21%即100g空气中含氧气21g。()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中正式把“纯粹空气”命名为“氧气”。A.《燃烧通论》B.《论金属》C.《化学大纲》D.《火术》

考题 用实验方法将氧气提取出来,并命名为“脱燃素空气”的化学家是普利斯特列。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①1772年,瑞典的舍勒在从事“火与空气”的实验研究时分离出了氧气。但他信奉当时流行的“燃素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把氧气叫作“火空气”。 ②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加热氧化汞时也得到了氧气。遗憾的是.他是比舍勒更虔诚的“燃素说”信徒.他称自己发现的气体为“脱燃素空气”。 ③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燃烧试验。在实验中发现.密闭容器内锡和铅经加热后表面有一层“金属灰”,锡和铅的质量增加了.空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加热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没变。他意识到这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的结果。此后,经过大量实验分析,他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据此,拉瓦锡于1777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流行近一个世纪的“燃素说”。 问题: (1)材料①和②中两位科学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解释燃烧的本质,而材料③中拉瓦锡能够获得重大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中体现了一条重要的化学定律是什么 (3)从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教育价值

考题 人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占21%,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为多少?

考题 下雷阵雨时常常产生巨大的电火花,把氧气变成臭氧,所以雷阵雨后的空气会()A、水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会再燃烧B、空气清新C、空气有异味D、空气有毒

考题 ()在加热硝石时发现了氧气。A、拉瓦锡B、舍勒C、道儿顿D、普利斯特列

考题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人称为()。

考题 氧气在空气中占(),氧气不能自燃,但能()。

考题 排出预压空气包中只能充入()。A、氮气或空气B、氮气或氧气C、氧气或空气D、氢气或氧气

考题 蜡烛燃烧时有时会冒黑烟,这是因为:()A、空气中的氧气充足B、空气中的氧气不足

考题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占()

考题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利用氧气和氮气的()不同,从空气中制备氧气称空气分离法。A、沸点B、融点C、凝点D、固点

考题 ()推翻了吉尔伯特的学说,并将正电荷和负电荷命名为玻璃电和树脂电。A、舍勒B、拉瓦锡C、迪费D、普利斯特列

考题 ()是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重要工质。A、水、蒸汽B、空气C、氧气D、氮气

考题 B777飞机臭氧转换器的功用是()。A、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B、给客舱添加臭氧C、把进入空调组件中的臭氧转化为氧气D、给掺混空气加热

考题 单选题()英国正式把用脚踢的球赛命名为“富特波尔”(Footboll)A 1409年B 1490年C 1904年

考题 单选题()在加热硝石时发现了氧气。A 拉瓦锡B 舍勒C 道儿顿D 普利斯特列

考题 单选题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中正式把“纯粹空气”命名为“氧气”。A 《燃烧通论》B 《论金属》C 《化学大纲》D 《火术》

考题 判断题用实验方法将氧气提取出来,并命名为“脱燃素空气”的化学家是普利斯特列。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利用氧气和氮气的()不同,从空气中制备氧气称空气分离法。A 沸点B 融点C 凝点D 固点

考题 单选题为保证氧的安全输送,根据气体流向,流量计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 空气-笑气-氧气B 空气-氧气-笑气C 氧气-空气-笑气D 氧气-笑气-空气E 笑气-氧气-空气

考题 单选题蜡烛燃烧时有时会冒黑烟,这是因为:()A 空气中的氧气充足B 空气中的氧气不足

考题 单选题酵母培养与繁殖,直到发酵罐正式使用前,酵母都应一直保持纯粹、无()A 杂质B 杂菌C 空气D 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