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国有企业,2002年企业实际发放工资100万元,按税法规定的计算的计税工资98万元,则税前可扣的工资金额为()

  • A、100
  • B、98
  • C、2
  • D、198

参考答案

更多 “某国有企业,2002年企业实际发放工资100万元,按税法规定的计算的计税工资98万元,则税前可扣的工资金额为()A、100B、98C、2D、198” 相关考题
考题 某企业当年在册职2121000人,当地政府规定人均月计税工资标准为600元,企业当年发放工资500万元,奖金300万元,津贴补贴15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该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工资费用额为( )万元。A.720B.950C.800D.630

考题 下列纳税人发生的工资费用,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是( )。A.饮食服务企业按公司规定提取的提成工资B.工效挂钩企业按标准提取的工资C.软件开发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D.工效挂钩的事业单位发放的工资

考题 某企业20×7年度利润总额为315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15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5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23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7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A.92.4B.99C.105.6D.181.5

考题 某外商投资企业本年发放的工资总额为100万元,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职工福利费按以下( )办法处理。A.经税务机关审核后按14万元列支B.经税务机关审核后按不超过14万元的实际发生数列支C.按实际发生数列支D.按实际发生数报董事会讨论通过后列支

考题 某企业2007年度利润总额为315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人为15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5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23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07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A.92.4B.99C.150.6D.181.5

考题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按实际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加计扣除。 A.150%B.100%C.50%D.10%

考题 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可按实际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根据国务院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的有关规定,政府鼓励破产的国有企业职工自谋职业,对自谋职业的职工发放一次性安置费,不再保留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该安置费发放的原则是( )。A.按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的企业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发放B.按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的企业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收入的2倍发放C.按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最低生活标准的3倍发放D.按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最低生活标准的2倍发放

考题 某企业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5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贷方余额98万元,2005年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2006年所得税税率为30%,本年摊销股权投资差额50万元;计提折旧300万元,比税法规定的方法少提折旧40万元;发放工资100万元,比税法规定的标准少发放5万元;发生超标业务招待费12万元;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10万元,被投资单位的所得税税率为33%。则企业2006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的余额为( )万元。A.借方89.09B.借方90.59C.贷方85.19D.贷方86.09

考题 某企业2008年实现利润546万元,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且当年计税工资标准为725万元,实际发生工资费用705万元;当年符合税法规定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为28.8万元,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32.8万元;当年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假定该企业当年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企业2008年应交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A.135B.130C.120D.108

考题 某公司本年度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为200万元,按税法规定核定的合理范围工资支出全年为100万元,发生超标业务招待费8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7万元,发生各种赞助费支出3万元,会计核算上计提折旧费用6万元,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为10万元。若公司本年度的税前会计利润为900万元,且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5%,该公司本年度应交的所得税为()万元(假定不考虑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的三项费用超标部分)。 A、250B、225C、275D、255

考题 某公司本年度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为200万元,税法核定的合理范围工资支出全年总额为100万元,发生超标业务招待费8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7万元,发生各种赞助费支出3万元,会计核算上计提折旧费用6万元,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为10万元。若公司本年度的税前会计利润为900万元,且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5%,该公司本年度应交的所得税为()万元(假定不考虑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的三项费用超标部分)。 A、330B.297C.363D..250

考题 某外商投资企业本年发放的工资总额110万元,充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职工福利费按以下( )办法处理。A.按实际发生数列支B.按实际发生数报董事会讨论通过后列支C.经税务机关审核后按15.4万元列支D.经税务机关审核后按不超过15.4万元的实际发生数列支

考题 请教:2010年贵州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真题第1大题第15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15、某企业2009年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30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10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12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它纳税调整项目,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09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72.5 B、75 C、77.5 D、80

考题 某企业2009年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30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10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12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它纳税调整项目,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09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A、72.5B、75C、77.5D、80

考题 某企业2010年度利润总额为315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15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5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23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10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考题 一家天津注册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018年支付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3000万元(其中,残疾职工工资500万元),实际发生党组织工作经费300万元。另外,企业当年购置节能节水专用设备1000万元,购置完毕即投入使用。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可以按比例抵免企业当年的应纳所得税额,则该企业至多可以抵免的应纳所得税额是()万元。A.100 B.80 C.320 D.400

考题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三项经费扣除限额计算基数工资、薪金总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资.薪金总额是指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 B.工资.薪金总额是指应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 C.工资.薪金总额包括职工教育经费 D.工资.薪金总额包括职工福利费

考题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三项经费扣除限额计算基数工资、薪金总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资、薪金总额是指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 B、工资、薪金总额是指应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 C、工资、薪金总额包括职工教育经费 D、工资、薪金总额包括职工福利费

考题 工挂工资企业计算实际发放数的人员按()的人数确定。

考题 关于企业所得额的调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工资支出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扣除B、工资支出按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计算C、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按计税工资总额的2%扣除D、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

考题 某内资企业2008年税法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元,2007年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费在税前扣除后,结转至2008年应付职工福利费余额为23万元,2008年企业实际发生的符合要求并计入当年管理费用的应付福利费支出163万元,当年企业实现利润100万元,若没有其他纳税调整项目,则,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A、100万元B、123万元C、140万元D、163万元

考题 填空题工挂工资企业计算实际发放数的人员按()的人数确定。

考题 单选题某国有企业,2002年企业实际发放工资100万元,按税法规定的计算的计税工资98万元,则税前可扣的工资金额为()A 100B 98C 2D 198

考题 单选题某内资企业2008年税法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元,2007年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费在税前扣除后,结转至2008年应付职工福利费余额为23万元,2008年企业实际发生的符合要求并计入当年管理费用的应付福利费支出163万元,当年企业实现利润100万元,若没有其他纳税调整项目,则,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A 100万元B 123万元C 140万元D 163万元

考题 多选题关于企业所得额的调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工资支出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扣除B工资支出按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计算C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按计税工资总额的2%扣除D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

考题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合理工资薪金的确认原则的有( )。A企业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B企业所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C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D有关工资薪金的发放,必须采用银行转账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