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材料一,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毛泽东1949年4月4日文告发表的背景是什么?李宗仁南京政府选择了哪一条道路?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

更多 “ 材料一,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毛泽东1949年4月4日文告发表的背景是什么?李宗仁南京政府选择了哪一条道路?标志是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有一个学生关系,其关键字为学号,又有一个课程关系,其关键字为课程号,另有一个选修关系,其关键字为学号和课程号的组合,则学号和课程号分别为该关系的______。

考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它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互相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D.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矛盾作用

考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A.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庄子 B.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韩非子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墨子

考题 下面是蒋介石《新年文告》(1949年1月1日)中的几段话: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于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政府……愿与(共产党)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反之,如果共(产)党始终坚持叛乱到底,并无和平诚意,则政府……自不能不与共(产)党周旋到底,别无他途。 请回答: (1)“政治商谈”和“戡乱”分别指的是什么?“今日时局”是一种什么样的时局? (2)蒋介石提出的“和议”条件的要害是什么? (3)蒋介石提出的“和议”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蒋介石提出“和议”是否真诚,并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证据加以说明。

考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考题 顾炎武的某些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一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即()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考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理的是()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失败是成功之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考题 作为传统文化精华——古人的名言名句,富有哲理性,对我们的今天仍然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名言名句能够体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考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考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的主角的命运应该是()。A、好人由福转到祸B、穷凶极恶的人从福落到祸C、中等人由福转祸

考题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论证了相对论的思想。

考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两千多年前《老子》中的一句名言,其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考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人所迷,其日固久。A、一阴一阳之谓道B、中庸之为德也C、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D、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考题 材料一,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蒋介石为什么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其目的是什么?

考题 材料一: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和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材料二: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 材料三: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3)材料三中的“这一战役”指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考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②一叶障日,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促使现代胜任力研究运动兴起的一个关键关键其原因素可以追溯到()。A、罗斯福政府B、肯尼迪政府C、怀特政府D、卡特帔政府

考题 “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与该对联相关历史人物的主张是()A、“制天命而用之”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知者不惑,仁者不忧”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考题 某位作家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墨翟的演员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不法古不循今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考题 单选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人所迷,其日固久。A 一阴一阳之谓道B 中庸之为德也C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D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司徒雷登为什么建议蒋介石下台?结果怎样?

考题 单选题促使现代胜任力研究运动兴起的一个关键关键其原因素可以追溯到()。A 罗斯福政府B 肯尼迪政府C 怀特政府D 卡特帔政府

考题 单选题“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与该对联相关历史人物的主张是()A “制天命而用之”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考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②一叶障日,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考题 单选题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的主角的命运应该是()。A 好人由福转到祸B 穷凶极恶的人从福落到祸C 中等人由福转祸

考题 单选题教师在讲解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一课有如下一段话:“《逍遥游》选自《庄子》,《庄子》是先秦说理文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其中……等都是阐发作者……思想观点的名句。”之后教师又列举了其他出自先秦说理文的语句。下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A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B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考题 判断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