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计算题:假设税法规定的某所得征税的起征点为2000元,该所得适用税率为20%,若徐某2013年3月取得此项所得,金额为2500元,无其他税收优惠规定,计算徐某此项所得的应纳税额。


参考答案

更多 “计算题:假设税法规定的某所得征税的起征点为2000元,该所得适用税率为20%,若徐某2013年3月取得此项所得,金额为2500元,无其他税收优惠规定,计算徐某此项所得的应纳税额。” 相关考题
考题 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来自国外的所得不征税,只对其居民的国内所得征税,但在决定对其居民的国内所得征税所适用的税率时,有权将这笔免于征税的国外所得与国内所得汇总一并加以综合考虑。这种做法称为( )。A.全额免税法B.累进免税法C.全额抵免法D.限额抵免法

考题 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是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甩1600元后的余额征税。该1600元即为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

考题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是指属于企业的应税所得,但按照税法规定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王某取得稿酬20000元,讲课费4000元,已知稿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为( )元。A.2688B.2880C.3840D.4800

考题 居住国在对其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国内的所得征税时,不考虑该居民已被本国免于征税的境外所得额,仅按国内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计征税的方法是( )A. 抵免法B. 全额免税法C. 扣除法D. 累进免税法

考题 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来自国外的所得不征税,只对其居民的国内所得征税,但在决定对其居民的国内所得征税所适用的税率时,有权将这笔免于征税的国外所得与国内所得汇总一并加以综合考虑。这种做法称为累进免税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对于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部分征税,境外所得部分不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征税范围。( )

考题 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来自国外的所得不征税,只对其居民的国内所得征税,但在决定对其居民的国内所得征税所适用的税率时,有权将这笔免予征税的国外所得与国内所得汇总一并加以综合考虑。这种做法称为( )。A.全额免税法B.累进免税法C.全额抵免法D.税收饶让法

考题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此处的2000元就是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关于起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后仅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B.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C.设置起征点旨在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照顾D.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起征点

考题 关于起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设置起征点旨在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照顾 B: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后仅就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C: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D:个人所得税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起征点

考题 对于个人所得税的非居民纳税人,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部分征税,境外所得部分不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征税范围。()

考题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预提所得税的适用税率为20%,减按10%征收。

考题 计算题:假设税法规定的某所得征税的免征额为1000元,该所得适用税率为20%,若王某2013年3月取得此项所得,金额为1300元,无其他税收优惠规定,计算王某此项所得的应纳税额。

考题 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所得,应属于()征税范围。A、偶然所得B、财产转让所得C、工薪所得D、财产租赁所得

考题 计算题:李某2013年2月取得收入5800元,若规定的免征额为20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具体为:应纳税所得额2000元以下的,适用税率为5%;应纳税所得额2000─5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0%;应纳税所得额5000─1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5%。计算李某此项收入的应纳税额。

考题 下列关于起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设置起征点旨在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照顾B、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C、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D、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税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起征点

考题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对一次收入畸高的劳务报酬所得实行加成征税,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0000元的部分,其适用的税率为()。A、20%B、30%C、40%D、50%

考题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税,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部分加征十成,对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其适用的税率为()。A、20%B、30%C、40%D、50%

考题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参加有奖储蓄取得的各种形式的中奖所得,应()。A、免予征税B、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税C、按偶然所得项目征税D、适用20%税率,不减除任何费用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起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 设置起征点旨在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照顾B 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C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D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税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起征点

考题 单选题关于起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A 设置起征点旨在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照顾B 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后仅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C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D 个人所得税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得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起征点

考题 单选题关于起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设置起征点旨在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照顾B 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后仅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C 起征点是指说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D 个人所得税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得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起征点

考题 单选题关于免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B 免征额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C 免征额的设置主要是纳税人的纳税能力D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5000元即为免征额

考题 问答题计算题:假设税法规定的某所得征税的免征额为1000元,该所得适用税率为20%,若王某2013年3月取得此项所得,金额为1300元,无其他税收优惠规定,计算王某此项所得的应纳税额。

考题 问答题计算题:假设税法规定的某所得征税的起征点为2000元,该所得适用税率为20%,若徐某2013年3月取得此项所得,金额为2500元,无其他税收优惠规定,计算徐某此项所得的应纳税额。

考题 多选题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参加有奖储蓄取得的各种形式的中奖所得,应()。A免予征税B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税C按偶然所得项目征税D适用20%税率,不减除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