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民用建筑五层砌体承重结构,底层承重墙240厚墙体传至基础±0.000处的荷载效应Fk=200kN/m,持力土层土工实验的实验成果如表1所示。
表1 持力土层土工实验的实验成果

地质土层剖面及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如图3所示。比较适宜的基础方案为(  )。

A.刚性条形基础
B.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
C.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
D.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浅基础设计,基础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变形等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形式力求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更多 “某民用建筑五层砌体承重结构,底层承重墙240厚墙体传至基础±0.000处的荷载效应Fk=200kN/m,持力土层土工实验的实验成果如表1所示。 表1 持力土层土工实验的实验成果 地质土层剖面及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如图3所示。比较适宜的基础方案为(  )。 A.刚性条形基础 B.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 C.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 D.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四层砌体结构房屋,平面尺寸如图4-11所示,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楼盖。外墙厚度370mm,承重内墙厚度240mm,隔断墙厚度120mm,底层墙高为3.8m (墙底算至基础 顶面),隔断墙高2. 9m,承重墙采用M5混合砂浆、隔断墙采用M2.5水泥砂浆砌筑。 试问,底层三开间处外纵墙的高厚比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0 (B) 12 (C) 16 (D) 24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设置如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采用C25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4 14,箍筋采用HPB300级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10kN/m,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传至该墙顶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2012年真题]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4.如果图中所示墙体不设置构造柱,假定,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1.6。试问,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850 B、820 C、730 D、700

考题 某四层砌体结构房屋,平面尺寸如图4-11所示,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楼盖。外墙厚度370mm,承重内墙厚度240mm,隔断墙厚度120mm,底层墙高为3.8m (墙底算至基础 顶面),隔断墙高2. 9m,承重墙采用M5混合砂浆、隔断墙采用M2.5水泥砂浆砌筑。 试问,底层承重内横墙考虑门窗洞口影响修正后的允许高厚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6 (B) 19 (C) 24 (D) 29

考题 某砌体结构住宅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挑梁,如题1图所示,墙内设240mm×240m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挑梁根部截面尺寸b×hb=240mm×500mm,墙厚均为240mm。挑梁端部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Fk=16.5kN,均布恒荷载标准值(含梁自重)g1k=15.0kN/m,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1k=6.8kN/m。试问,楼层挑梁的倾覆力矩设计值Mmax(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计算。 A. 95 B. 90 C. 85 D. 80

考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承重墙段A,如图所示,两端均设构造柱,墙厚240mm,长度 4000mm,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 A..331 B..356 C..456 D..528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6.假定Fk、Mk、b和x值同题(5),并已计算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160.36kPa。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压缩模量Es1=6MPa,淤泥质土层②的压缩模量Es2=2MPa,则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最接近于(  )kPa。 A. 63.20 B. 64.49 C. 68.07 D. 69.47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设置如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采用C25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414,箍筋采用HPB300级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10kN/m,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传至该墙顶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2012年真题]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1.试问该墙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时,其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29 B、0.26 C、0.23 D、0.20

考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1.确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最接近于(  )m。 A. 3.70 B. 3.90 C. 4.12 D. 5.20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设置如图2-11所示。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采用C25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414,箍筋采HPB300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10kN/m,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传至该墙顶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如果图2-11中所示墙体不设置构造柱,假定,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 = 1.6。试问,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850 (B) 820 (C) 730 (D) 700

考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 1.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荷载Fk=250kN/m,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试问,按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基础宽度b最小值(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1 B、1.8 C、1.6 D、1.3

考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4.确定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MPa)与(  )项接近。 A. 5.3 B. 5.5 C. 5.7 D. 5.9

考题 砖混结构荷载传递途径为( )。A:屋盖楼板→承重墙体→砖基础→地基 B:屋盖楼板→隔断墙→地基→基础 C:墙→楼板→基础→地基 D:楼盖板→承重墙→地基→基础

考题 有关厚度≤240mm的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Ⅰ.由于非承重墙的重要性降低,允许高厚比提高;Ⅱ.由于非承重墙的荷载作用方式有利,允许高厚比提高;Ⅲ.墙体厚度越小,允许高厚比提高越多;Ⅳ,墙体厚度越大,允许高厚比提高越多A.Ⅰ、Ⅲ B.Ⅱ、Ⅲ C.Ⅰ、Ⅳ D.Ⅱ、Ⅳ

考题 某砌体承重办公楼基础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b=1.1m,采用C15混凝土 (ft=7.5MPa),底层承重墙厚240mm,作用在±0.000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竖向轴心荷载Fk=190kN/m。地基情况如图所示。试计算控制截面弯矩M,其值为 ( )kN·m。 A21.0 B37.1 C17.1 D47.1

考题 某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采用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2.0m,地基剖面如图9-5所示,场地土层勘察资料如表9-10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450kN,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抗震承载力是( )kPa。 A, 240 B. 295 C. 316 D. 425

考题 某民用建筑五层砌体承重结构,底层承重墙240厚墙体传至基础±0.000处的荷载效应Fk=200kN/m,持力土层土工实验的实验成果如表2所示。地质土层剖面及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如图4所示。基础埋置深度可以选择为(  )m。 表2 持力土层土工实验的实验成果 A.0.5 B.0.8 C.1.5 D.1.6

考题 某构筑物其基础底面尺寸为3mX4m,埋深为3m,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构筑物传至基础顶面的偏心荷载Fk=1200kN,距基底中心1.2m,水平荷载Hk=200kN,作用位置如图所示。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pkmax,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65kPa (B) 341kPa (C) 415kPa (D) 454kPa

考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1-23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40kN/m,力矩M=0;黏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L=0.75;淤泥质黏土层的地基承载特征值。试问,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底面的宽度b (m) 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A) 1.5 (B) 2.0 (C) 2.6 (D) 3.2

考题 如图所示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2.5m,埋深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轴向荷载为Fk=1650kN。 基础底面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kPa。A. 252.0 B. 238.0 C. 228.4 D. 222.0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的布置如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GZ截面为240mmx240mm;采用C20级混凝土,纵向钢筋为4根直径12mm的HRB335级钢筋,箍筋为HPB235级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00kN/m、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 提示:①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作答。 ②计算中不另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假设图所示墙体中不设置构造柱,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仍取ζN=1.5,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30(B)570(C)420(D)360

考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5-6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60kN/m,力矩M=10kN·m/m,基础底面宽度b=1.8m,墙厚240mm。试问,验算墙边缘截面处基础的受剪承载力时,单位长度剪力设计值(kN)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A.85 B.115 C.165 D.185

考题 如图所示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2.5m,埋深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轴向荷载为Fk=1650kN。 假设p0>fa,计算基础底面下6m内主要压缩土层的最终沉降量时,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的取值为何值?(  ) A. 1.3 B. 1.2 C. 1.1 D. 1.0

考题 某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以强风化粉砂质泥岩为持力层,底层墙体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12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顶面处的轴心竖向力Nk=390kN/m,由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 试问,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该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 B.30 C.40 D.50

考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1-23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60kN/m,力矩M=101kN.m/m,基础底面宽度b=1.8m,墙厚240mm。试问,验算墙边缘截面处基础的受剪承载力时,单位长度剪力设计值(kN)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A) 85 (B) 115 (C) 165 (D) 185

考题 如图所示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2.5m,埋深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轴向荷载为Fk=1650kN。 用简化方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为(  )m。 A. 4.5 B. 5 C. 5.5 D. 7.5

考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5-6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40kN/m,力矩M=0;黏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5kPa,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L=0.75;淤泥质黏土层的地基承载特征值fak=60kPa。试问,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底面的宽度b(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A.1.5 B.2.0 C.2.6 D.3.2

考题 单选题板式楼梯的荷载传递过程是()。A 荷载→楼梯段→平台梁→承重墙体B 荷载→楼梯段→楼梯斜梁→平台梁→承重墙体C 荷载→平台梁→楼梯段→承重墙体D 荷载→楼梯段→平台梁→楼梯斜梁→承重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