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程某担任河南石油勘探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进口聚丙烯招投标项目中,多次为杨某开办的某公司谋取利益,并收受杨某所送的招商银行一卡通银行卡一张,存有678,000元。程某拿到银行卡后修改了密码,但一直未实际从卡中支取存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程某修改了密码,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应视为收受钱款的行为已经实施终了,构成受贿罪的既遂
B.程某并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C.程某并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其行为构成受贿罪,但是属于未遂状态
D.程某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不能证明其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程某担任河南石油勘探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进口聚丙烯招投标项目中,多次为杨某开办的某公司谋取利益,并收受杨某所送的招商银行一卡通银行卡一张,存有678,000元。程某拿到银行卡后修改了密码,但一直未实际从卡中支取存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程某修改了密码,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应视为收受钱款的行为已经实施终了,构成受贿罪的既遂 B.程某并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C.程某并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其行为构成受贿罪,但是属于未遂状态 D.程某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不能证明其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相关考题
考题 案情张某——某国企副总经理石某——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某——张某的朋友姜某——石某公司出纳石某请张某帮助融资,允诺事成后给张某好处,被张某拒绝。石某请出杨某帮忙说服张某,允诺事成后各给张某、杨某400万股的股份。后经杨某多次撮合,2006年3月6日,张某指令下属分公司将5,000万元打入石某公司账户,用于股权收购项目。2006年5月10日,杨某因石某允诺的400万股未兑现,遂将石某诉至法院,并提交了张某出具的书面证明作为重要证据,证明石某曾有给杨某股份的允诺。石某因此对张某大为不满,即向某区检察院揭发了张某收受贿赂的行为。检察院立案侦查,查得证据及事实如下:——石某称:2006年3月14日,在张某办公室将15万元现金交给张某。同年4月17日,在杨某催促下,让姜某与杨某一起给张某送去40万元。因担心杨某私吞,特别告诉姜某一定与杨某同到张某处(石某讲述了张某办公室桌椅、沙发等摆放的具体位置)。——姜某称:取出40万元后与杨某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但杨某称堵车迟到很久。自己因有重要事情需要处理,就将钱交杨某送与张某。——杨某称:确曾介绍张某与石某认识,并积极撮合张某为石某融资。与姜某见面时因堵车迟到,姜某将钱交给他后匆匆离开。他随后在自己车上将钱交给张某,张某拿出10万元给他,说是辛苦费(案发后,杨某将10万元交检察院)。——张某称:帮助石某公司融资,是受杨某所托(检察院共对张某讯问六次,每次都否认收受过任何贿赂)。据石某公司日记帐、记帐凭证、银行对帐单等记载,2006年3月6日张某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将5,000万元打入石某公司账户。同年3月14日和4月17日,分别有15万元和40万元现金被提出。问题依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和刑事证明理论,运用本案现有证据,分析能否认定张某构成受贿罪,请说明理由。答题要求①能够根据法律、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及对刑事证明理论的理解,运用本案证据作出能否认定犯罪的判断,指出法院依法应当作出何种判决。②观点明确,分析有据,逻辑清晰,文字通畅。

考题 某村支部书记杨某,在征地补偿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现金,伙同他人套取巨额公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应当追究杨某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依据《党章》,对杨某的违纪违法行为,应当给予( )处分。A、警告B、严重警告C、留党察看D、开除党籍

考题 某省纪委原副书记杨某利用监督执纪权力,对所查办的某案件给予关照,并收受请托人人民币90万元。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杨某违反了政治纪律B.杨某构成受贿罪C.纪检监察干部不应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D.对杨某违应进行刑事责任追究

考题 某县副县长杨某,在招投标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巨额贿赂。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应当追究杨某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依据党章,对杨某的违纪违法行为,应当给予()处分。A.警告B.严重警告C.留党察看D.开除党籍

考题 甲某委托乙某购书,并将存有1.3万元人民币的银联卡交给乙某用于买书。乙某在途中取出该卡中的3000元用于购买毒品,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审讯中,乙某供述银行卡中余下的1万元仍打算用于购买毒品。县法院对乙某判处有期徒刑15年。对于查获的3000元和存折内的余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将银行卡内余款返还乙某B.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和准备用于购买毒品的银行卡内余款C.将乙某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和银行卡内余款返还甲某D.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将银行卡内余款返还甲某

考题 程某担任河南石油勘探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进口聚丙烯招投标项目中,多次为杨某开办的某公司谋取利益,并收受杨某所送的招商银行一卡通银行卡一张,存有678000元。程某拿到银行卡后修改了密码,但一直未实际从卡中支取存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程某修改了密码,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应视为收受钱款的行为已经实施终了,构成受贿罪的既遂B.程某并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其行为不构成犯罪C.程某并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其行为构成受贿罪,但是属于未遂状态D.程某未实际支取卡中的存款,不能证明其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考题 党员邓某在任某市市政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某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该局市政枢纽工程、市政综合楼等工程的建材供应及相关业务中谋取利益。邓某在办公室收受该公司总经理所送的公司股金人民币20万元。对邓某的行为该如何认定( )。A.邓某利用业余时间为该公司出谋划策,收受报酬,属于兼职取酬B.邓某为该公司谋取利益,收受20万元,构成受贿错误C.邓某为该公司谋取利益,属于合法取得酬劳D.该公司送给邓某20万元,完全是出于对邓某帮助公司发展的感谢,邓某的行为不构成违纪

考题 熊某与杨某结婚后,杨某与前夫所生之子小强由二人一直抚养,熊某死亡,未立遗嘱。熊某去世前杨某孕有一对龙凤胎,于熊某死后生产,产出时男婴为死体,女婴为活体但旋即死亡。关于对熊某遗产的继承,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杨某、小强均是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 B、女婴死亡后,应当发生法定的代位继承 C、为男婴保留的遗产份额由杨某、小强继承 D、为女婴保留的遗产份额由杨某继承

考题 程某为某国有企业的副经理,在与另一公司进行合作活动时,该公司给予程某存有88888美元的招商银行的银行卡一张,同时还有一张写有银行卡密码和数额的字条。后程某变更了该银行卡的密码,并将该银行卡存放于保密柜中,案发后被起获。关于程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受贿罪,且既遂 B.受贿罪,但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贪污罪

考题 熊某与杨某结婚后,杨某与前夫所生之子小强由二人一直抚养,熊某死亡,未立遗嘱。熊某去世前杨某孕有一对龙凤胎,于熊某死后生产,产出时男婴为死体,女婴为活体但旋即死亡。关于对熊某遗产的继承,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杨某、小强均是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 B.女婴死亡后,应当发生法定的代位继承 C.为男婴保留的遗产份额由杨某、小强继承 D.为女婴保留的遗产份额由杨某继承 E.为女婴保留的遗产份额由杨某、小强继承

考题 程某系政府公务员,负责采购政府的各种用品。每次采购时,供货商都会给程某“折扣”、“回扣”或者“手续费”,程某没有将这些款项入账,并对单位隐瞒事实。程某的行为如何评价:() A.程某虽然收受了财物,但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不构成犯罪 B.程某虽然收受了财物,但是由于没有为供货商谋取非法利益,不构成犯罪 C.程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D.程某只要收受了财物,即使将这些财物记录并人单位账户,同样构成受贿罪

考题 杨某在广州市的公交车上扒窃,窃得一个钱包,内装80元钱和一张银联卡。杨某又很快到商场将银联卡中的520元钱消费掉500元。下列选项中对杨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 A.杨某不构成犯罪 B.杨某只构成盗窃罪 C.杨某只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杨某既构成盗窃罪,又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考题 (2010年)案情: 张某—— 某国企副总经理 石某——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某——张某的朋友 姜某——石某公司出纳 石某请张某帮助融资,允诺事成后给张某好处,被张某拒绝。石某请出杨某帮忙说服张 某,允诺事成后各给张某、杨某400万股的股份。后经杨某多次撮合,2006年3月6 日 , 张某指令下属分公司将5,000万元打人石某公司账户,用于股权收购项目。2006年5月10 日,杨某因石某允诺的400万股未兑现,遂将石某诉至法院.并提交了张某出具的书面证明 作为重要证据,证明石某曾有给杨某股份的允诺。石某因此对张某大为不满,即向某区检察 院揭发了张某收受贿赂的行为。检察院立案侦查,查得证据及事实如下: —— 石某称:2006年3月14日,在张某办公室将15万元现金交给张某,同年4月17日,在杨某催促下,让姜某与杨某一起给张某送去40万元。因担心杨某私吞,特别告诉姜 某一定与杨某同到张某处(石某讲述了张某办公室桌倚、沙发等摆放的具体位置)。 ——姜某称:取出40万元后与杨某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但杨某称堵车迟到很久。自己闪有重要事情需要处理,就将钱交杨某送与张某。 ——杨某称:确曾介绍张某与石某认识,并积极撮合张某为石某融资。与姜某见面时因堵车迟到,姜某将钱交给他匆匆离开,他随后在自己车上将钱交给张某,张某拿出10万 元给他,说是辛苦费(案发后.杨某将10万元交检察院)。 ——张某称:帮助石某公司融资.是受杨某所托(检察院共对张某讯问六次,毎次都否 认收受过任何贿赂)。 据石某公司日记账、记账凭证、银行对账单等记载,2006年3月6日张某公司的下属 分公司将5,000万元打人石某公司账户。同年3月14日和4 月17日 ,分别有]5万元和40 万元现金被提出。 问题:依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和刑事证明理论,运用本案现有证据,分析能否认定张某构成受贿罪,请说明理由。 答题要求: ①能够根据法律、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及对刑事证明理论的理解,运用本案证据作出能否 认定犯罪的判断,指出法院依法应当作出何种判决。 ②观点明确,分析有据,逻辑清晰,文字通畅。

考题 杨某因盗窃某单位仓库内存放的电机,被李某告发,司法机关将杨某抓获归案。 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3年。1998年11月6日杨某刑满释放,杨某一直伺机报复李某。2000年12月12日,杨某找到其在派出所工作的表兄江某,谎称准备和朋友上山去打猎,想借江某的枪用。民警江某即将自己的手枪借给杨某,并给了5发子弹。杨某拿到枪后,将子弹上膛,准备去杀害李某。在寻找李某的途中,杨某遇同学甲和乙。甲问杨某“急匆匆地去干啥?”杨某答道:“李某不是东西,害我坐3年牢,我找他算账去。”并 掏出手枪晃了一下。甲、乙即上前劝阻杨某,劝他不要干蠢事。杨某不听劝阻,执意前行。乙冲上去想夺下杨某的手枪,在拉扯争夺中,杨某不慎扣动扳机,将旁边的甲击中。 杨某见状,即与乙一起送甲到医院抢救,甲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杨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2)江某借枪给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 (3)对杨某如何处罚?

考题 党员邓某在任某市市政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某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该局市政枢纽工程、市政综合楼等工程的建材供应及相关业务中谋取利益。邓某在办公室收受该公司总经理所送的公司股金人民币20万元。对邓某的行为该如何认定?()A、邓某利用业余时间为该公司出谋划策,收受报酬,属于兼职取酬B、邓某为该公司谋取利益,收受20万元,构成受贿错误C、邓某为该公司谋取利益,属于合法取得酬劳D、该公司送给邓某20万元,完全是出于对邓某帮助公司发展的感谢,邓某的行为不构成违纪

考题 某日,大学生黄某报警称放在钱包内的一张建行卡没有了,到银行查询账单发现卡内的800元现金被人于3日前在ATM机上取走了。民警调取监控录像,发现是同宿舍的杨某某窃走了800元现金。经审讯,杨某某交待了在宿舍盗窃黄某银行卡,并取走了卡内的800元现金的犯罪事实。原来黄某在宿舍曾跟大家说自己银行卡的密码很好记,就是自己生日的年月日,杨某某很轻松地记住了黄某的银行卡密码。前几天,黄某的皮夹子就扔在了床上,杨某某随手窃走了黄某的银行卡。后杨某某在学校的ATM机上,用那几个数字一试,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800元现金。本案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黄某将皮夹子随意丢在床上,让杨某某轻易拿到里面的银行卡B、黄某将自己设的银行卡密码告诉别人,让密码失去了保密的作用C、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可黄某却毫无防范意识D、同学就像兄弟,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防备

考题 2001年7月3日,村民徐某向邻居杨某借了5,000元钱外出做生意。因两家平时关系挺好,杨某也一直未向徐某催要。到了2003年6月10日,杨某从回家探亲的儿子那里才得知有诉讼时效的规定,而徐某又因外出做生意未归,眼见时效将至,杨某决定到县法院起诉徐某。在去县法院的途中遇上了山洪暴发,村里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道路被冲毁。直到7月20日道路才修通,杨某才得以赶到法院起诉。关于对本案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杨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应当不予受理B、虽然杨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还是应当受理C、由于诉讼时效中断,杨某的起诉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D、由于诉讼时效中止,杨某的起诉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考题 小学生杨某在放学途中,在人行道上被电动车撞伤,对杨某所受伤害,应程丹赔偿责任的是()A、学校B、车主C、杨某的监护人D、车主和学校

考题 2007年8月,两被告人和张某(在逃)经预谋后到洛阳市某银行,将事先准备好的读卡器和微型摄像头分别装在该银行刷卡门和自动取款机上,将储户杨某卡上的卡号和密码窃取后复制了杨某的银行卡。事后,两被告人用复制的银行卡分别将杨某账号上30.5万余元中的29.6万余元通过转账方式转至三张事先已用假身份证办好的银行卡上,其余款项从柜台上以现金支取方式取走,随后三人分赃挥霍。2007年9月,两被告人伙同徐某(在逃)窜至山东省日照市,用上述方法通过转账和现金支取方式取走蔡某账上6.1万余元。本案中,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犯罪?理由为何?

考题 张某为是一名警察,依法配有公务用枪。张某借用了杨某的3万元现金。杨某多次讨债,张某无力偿还,杨某让张某将公务用枪(无子弹)用作借债质押物交给杨某,约定张某还款时,杨某将枪支归还张某。3个月后张某仍然未能归还借款,期间杨某曾用此枪支抢劫某银行储蓄所现金20余万元。如何认定张某的行为?

考题 程某系政府公务员,负责采购政府的各种用品。每次采购时,供货商都会给程某"折扣"、"回扣"或者"手续费",程某没有将这些款项入账,并对单位隐瞒事实。程某的行为如何评价:()A、程某虽然收受了财物,但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不构成犯罪B、程某虽然收受了财物,但是由于没有为供货商谋取非法利益,不构成犯罪C、程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D、程某只要收受了财物,即使将这些财物记录并入单位账户,同样构成受贿罪

考题 徐某在中国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取钱时,发现上一位客户把银行卡忘在了机器里没有取走,于是徐某立即修改了这张银行卡的密码,随后提取了10万元现金。请问徐某的行为构成:()A、诈骗罪B、信用卡诈骗罪C、侵占罪D、盗窃罪

考题 多选题程某,男,50岁,某市居民。在解放南方某沿海城市的战役中,程某将明知是畏战躲避的某部士兵杨某收藏起来,并对外人称是前来避难的亲属。当杨某后被同部队的战士发觉后,程某继续以其患病为由替杨某庇护。程某的行为不构成:( )A窝藏罪B包庇罪C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D妨碍公务罪

考题 单选题熊某与杨某结婚后,杨某与前夫所生之子小强由二人一直抚养,后熊某死亡,未立遗嘱。熊某去世前杨某孕有一对龙凤胎,于熊某死后生产,产出时男婴为死体,女婴为活体但旋即死亡。关于对熊某遗产的继承,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杨某、小强均是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B 女婴死亡后,应当发生法定的代位继承C 为男婴保留的遗产份额由杨某、小强继承D 为女婴保留的遗产份额由杨某继承

考题 单选题2001年7月3日,村民徐某向邻居杨某借了5,000元钱外出做生意。因两家平时关系挺好,杨某也一直未向徐某催要。到了2003年6月10日,杨某从回家探亲的儿子那里才得知有诉讼时效的规定,而徐某又因外出做生意未归,眼见时效将至,杨某决定到县法院起诉徐某。在去县法院的途中遇上了山洪暴发,村里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道路被冲毁。直到7月20日道路才修通,杨某才得以赶到法院起诉。关于对本案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 杨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应当不予受理B 虽然杨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还是应当受理C 由于诉讼时效中断,杨某的起诉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D 由于诉讼时效中止,杨某的起诉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考题 问答题杨某原系某厂职工,经厂方安排借调到某公司工作,并由某公司向杨某支付劳务费。99年2月,杨某在某公司工作时意外受伤。由于其劳动关系在某工厂,故杨某向所在的工厂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要求按伤残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但该工厂认为,杨某是在某公司受的伤,应该由某公司承担工伤保险的责任,请问某厂的看法是否正确?

考题 单选题程某担任中力集团商贸部业务经理(工人身份)期间,接受友达公司经理李某奉送的5万元辛苦费,在与友达公司签订合同过程中为对方提供帮助并给予额外优惠。后程某被人举报,如实供述了上述情况。关于程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 程某成立受贿罪B 程某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C 程某成立滥用职权罪D 程某成立滞用职权罪和受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