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中国沈阳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法国某贸易公司,以FOB(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条件出 售一批服装,信用证付款。广州公司将货物装上“玛 丽”号轮船,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中(承运人签发的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当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货物运至马赛,法国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广州公司提出索赔。有关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对于集装箱被火焚毁造成的服装受损,沈阳公司应承担合同不符的责任

B.对本案货物损失,法国公司可向沈阳公司索赔

C.承运人应对本案货物损失负责

D.法国公司没有理由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货款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贸易支付____与风险的关系。A错,火灾是运输途中遇到的风险,不属于卖方的责任。B涉及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和卖方的交货义务,本案卖方完成交货义务,FOB术语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后转移,所以买方无权向卖方索赔,B 错。C涉及承运人的责任和免责,火灾属于承运人的免责事项,C错。D对,货物受损不是拒付的理由。
更多 “中国沈阳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法国某贸易公司,以FOB(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条件出 售一批服装,信用证付款。广州公司将货物装上“玛 丽”号轮船,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中(承运人签发的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当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货物运至马赛,法国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广州公司提出索赔。有关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对于集装箱被火焚毁造成的服装受损,沈阳公司应承担合同不符的责任 B.对本案货物损失,法国公司可向沈阳公司索赔 C.承运人应对本案货物损失负责 D.法国公司没有理由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货款” 相关考题
考题 中国广州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法国某贸易公司,欲向其出售一批服装,价格条件为FOB黄埔(适用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信用证付款。广州公司将货物装上“玛丽娜塔”号轮船,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中(承运人签发的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当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货物运至马赛,法国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广州公司提出索赔。有关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对于集装箱被火焚毁造成的服装受损,广州公司应承担合同不符的责任B.对本案货物损失,法国公司无权向广州公司索赔C.承运人应对本案货物损失负责D.法国公司有理由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货款

考题 2015年2月10日,中国某粮食出口公司电告日本某商贸公司,欲以CIF条件向日本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50万美元,用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2月16日收到日本商贸公司复电,同意购买,但要求降低到48万美元,中国出口公司于2月19日电告对方同意其要求,日本商贸公司2月20日收到次电报,随后,出口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3月10日承运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3月15日货物运至东京港,但日本商贸公司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国出口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上海某法院。请回答:(1)双方的合同争议是否可以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解决?(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合同于何时成立?为什么?(3)该批粮食的运输保险应由哪一方当事人办理?保险费由哪一方负担?(4)根据CIF交货条件,货物的风险在何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5)货物在海上受到损毁,日本商贸公司能否要求中国出口公司给予赔偿?(6)谁是信用证的受益人?

考题 2010年5月1日,中国上海甲公司电告新西兰乙公司,欲向其出售一批服装,采用FOB上海,总价69万新西兰元,信用证付款。5月8日,乙公司回电,同意购买,但要求其降价至58万新西兰元,甲公司于5月10日电告其同意此要求。乙公司于5月11日收到。5月16日,上海公司将货物装上“维多利亚”号货轮,并取得有关单据,整批货物分装在3个集装箱内。5月26日当该轮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毁,其余两个完好。6月16日,货抵新西兰。乙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甲公司提出索赔。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根据《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本合同于5月10日成立B.该批货物的保险和运输由乙公司负责C.本案货物损失,乙公司无权向甲公司索赔D.乙公司有权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

考题 2004年8月2日,中国一进出口公司大华公司电告日本一商贸公司东山株式会社,欲以CIF条件向日方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l00万美元,东山株式会社于8月4日回电答应中方提出的要求。随后,大华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的远洋运输公司承运。由于船员的疏忽,8月10日船上发生火灾,大华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为火焚毁。在本案中,货物风险在哪一时刻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A.大华公司将货物交付远洋公司时B.在上海港自货物越过船舷时C.在横滨港自货物越过船舷时D.在大华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码头时起

考题 中国A公司以CIF价(Incoterms2010)向法国B公司出口一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并规定以信用证方式支付,运输适用《海牙规则》。中国A公司取得信用证后装船并取得提单。A公司获得信用证付款后,第二天,中国A公司接到法国公司来电,称装货的海轮在海上由于自然原因意外失火,该批货物全部烧毁,要求中国公司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否则要求中国公司退还全部货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是:A.法国公司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B.法国公司应向承运人提出索赔 C.中国公司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D.中国公司应向法国公司提出索赔

考题 ★ 中国广州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法国某贸易公司,欲向其出售一批服装,价格条件为FOB黄埔(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信用证付款。广州公司将货物装上“玛丽娜塔”号轮船,整批S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中(承运人签发的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当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货物运至马赛,法国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广州公司提出索赔。有关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A.对于集装箱被火焚毁造成的服装受损,广州公司应承担合同不符的责任 B.对本案货物损失,法国公司无权向广州公司索赔 C.承运人应对本案货物损失负责 D.法国公司没有理由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货款

考题 2000年2月1 0日,中国A公司电告美国B公司,以CIF条件向B公司出口成衣,总价为50万美元,以信用证支付货款。 2月1 6日收到B公司同意购买的回电,但要求降价至48万美元。 A公司于2月1 9日电告对方同意其要求,B公司2月20日收到此电报。 A公司将货物运至大连港,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交由远洋运输公司承运。 3月10日承运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A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烧毁。 3月1 5日货物运抵波士顿,但B公司拒绝接受货物,并向A公司提出索赔。 【问题】 1.该合同争议是否可以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什么? 2.该合同何时成立?为什么? 3.货物被烧受损,B公司能否要求A公司给予赔偿?为什么? 4.开证行可否依据货物损坏的事实及买方的要求,对信用证的受益人拒付? 5.国际货款的收付方式包括哪些?

考题 进出口公司委托外运公司办理一批服装的进口运输,从釜山运至青岛。外运公司租用某远洋运输公司的船舶承运,但以其自己的名义签发提单。货物运抵目的港后,发现部分服装已湿损。进出口公司立即向外运公司提出索赔,但是该外运公司认为自己仅是货运代理,并不承担因承运人责任造成的货物损失赔偿责任,你认为该外运公司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考题 2006年3月10日,欧盟B公司与中国A粮油公司签订了从中国进口10000吨大豆的合同,价格条件为FOB(天津新港),每吨单价为450美元。2006年7月26日,该批货物在天津新港装船完毕,由C公司所属的“奥巴马”号货船将货物从天津新港运至阿姆斯特丹港。货物已投保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A条款(相当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货物运输一切险)。“奥巴马”号按时到达阿姆斯特丹港。由于码头工人罢工,船上大豆不能卸货达1个月之久,致使船上所载大豆变质。收货人向D保险公司提出索赔。D保险公司拒赔。如果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收货人是否可以向承运人索赔?为什么?

考题 2003年5月1日,中国上海甲公司电告新西兰乙公司,欲向其出售一批服装,采用FOB上海,总价69万新西兰元,信用证付款。5月8日,乙公司回电,同意购买,但要求其降价至58万新西兰元,甲公司于5月10日电告其同意此要求。乙公司于5月11日收到。5月16日,上海公司将货物装上“维多利亚”号货轮,并取得有关单据,整批货物分装在3个集装箱内。5月26日。当该轮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毁。其余两个完好。6月16日,货抵新西兰。乙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受货物,并向甲公司提出索赔。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本合同于5月10日成立B、该批货物的保险和运输由乙公司负责C、本案货物损失,乙公司无权向甲公司索赔D、乙公司有权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

考题 问答题2007年4月5日,中国嘉禾进出叫电告美国某商贸易公司,欲以FOB条件向美国出口一批瓷器,总价款为100万美元,用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4月11日收到美国商贸公司复电,同意购买,但要求降价至90万美元。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于4月15日电告对方同意其要求,美国商贸公司4月17日收到此电报。随后,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4月5日承运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5月11日货物运至纽约港,但美国公司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国出口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中国法院。中国出口公司是否应办理该批瓷器的运输保险?

考题 问答题沈阳A出口公司拟向日本大阪某进口商出口货物一批.A公司可在其仓库将货物装入集装箱后交付至承运人,承运人用卡车将集装箱经高速公路运至大连,然后在大连港装上集装箱班轮运往日本大阪。A公司提出按CIP大阪(INCOTERMS®2010)成交,但日商要求按CIF大阪成交。试从A公司角度分析按CIF大阪条件与按CIP大阪条件成交有何不同?

考题 多选题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0吨塑胶的合同。合同选用了《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 承运人的E轮按时抵达乙国装货,B公司提供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在E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因遭雷击船舶发生了火灾。后大火虽被扑灭,但大部分塑胶已经熔化。B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物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哪些?A本案中应当承担塑胶损失的只有进口方A公司B本案中货物风险自B公司货交承运人时转移C本案中由于各当事方均无过失,因此塑胶的意外损失应当根据公平原则由各方分摊D本案货物的损失应当首先由B公司承担,再由其向保险公司索赔

考题 问答题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承运人的E轮按归抵达乙国装货,B公司提供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在E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因遭雷击船舶发生了火灾,后大火虽被扑灭,但大部分白糖已经熔化。B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物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本案中的货物损失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2007年4月5日,中国嘉禾进出叫电告美国某商贸易公司,欲以FOB条件向美国出口一批瓷器,总价款为100万美元,用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4月11日收到美国商贸公司复电,同意购买,但要求降价至90万美元。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于4月15日电告对方同意其要求,美国商贸公司4月17日收到此电报。随后,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4月5日承运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5月11日货物运至纽约港,但美国公司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国出口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中国法院。双方的合同争议是否可以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考题 问答题2007年4月5日,中国嘉禾进出叫电告美国某商贸易公司,欲以FOB条件向美国出口一批瓷器,总价款为100万美元,用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4月11日收到美国商贸公司复电,同意购买,但要求降价至90万美元。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于4月15日电告对方同意其要求,美国商贸公司4月17日收到此电报。随后,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4月5日承运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5月11日货物运至纽约港,但美国公司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国出口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中国法院。根据FOB交货条件,货物的风险在何时由卖方移转至买方?

考题 单选题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于2012年8月以CIF条件签订了购买2万公吨硅酸盐的合同,卖方投保了平安险,由莫莱尔航运公司的"埃及法老"号将该批货物从法国的伊夫堡运至中国广州。提单约定适用《海牙规则》。"埃及法老"号在途中遇雨,因承运人的船员未及时将货舱舱盖盖严,使部分货物湿损。下列关于货物责任的选项哪个是不正确的?()A 承运人应赔偿货物湿损的损失B 收货人甲公司可以向保险人索赔该损失,因为该货物投保了平安险C 此项货损的风险已经由乙公司转移至甲公司承担D 该货损保险人没有赔偿责任

考题 问答题2000年2月10日,中国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日本某商贸公司,欲以CIF(神户)条件向日方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50万美元,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付款.中方于2月16日收到日方同意购买的复电,但要求价格降低到48万美元。中方于2月19日电告日方,同意其要求。日方于2月20日收到该电报。3月9日,中方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3月10日,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完好无损。3月13日,货物运至神户港,但日方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方提出索赔。因无法达成和解,双方诉至上海某法院。请回答: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该合同于何时成立?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2000年2月10日,中国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日本某商贸公司,欲以CIF(神户)条件向日方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50万美元,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付款.中方于2月16日收到日方同意购买的复电,但要求价格降低到48万美元。中方于2月19日电告日方,同意其要求。日方于2月20日收到该电报。3月9日,中方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3月10日,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完好无损。3月13日,货物运至神户港,但日方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方提出索赔。因无法达成和解,双方诉至上海某法院。请回答:货物在海上受到损毁,日方应向哪方当事人索赔?

考题 问答题2000年2月10日,中国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日本某商贸公司,欲以CIF(神户)条件向日方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50万美元,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付款.中方于2月16日收到日方同意购买的复电,但要求价格降低到48万美元。中方于2月19日电告日方,同意其要求。日方于2月20日收到该电报。3月9日,中方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3月10日,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完好无损。3月13日,货物运至神户港,但日方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方提出索赔。因无法达成和解,双方诉至上海某法院。请回答:根据CIF交货条件,货物的风险在何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考题 问答题2007年4月5日,中国嘉禾进出叫电告美国某商贸易公司,欲以FOB条件向美国出口一批瓷器,总价款为100万美元,用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4月11日收到美国商贸公司复电,同意购买,但要求降价至90万美元。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于4月15日电告对方同意其要求,美国商贸公司4月17日收到此电报。随后,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4月5日承运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中国嘉禾进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5月11日货物运至纽约港,但美国公司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国出口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中国法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合同于何时成立?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6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承运人的“希望”号轮按时抵达乙国装货,H公司提供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在“希望”号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同遇台风使部分白糖受损。B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物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巾的承运人是否应对该批白糖的损失进行赔偿?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6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承运人的“希望”号轮按时抵达乙国装货,H公司提供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在“希望”号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同遇台风使部分白糖受损。B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物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的保险公司是否应对该批白糖的损失进行赔偿?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6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承运人的“希望”号轮按时抵达乙国装货,H公司提供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在“希望”号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同遇台风使部分白糖受损。B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物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白糖损失的风险在哪一方当事人?

考题 单选题中国沈阳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法国某贸易公司,以FOB(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条件出售一批服装,信用证付款。广州公司将货物装上"玛丽"号轮船,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中(承运人签发的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当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货物运至马赛,法国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广州公司提出索赔。有关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 对于集装箱被火焚毁造成的服装受损,沈阳公司应承担合同不符的责任B 对本案货物损失,法国公司可向沈阳公司索赔C 承运人应对本案货物损失负责D 法国公司没有理由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货款

考题 问答题2000年2月10日,中国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日本某商贸公司,欲以CIF(神户)条件向日方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50万美元,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付款.中方于2月16日收到日方同意购买的复电,但要求价格降低到48万美元。中方于2月19日电告日方,同意其要求。日方于2月20日收到该电报。3月9日,中方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3月10日,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完好无损。3月13日,货物运至神户港,但日方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方提出索赔。因无法达成和解,双方诉至上海某法院。请回答:设该合同中CIF的解释适用INCOTERMS2000,该批丝绸在海运过程中的保险应由哪一方当事人办理?应投保哪些险别?

考题 多选题2003年5月1日,中国上海甲公司电告新西兰乙公司,欲向其出售一批服装,采用FOB上海,总价69万新西兰元,信用证付款。5月8日,乙公司回电,同意购买,但要求其降价至58万新西兰元,甲公司于5月10日电告其同意此要求。乙公司于5月11日收到。5月16日,上海公司将货物装上“维多利亚”号货轮,并取得有关单据,整批货物分装在3个集装箱内。5月26日。当该轮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毁。其余两个完好。6月16日,货抵新西兰。乙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受货物,并向甲公司提出索赔。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本合同于5月10日成立B该批货物的保险和运输由乙公司负责C本案货物损失,乙公司无权向甲公司索赔D乙公司有权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