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为了考察不同刺激呈现方式下被试的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某研究者选取三个年龄段的被试各5名进行实验,该研究设计属于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嵌套设计
D.析因设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题意描述,该设计类型属于随机区组设计。
更多 “为了考察不同刺激呈现方式下被试的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某研究者选取三个年龄段的被试各5名进行实验,该研究设计属于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嵌套设计 D.析因设计 ” 相关考题
考题 相对于被试间实验设计,被试内实验设计的缺点是() A.需要更多的被试B.研究效率较低C.容易引起顺序效应D.容易混淆被试差异与实验条件

考题 给被试呈现多个刺激,只要求他对其中某个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它刺激不作反应,该反应时属于()。 A.A反应时B.B反应时C.C反应时D.D反应时

考题 在一项反应时的启动实验中,对于某个项目来说,启动刺激呈现200ms后消失,随后为100ms空白间隔,之后为呈现400ms的目标刺激。某被试在启动刺激呈现1100ms后做出了反应,则该被试对这个项目的反应时是()。 A.200msB.300msC.500msD.800ms

考题 为了防止在反应时实验中出现“假反应”,常采取的措施有()A.随机变化预备信号与刺激呈现间的时距 B.与被试签订实验诚信守则 C.运用统计方法事后检验 D.呈现“空白刺激”

考题 某研究者想了解不同的数学计算过程(加、减、乘、除)所需要的运算时间是否有显著差异,同时还想考察不同年龄段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要求详述实验设计、变量安排、统计方法)。

考题 某研究探究了不同认知策略(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大学生在不同文字背景下(无背景、图片背景)的文字材料记忆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每个被试只参加一种文字背景的实验:结果表明:场依存型的被试在无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显著高于在图片背景下的记忆量,场独立型的被试在有图片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显著高于无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根据以上的实验设计,该实验设计属于(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ABBA设计

考题 在一项眼动研究中,呈现不同特征的人脸图片(正面、侧面;斜视、直视)来考察被试对这些图片的注视特点。每种实验条件单独为一个实验单元,每一实验单元包含64个试次,每个被试共完成256个试次。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其中一个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1.15),=20.598,p小于0.001;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为何种实验设计?说明这种设计的特点。(2)指出该研究中的因素和水平,以及使用的被试数量。(3)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和下图,说明所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考题 在反应时实验中,考察被试的反应时还要兼顾被试反应的 A.准确性 B.稳定性 C.灵敏性 D.显著性

考题 在一项检验大学生心理旋转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中,若在平面旋转条件 下以三维物体和字母R为两种刺激材料,以性别为被试变量,每种实验处理需要4名被试,要求不同性别的被进行匹配判断并记录其反应时。请给出两种实 验设计方案并说明每种方案所最少需要的被试数量。

考题 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 ,在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主要是A.各处理组被试之间的差异 B.顺序误差 C.练习与疲劳误差 D.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

考题 下表为一个考察学生几何题解决能力的实验设计模式及假设结果。其中,几何题解决能力采用测验进行测定,满分100分。 该研究最恰当的实验设计是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嵌套设计 D.事后回溯设计

考题 在考察不同危机情境类型中救助行为差异的研究中,自变量是A.被试特点 B.作业特点 C.环境特点 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

考题 ?为了考查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者分别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来考查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  )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析因设计 D.嵌套设计

考题 一位研究者考察被试的简单听觉反应时,经测量得25名被试的反应时平方和(SS)为7350,由此估计听觉反应时的总体方差是A.17.5 B.17.15 C.306.25 D.294

考题 关于心理学研究伦理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者要尊重被试,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关系 B.研究者要同样对待所有被试 C.研究者要尽力消除实验所造成的有害后果 D.砑究者要允许被试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实验

考题 某公司欲考察广告的类型(报纸广告、电视广告和网络广告)对其产品销售量的影响。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分别抽取1000铝被试进行调研。该研究中的城市规模属于A.刺激变量 B.被试变量 C.控制变量 D.任务变量

考题 实验设计:所给出的实验设计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处理。 实验名称:简单反应时实验 (注: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要求他们对此尽快做出单一的反应,这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实验目的:研究应时的长短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 要求被试在受到色光或者声音刺激后立刻做出反应,通过仪器自动记录的方式,分别测试被试的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测试开始前先让被试进行必要的操作练习。测试开始后,连 续记录其30次视觉反应时,随后休息1min,再连续记录其30次听觉反应时,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 实验结果 ?以下哪种措施能让实验数据更可靠?A.增加单个被试的操作练习次数 B.去掉最高和最低的记录数值后计算单个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C.在针对同一被试的实验中使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和光照刺激 D.增加两个单元之间的休息时间

考题 实验设计:所给出的实验设计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处理。 实验名称:简单反应时实验 (注: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要求他们对此尽快做出单一的反应,这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实验目的:研究应时的长短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 要求被试在受到色光或者声音刺激后立刻做出反应,通过仪器自动记录的方式,分别测试被试的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测试开始前先让被试进行必要的操作练习。测试开始后,连 续记录其30次视觉反应时,随后休息1min,再连续记录其30次听觉反应时,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 实验结果 反应时指标常用于研究运动员机能状态,下列哪类运动与这项研究关系最密切?A.长跑 B.射箭 C.体操 D.乒乓球

考题 实验设计:所给出的实验设计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处理。 实验名称:简单反应时实验 (注: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要求他们对此尽快做出单一的反应,这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实验目的:研究应时的长短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 要求被试在受到色光或者声音刺激后立刻做出反应,通过仪器自动记录的方式,分别测试被试的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测试开始前先让被试进行必要的操作练习。测试开始后,连 续记录其30次视觉反应时,随后休息1min,再连续记录其30次听觉反应时,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 实验结果 如果要对这一实验进行延伸研究,以下哪一项研究最没有意义?A.不同学历的反应时差异 B.不同性别的反应时差异 C.不同年龄段的反应时差异 D.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反应时差异

考题 研究者设计实验考察女性和男性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上的性别差异,此实验属于()。A被试内设计B自然组设计C不完全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

考题 心理学家想考察单词熟悉性对被试命名单词反应时的影响,他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寻找了30名大学生作被试。以100个单词为刺激材料,其中为50个单词为熟悉度高的单词,另外50个为熟悉度低的单词。控制了单词的词频、词性等因素。将100个单词随机呈现给每名被试,记录被试的命名反应时。请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考题 心理学家想考察单词熟悉性对被试命名单词反应时的影响,他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寻找了30名大学生作被试。以100个单词为刺激材料,其中为50个单词为熟悉度高的单词,另外50个为熟悉度低的单词。控制了单词的词频、词性等因素。将100个单词随机呈现给每名被试,记录被试的命名反应时。分析本实验设计的类型。

考题 心理学家想考察面部表情的种类(愉快、愤怒、中性)对被试表情辨别反应时的影响。研究者选择了15张情绪面孔(每种类型的面部表情有5张),采用Fhotoshop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去掉头发,适当修整耳朵,柔化边缘,去掉面部明显的特征痣,并将图片转换为黑白图片,以减少肤色、光照、瑕疵等的影响。图片的大小为350×463像素。随机抽取3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17吋彩色显示器呈现图片,图片背景与屏幕背景均为白色,图片中图像部分与被试眼睛之间形成的视角约为10°。在实验中,15张图片的呈现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对图片上的表情进行快速的分类判断,记录被试的反应时。请说明本实验的设计类型(单因素、因子式实验设计?被试间还是被试内)

考题 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异,就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考题 单选题研究者设计实验考察女性和男性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上的性别差异,此实验属于()。A 被试内设计B 自然组设计C 不完全被试内设计D 混合设计

考题 问答题心理学家想考察面部表情的种类(愉快、愤怒、中性)对被试表情辨别反应时的影响。研究者选择了15张情绪面孔(每种类型的面部表情有5张),采用Fhotoshop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去掉头发,适当修整耳朵,柔化边缘,去掉面部明显的特征痣,并将图片转换为黑白图片,以减少肤色、光照、瑕疵等的影响。图片的大小为350×463像素。随机抽取3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17吋彩色显示器呈现图片,图片背景与屏幕背景均为白色,图片中图像部分与被试眼睛之间形成的视角约为10°。在实验中,15张图片的呈现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对图片上的表情进行快速的分类判断,记录被试的反应时。请说明本实验的设计类型(单因素、因子式实验设计?被试间还是被试内)

考题 问答题研究者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研究者感兴趣四种生字密度:1:5、1:10、1:15、1:20。  被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被试40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平均年龄为14.5岁。  材料:选取历史方面的四篇短文(1:5、1:10、1:15、1:20),这四篇短文除了生字密度不同外,在文章的长度、语法的难度上均进行了匹配。每个学生要阅读四篇短文中的每一篇,四篇短文的阅读顺序进行了随机化平衡处理。 分析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此实验采用什么类型的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被试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