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17年9月29日4时57分,位于Y市L区的某机械铸造有限公司电炉班在处置5吨中频炉结盖时发生较大钢水喷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18万元。

  该公司从业人员为60人。

  该公司公司采用的主要是消失模砂型铸造工艺,铸件以铸铁件和铸钢件为主,基本原理是将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砂箱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主要工艺过程包括金属熔炼、模型制造、浇注凝固和脱模清理等,基本工序为制作模型、造型、装箱、封箱、熔炼、浇铸、落砂、后处理。发生事故的工序为熔炼工序。

  按照公司生产计划安排,2017年9月28日夜班为某公司铸造客车大梁上模座工件(理论重量18吨),材质为ZG45,需要两台中频炉的钢水同时进行浇铸。由于公司变压器容量小,只能保障一台中频炉正常熔炼,因此先在10吨中频炉熔炼部分钢水倒入5吨中频炉内保温、再利用10吨中频炉完成其余钢水熔炼后,两台炉同时进行浇铸。

  9月28日22时32分,操作人员陆续进入中频炉工作岗位;22时51分,开始对10吨中频炉升温熔炼并持续上料。

  29日1时26分,结束10吨中频炉熔炼后向钢包倾倒钢水;1时36分,违规向未经预热的5吨中频炉倾倒钢水至炉口;1时41分,将钢包内剩余的钢水倒回10吨中频炉内,并对10吨中频炉继续上料熔炼; 3时30分,杨春雷对10吨中频炉取样化验。

  4时15分,发现5吨中频炉钢水表面结盖,班组长刘某某先后安排王某某和于某某违规用钢钎对5吨中频炉结盖进行撞击,但未打穿结盖;4时50分,刘某某停止10吨中频炉熔炼,并在未有效处置结盖的情况下违规对5吨中频炉快速升温。

  4时57分22秒,5吨中频炉发生轻微钢水喷溅,在5吨中频炉与10吨中频炉平台之间南侧护栏处吸烟的于某某,发现异常后转身离开;4时57分23秒,5吨中频炉发生喷爆,喷爆的钢水将于某某推向10吨中频炉,将操作平台上立柱处的王某某、操控室内的张某某、刘某等六人烫伤。

  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开展自救互救,4名受伤人员迅速逃离事故现场抵达厂区大门。班组长刘某某于5时5分左右拨打119、120报警求救,5时16分向副总经理杨某进行报告。企业人员于6时至7时之间先后到达企业,组织救援工作。

  L区消防大队、卫计局、Y市120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救援电话后,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5时50分将4名逃生出来的伤员送往医院救治;6时43分、8时21分将2名现场搜救时发现的重伤员分别送往医院救治,经全力抢救无效先后死亡。L区公安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并联合有关单位对下落不明的于某某开展搜寻。通过现场勘查、调取事故当时现场视频,以及辨认10吨中频炉数块白色骨灰样物质组织结构符合人骨结构的情况,当晚10时许判断于某某系在事发时被沸腾钢水灼烧焚化死亡。

  2018年8月24日,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收到L区政府上报的关于该机械生产安全事故有关情况的报告后,立即向市政府书面报告有关情况,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后,于8月25日由市安监局牵头成立市政府事故调查组展开全面调查。经调查,该事故的两名死者系事发当日上午11时左右死亡,第三名死者于当天晚上10时多确认死亡。L区安监局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没有对受伤人数变化情况作进一步核实,仅向L区政府、Y市安监局上报“事故现场发现2人重伤4人轻伤”,存在谎报行为。

  事后经查,该公司将冲天炉改建为中频炉时,未按规定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未经审查合格即投入生产和使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 分析可能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 简述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3. 简述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4. 简述该企业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过程中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提交的资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5吨中频炉冷炉时加入钢水,长时间保温且一直没有加热,也没有及时清脏透气,造成结盖。结盖与炉内钢水液面之间形成空腔,操作人员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倾斜炉体捣料,直至封面化开、露出钢水,严重时应停电用氧气枪割开)将结盖消除,而是违规直接将5吨中频炉快速升温熔炼,熔炼产生的气体由于结盖阻挡无法排放,导致炉内的压力急剧增大,压力增大导致结盖松动,造成结盖周边与炉衬产生间隙,炉内沸腾的高压钢水、气体从间隙喷溅,喷溅后的炉内钢水回落,空腔内压力迅速下降进入空气,与空腔内可燃气体混合后发生爆炸,冲击波推动炉内沸腾的高压钢水喷爆,喷爆的钢水造成现场作业人员烫伤,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3.(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一)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三)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五)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更多 “2017年9月29日4时57分,位于Y市L区的某机械铸造有限公司电炉班在处置5吨中频炉结盖时发生较大钢水喷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18万元。   该公司从业人员为60人。   该公司公司采用的主要是消失模砂型铸造工艺,铸件以铸铁件和铸钢件为主,基本原理是将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砂箱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主要工艺过程包括金属熔炼、模型制造、浇注凝固和脱模清理等,基本工序为制作模型、造型、装箱、封箱、熔炼、浇铸、落砂、后处理。发生事故的工序为熔炼工序。   按照公司生产计划安排,2017年9月28日夜班为某公司铸造客车大梁上模座工件(理论重量18吨),材质为ZG45,需要两台中频炉的钢水同时进行浇铸。由于公司变压器容量小,只能保障一台中频炉正常熔炼,因此先在10吨中频炉熔炼部分钢水倒入5吨中频炉内保温、再利用10吨中频炉完成其余钢水熔炼后,两台炉同时进行浇铸。   9月28日22时32分,操作人员陆续进入中频炉工作岗位;22时51分,开始对10吨中频炉升温熔炼并持续上料。   29日1时26分,结束10吨中频炉熔炼后向钢包倾倒钢水;1时36分,违规向未经预热的5吨中频炉倾倒钢水至炉口;1时41分,将钢包内剩余的钢水倒回10吨中频炉内,并对10吨中频炉继续上料熔炼; 3时30分,杨春雷对10吨中频炉取样化验。   4时15分,发现5吨中频炉钢水表面结盖,班组长刘某某先后安排王某某和于某某违规用钢钎对5吨中频炉结盖进行撞击,但未打穿结盖;4时50分,刘某某停止10吨中频炉熔炼,并在未有效处置结盖的情况下违规对5吨中频炉快速升温。   4时57分22秒,5吨中频炉发生轻微钢水喷溅,在5吨中频炉与10吨中频炉平台之间南侧护栏处吸烟的于某某,发现异常后转身离开;4时57分23秒,5吨中频炉发生喷爆,喷爆的钢水将于某某推向10吨中频炉,将操作平台上立柱处的王某某、操控室内的张某某、刘某等六人烫伤。   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开展自救互救,4名受伤人员迅速逃离事故现场抵达厂区大门。班组长刘某某于5时5分左右拨打119、120报警求救,5时16分向副总经理杨某进行报告。企业人员于6时至7时之间先后到达企业,组织救援工作。   L区消防大队、卫计局、Y市120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救援电话后,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5时50分将4名逃生出来的伤员送往医院救治;6时43分、8时21分将2名现场搜救时发现的重伤员分别送往医院救治,经全力抢救无效先后死亡。L区公安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并联合有关单位对下落不明的于某某开展搜寻。通过现场勘查、调取事故当时现场视频,以及辨认10吨中频炉数块白色骨灰样物质组织结构符合人骨结构的情况,当晚10时许判断于某某系在事发时被沸腾钢水灼烧焚化死亡。   2018年8月24日,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收到L区政府上报的关于该机械生产安全事故有关情况的报告后,立即向市政府书面报告有关情况,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后,于8月25日由市安监局牵头成立市政府事故调查组展开全面调查。经调查,该事故的两名死者系事发当日上午11时左右死亡,第三名死者于当天晚上10时多确认死亡。L区安监局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没有对受伤人数变化情况作进一步核实,仅向L区政府、Y市安监局上报“事故现场发现2人重伤4人轻伤”,存在谎报行为。   事后经查,该公司将冲天炉改建为中频炉时,未按规定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未经审查合格即投入生产和使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 分析可能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 简述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3. 简述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4. 简述该企业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过程中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提交的资料。”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列情形中,属干一般事故的是( )。A.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B.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名作业人员重伤C.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D.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

考题 下列事故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A.事故造成8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B.事故造成120人重伤 C.事故造成15人死亡 D.事故造成2000万直接经济损失

考题 某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0万元,按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该工程事故属于()。A.一般事故 B.严重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

考题 某日下午15 时36 分,位于甲市某区的一停车场内停放的罐车发生爆炸。经过3 个小时的扑救,险情得到了控制。这起事故造成3 人死亡,5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0 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这起事故等级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

考题 某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无人死亡,但造成5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该工程事故属于(  )。A、较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一般事故

考题 某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 )生产安全事故。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考题 某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 )生产安全事故。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考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属于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有( ) 。A.甲企业发生的造成15人重伤、3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B.丁企业发生的造成5人重伤,6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C.乙企业发生的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 D.丙企业发生的造成10人急性工业中毒的事故 E.戊企业发生的造成3人死亡、60人重伤的事故

考题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A.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 B.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名作业人员重伤 C.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D.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

考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A.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经济损失5000万元 B.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名作业人员重伤 C.某公司发生急性工业中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D.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5人死亡

考题 某工程发生质量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重伤,并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此工程质量事故属于(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考题 下列事故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 A、事故造成8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B、事故造成120人重伤 C、事故造成15人死亡 D、事故造成2000万直接经济损失

考题 某工程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该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伤亡事故 D、特大伤亡事故

考题 某高层建筑在地下桩基施工中,基坑发生坍塌,造成 1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本次事故属于()。 A.重大事故 B.特别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考题 2016年4月18日,甲市B区某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造成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属于( )事故。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考题 某高层建筑在地下桩基施工中,基坑发生坍塌,造成1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本次事故属于( )。A、重大事故 B、特别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考题 以下条件属于较大事故的是()。A、造成1人死亡B、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C、造成1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D、造成1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

考题 某工程项目发生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元,该事故应确定为()。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

考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A、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1人死亡B、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C、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D、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8名作业人员重伤

考题 以下哪个事故属于较大事故()。A、造成15人死亡,6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B、造成50人重伤,1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C、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D、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的事故

考题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下列事故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有()。A、某建筑单位建筑物倒塌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B、某施工现场爆炸造成50人重伤的事故C、某单位局部停电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的事故D、某工程发生坍塌造成10人死亡的事故

考题 单选题某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0万元。按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该工程事故属于()。A 一般事故B 较大事故C 重大事故D 特别重大事故

考题 问答题H铸钢公司有职工4000人。2009年1月17日7时15分,H铸钢公司发生中频电炉钢水喷炉灼烫事故,导致4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90余万元。2009年1月16日23时,H铸钢公司夜班工人根据当日生产安排,开始通电熔化。17日3时40分,第1炉钢水熔化完毕,存放于3号保温炉中,接着熔化第2炉。熔化初期,在电炉底部已有部分钢水的情况下,本应根据工艺要求向炉内不断添加直径不大于250mm的小块废钢,并用铁棍捣料作业。操作工为了达到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减少向炉内加料和捣料的次数,在当班车间主任李某的安排下,通过行车将未经切割加工的、不符合熔炼工艺规定要求的大块铸件冒口料(直径750mm,高度600mm,质量约2.5t)吊至炉口旁,再由李某和炉前操作工纪某扶着吊入炉内进行熔化。因冒口截面尺寸及质量太大,熔化速度太慢,顶部结壳搭桥。李某安排行车司机从3号保温炉内取出约700kg的钢水,由纪某配合倒入1号电炉内,以期用钢水化开顶部结壳,倒入钢水后,不但未能化开结壳,反而受顶部结壳的急冷很快凝固,使顶部结壳更厚,电炉继续加热,炉内钢水温度已达到1500℃以上,炉内气体不断受热膨胀,电炉内剧烈发生的气体无法排出,7时15分左右,发生钢水喷炉事故,因钢水喷溅灼烫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H铸钢公司2009年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H铸钢公司电炉车间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其提示的内容。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4.列出H铸钢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考题 单选题以下哪个事故属于较大事故()。A 造成15人死亡,6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B 造成50人重伤,1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C 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D 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的事故

考题 单选题某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该工程事故属于( )。A 较大事故B 重大事故C 特别重大事故D 一般事故

考题 单选题某工程项目发生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元,该事故应确定为()。A 特别重大事故B 重大事故C 较大事故D 一般事故

考题 单选题某高层建筑在地下桩基施工中,基坑发生坍塌,造成1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本次事故属于()。A 重大事故B 特别重大事故C 较大事故D 一般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