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李十四周岁时,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刑满释放后十六周岁,当年又犯盗窃罪。小李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
B.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王某数罪并罚后的最高刑期应当是20年。
C.黄某因为在其住宅内搜到作案凶器被刑事拘留,在刑拘期间,黄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作案过程。在庭审期间黄某的律师以黄某如实供述为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法院判决认为如实供述不属于法定量刑情节,不予支持。
D.方某潜入胡某家中实施盗窃被胡某当场抓获,扭送到公安机关。方某向公安机关提供了胡某虐待其妻子的犯罪证据,公安机关查证属实,但胡某的妻子不愿意起诉胡某。因为虐待罪属于自诉案件,胡某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方某提供胡某虐待罪证据的行为属于立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A项,修八第六条规定,未成年人不成立累犯。B项,修八第十条规定,数罪并罚的最高刑可以到25年。C项,修八第八条:如实供述可以从轻处罚。D项,《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认为,被告人揭发的犯罪,因为法定事由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立功的认定。
更多 “下列关于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李十四周岁时,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刑满释放后十六周岁,当年又犯盗窃罪。小李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 B.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王某数罪并罚后的最高刑期应当是20年。 C.黄某因为在其住宅内搜到作案凶器被刑事拘留,在刑拘期间,黄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作案过程。在庭审期间黄某的律师以黄某如实供述为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法院判决认为如实供述不属于法定量刑情节,不予支持。 D.方某潜入胡某家中实施盗窃被胡某当场抓获,扭送到公安机关。方某向公安机关提供了胡某虐待其妻子的犯罪证据,公安机关查证属实,但胡某的妻子不愿意起诉胡某。因为虐待罪属于自诉案件,胡某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方某提供胡某虐待罪证据的行为属于立功。”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量刑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检察院可以在公诉意见书中提出量刑建议B.合议庭在评议前应向到庭旁听的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量刑的意见C.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自愿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且知悉认罪法律后果的,法庭审理可以直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D.辩护人无权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

考题 《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后来的名例律。( )A.正确B.错误

考题 下列关于立克次体病说法正确的是()。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刑情节不具有犯罪构成事实的意义,但是量刑情节是在某种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于量刑时应考虑的情况B.有些事实情况是兼有犯罪构成要件与量刑情节两种功能的C.量刑情节任何情况下都是选择法定刑和决定宣告刑的依据D.量刑情节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

考题 关于量刑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二第70题)A.检察院可以在公诉意见书中提出量刑建议B.合议庭在评议前应向到庭旁听的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量刑的意见C.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自愿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且知悉认罪法律后果的,法庭审理可以直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D.辩护人无权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

考题 下列关于刑罚的消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由于法定事由,国家不再行使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才是刑罚的消灭B.追诉时效期间内刑罚也可以消灭C.刑罚执行完毕不是刑罚的消灭

考题 关于乙事后销赃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B.乙的事后销赃行为属于事后不可罚行为C.乙的事后销赃行为侵犯了新的法益D.乙的事后销赃数额是量刑情节

考题 关于网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题 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量刑要根据犯罪情节B、罪名一样量刑必然一样C、罪名一样情节必然一样D、量刑不用考虑犯罪情节

考题 下列关于批复的说法正确的是( )。

考题 下列关于罚款收缴的说法,正确的是( )。

考题 第 39 题 关于量刑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B.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包括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处罚情节C.酌定减轻情节需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法定刑有数个量刑幅度,减轻情节是指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考题 《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无后来的名例律。 ( )A.正确B.错误

考题 关于量刑情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重处罚是指应当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上判处 B.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 C.从重处罚 D.减轻处罚也可以判处法定最低刑

考题 关于量刑情节,下列哪一说法错误的?( )A.法定刑有数个量刑幅度,减轻情节是指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B.酌定减轻情节需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包括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情节 D.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考题 下列关于犯罪地点在刑法中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犯罪地点是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B.犯罪地点是犯罪的选择构成要件 C.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法定量刑情节 D.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酌定量刑情节

考题 关于量刑情节,说法正确的是 A.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定罪时应当考虑的各种情况 B.从轻处罚意味着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下判处刑罚 C.减轻处罚既包括刑种的减轻,也包括刑期的减轻 D.免除处罚意味着单纯的宣告有罪

考题 关于自首的量刑情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予以免除处罚 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D、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减轻处罚

考题 关于量刑辩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告人甲的辩护人宋某在审判过程中做无罪辩护,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人员可以引 导控辩双方先围绕量刑问题进行辩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 B公诉人乙可以在量刑辩论活动中发表量刑建议 C.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丙可以在量刑辩论活动中发表量刑意见 D.被告人丁可以在量刑辩论活动中进行答辩并发表量刑意见

考题 关于自首的量刑情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予以免除处罚 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D.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减轻处罚

考题 下列关于《大明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制定于明太祖统治期间 B.内容增加了经济立法 C.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D.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考题 关于罪数的区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区分罪数是区分一罪与数罪B、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准确定罪C、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适当量刑D、只有正确区分罪数才能为适当量刑提供前提条件E、以上均正确

考题 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满75周岁的老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C、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从重处罚

考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C、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D、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考题 单选题关于自首和坦白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自首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而坦白只要求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B 自首要求犯罪人主动投案,坦白的犯罪人则是被动归案C 自首是法定量刑情节,而坦白属于酌定量刑情节D 自首与坦白的犯罪人处罚上均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考题 多选题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A量刑以定罪为前提B量刑时,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此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化C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量刑情节分为减轻处罚情节、从轻处罚情节、从重处罚情节和免除处罚情节D减轻处罚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E从重处罚是在法定最高刑以上判处刑罚

考题 单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C 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D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考题 多选题关于罪数的区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区分罪数是区分一罪与数罪B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准确定罪C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适当量刑D只有正确区分罪数才能为适当量刑提供前提条件E以上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