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地面尺寸2.0m×2.0m,高0.5m,有效高度0.4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1MPa),柱截面尺寸为0.4m×0.4m。基础顶面作用竖向力F,偏心距0.12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满足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承载力的验算要求时,基础顶面可承受的最大竖向力F(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设计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980kN
B、1080kN
C、1280kN
D、1480kN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8条式(8.2.8-3)及图8.2.8(a),基底最大净反力为:


更多 “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地面尺寸2.0m×2.0m,高0.5m,有效高度0.4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1MPa),柱截面尺寸为0.4m×0.4m。基础顶面作用竖向力F,偏心距0.12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满足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承载力的验算要求时,基础顶面可承受的最大竖向力F(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设计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980kN B、1080kN C、1280kN D、1480kN” 相关考题
考题 已知一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400KN,已确定该柱下锥形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7m×1.7m,埋深为1m,采用C20混凝土,ft=1.10N/mm2。拟取基础高度h=400mm,柱边有效高度为h0=355mm。试验算该基础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考题 设计柱底基础时,确定基础高度应满足柱与基础交接处混凝土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对于阶形基础还应按冲切要求验算基础变阶处高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某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采用柱下桩基,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为65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S10000kN,力矩为1200kN.m,为0;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13000kN,力矩Mx为1560kN.m,My为0。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承台及方柱的尺寸、桩的布置以及各土层的地质情况见图4-17。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按单桩承载力验算桩数时,试问,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平均竖向力N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110 (B) 1250 (C) 1300 (D) 1350

考题 某商业楼为五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基础拟采用承台下桩基,柱A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预制方桩边长为350mm,桩长为27m,承台厚度为800mm,有效高度h0取750mm,板厚为600mm,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ft=1.43N/mm2),抗浮设计水位+5.000,抗压设计水位+3.500。柱A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4.假定,柱A的基础采用五桩承台,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6000kN,水平力H=300kN,力矩M=500kN?m。不考虑底板的影响及承台的重量。试问,柱A承台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250 B、1450 C、1650 D、2750

考题 试问,承台受柱A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A.6600 B.6000 C.5400 D.4800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6.条件同(5)。试确定基础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 673.95 B. 591.18 C. 561.63 D. 493.03

考题 某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采用柱下桩基,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为65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10000kN,力矩为1200kN.m,为0;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13000kN,力矩Mx为1560kN.m,My为0。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承台及方柱的尺寸、桩的布置以及各土层的地质情况见图4-17。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验算承台受柱冲切承载力时,假定由柱边至四周桩顶内边缘形成的冲切破坏锥体与承台底面的夹角大于45°。试问,该冲切破坏锥体上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冲切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6730 (B) 8890 (C) 11560 (D) 13720

考题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关于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对具备形成冲切锥条件的柱基,应验算基础受冲切承载力 B、对不具备形成冲切锥条件的柱基,应验算柱根处基础受剪切承载力 C、基础底板应验算受弯承载力 D、当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可不验算基础顶面的受压承载力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在以下的地基基础计算中,作用效应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标准组合的是哪些选项?(  ) A、确定基础底面积时计算基础底面压力 B、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验算时计算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C、抗拔桩的裂缝控制计算时计算桩身混凝土拉应力 D、群桩中基桩水平承载力验算时计算基桩桩顶水平力

考题 某柱下桩基(γ0=1)如图所示,桩径d=0.6m,承台有效高度h0=1.0m,冲跨比λ=0.7,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1MPa,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75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验算柱冲切承载力时,下述结论()最正确。 A.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小800kN B.受冲切承载力与冲切力相等 C.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大810kN D.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大1114kN

考题 如图3-1所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 2. 4m×2. 4m,柱截面尺寸为0. 4m×0. 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向力为F = 700kN,力矩M = 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A. 105kN · m B. 145kN·m C. 185kN·m D. 225kN·m

考题 如图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4mX2.4m, 柱截面尺寸为0.4mX0.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竖向力为F=700kN,力矩M=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考题 某高层建筑为梁板式基础,底板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柱网尺寸为8.7m×8.7m,梁宽为450mm,荷载基本组合地基净反力设计值为540kPa,底板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57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验算底板受冲切所需的有效厚度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825m B、 0.747m C、 0.658m D、 0.558m

考题 矩形基础底面尺寸3.0m×3.6m,基础埋深2.0m,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上部荷载传至地面处的竖向力Nk=1080kN,地基土层分布如图所示,无地下水,基础及其上覆土重度取20kN/m3。沉降计算深度为密实砂层顶面,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1.2。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计算基础的最大沉降量,其值最接近以下哪个选项(  ) A. 21mm B. 70mm C. 85mm D. 120mm

考题 某柱下桩基(y0= 1)如图4—21所示,柱宽hc=0.6m,承台有效高度h0= 1. 0m,冲跨比λ= 0. 7,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 1. 71 MPa,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 F = 75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验算柱冲切承载力时,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A.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小800kN B.受冲切承载力与冲切力相等 C.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大810kN D.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大2129kN

考题 某建筑场地天然地面下的地质参数如表所示,无地下水。拟建建筑基础埋深2.0m,筏板基础,平面尺寸20m×60m,采用天然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满足下卧层②层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该建筑基础底面处于的平均压力最大值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330kPa B、 360kPa C、 470kPa D、 600kPa

考题 某承受轴心荷载的柱下独立基础如图所示(图中尺寸单位为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该基础可承受的最大冲切力设计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43N/mm2,基础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为50mm)(  ) A. 1000kN B. 2000kN C. 3000kN D. 4000kN

考题 某门式刚架单层厂房基础,采用的是独立基础。混凝土短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与水平力作用方向垂直的基础底边长l=1.6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短柱顶面上的竖向荷载为Fk,水平荷载为Hk。已知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基础底面以上土与基础的加权平均容重为20kN/m3,其他参数均如图5-29中所示。 假定基础底面边长b=2.2m,若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永久荷载控制)时,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60kPa。已知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础底面积Al=0.609m2,则可计算得图5-26中冲切面承受的冲切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A.60 B.100 C.130 D.160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应为(  )m。A.1.6 B.3.0 C.4.0 D.4.5

考题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假定黏性土层的下卧层为淤泥质土,其压缩模量E8=3MPa。假定基础只受轴心荷载作用,且b1为1.4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的竖向力Fk=1120kN。试问,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 28 (B)34 (C)40 (D)46

考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3000kN,力矩标准值M=950kN·m,水平剪力标准值V=265kN。已知计算得桩基承台自重和承台上的土自重标准值G=450kN。当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进行偏心受压计算时,单桩所承受的最大外力标准值Qkmax最接近于(  )kN。A.566 B.537 C.510 D.481

考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在该工程中,经静载荷试验测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30kN、865kN和88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应最接近于(  )kN。A.429.3 B.515 C.575 D.618

考题 某商业楼为五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基础拟采用承台下桩基,柱A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预制方桩边长为350mm,桩长为27m,承台厚度为800mm,有效高度h0取750mm,板厚为600mm,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ft=1.43N/mm2),抗浮设计水位+5.000,抗压设计水位+3.500。柱A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4.假定,柱A的基础采用五桩承台,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6000kN,水平力H=300kN,力矩M=500kN?m。不考虑底板的影响及承台的重量。试问,柱A承台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250 B.1450 C.1650 D.2750

考题 某门式刚架单层厂房采用独立基础。混凝土短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与水平力作用方向垂直的基础底边长l=1.6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混凝土短柱顶面上的竖向荷载为Fk,水平荷载为Hk。该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基础底面以上土与基础的加权平均容重为20kN/m3。其他参数均如图中所示。 假定基础底面边长b=2.2m,若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永久荷载控制)时,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大地基反力值为260kPa,已求得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础底面积A1=0.609m2。则图示冲切面承受的冲切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A. 60 B. 100 C. 130 D. 160

考题 单选题矩形截面柱、矩形基础抗冲切承载力验算。某矩形基础尺寸为2000mm×4000mm,基础顶面受到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F=1500kN,弯矩为100kN·m,如图3.7.2.1所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1N/mm2,矩形截面柱的尺寸为1000mm×500mm,基础埋深2m。地基受到的冲切力设计值为()kN。()A 213.2B 226.90C 270.90D 285.2

考题 单选题柱下方形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建造,柱脚截面尺寸为0.6m×0.6m,基础高度0.7m,基础埋深d=1.5m,场地地基土为均质黏土,重度γ=19.0kN/m3,孔隙比e=0.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地下水位埋藏很深。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58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设计要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小基础宽度为哪个选项?(基础和基础之上土的平均重度取20kN/m3)(  )[2014年真题]A 1.8mB 1.9mC 2.0mD 2.1m

考题 单选题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关于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2014年真题]A 对具备形成冲切锥条件的柱基,应验算基础受冲切承载力B 对不具备形成冲切锥条件的柱基,应验算柱根处基础受剪切承载力C 基础底板应验算受弯承载力D 当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可不验算基础顶面的受压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