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注意避开大叶脉);抽出小圆片内的气体,置于黑暗处一段时间;取数量相同的小圆片分别置于盛有一定CO2浓度溶液的小烧杯中,选用40W的台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实验温度保持相同且适宜)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曲线(X1>0)如下图。

(1)小圆片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进行黑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o(3分)

(3)限制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C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相关知识。抽出小圆片内的气体,置于黑暗处一段时间待用。再将数量相同的小圆片分别置于一定CO2浓度溶液的小烧杯中,通过改变光源(台灯)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测出不同光照强度下的O2释放速率,即净光合速率,图中C点表示净光合速率为0。据此答题。

(1)小圆片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做光合作用实验前,植物小圆片要进行黑暗处理,其目的是将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耗尽,以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2)台灯是提供光照的,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远近来调节光照强度,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3)据图可知,O2释放速率可表示净光合速率,AB段表示随着光源与小烧杯之间距离的加大,净光合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B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是CO2浓度;图中C点表示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为X3时,O2释放速率为0,说明装置内小圆片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
更多 “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注意避开大叶脉);抽出小圆片内的气体,置于黑暗处一段时间;取数量相同的小圆片分别置于盛有一定CO2浓度溶液的小烧杯中,选用40W的台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实验温度保持相同且适宜)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曲线(X1>0)如下图。 (1)小圆片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进行黑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o(3分) (3)限制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C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相关考题
考题 实验室A、B两烧杯中分别装了300克浓度为13%和700克浓度为7%的盐酸溶液,为了对同学们进行盐酸的相关教学,某老师用两只试管分别从A、B烧杯中取出等量的溶液,但由于没有标注,教学完成之后他把取自A烧杯的盐酸溶液倒入了B,把取自B烧杯的盐酸溶液倒入了A。之后,测得A、B两烧杯中盐酸浓度相同。那么从两烧杯中取出的盐酸为( )克。A. 126   B. 210   C. 378   D. 525

考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不少化学教师做“口舍玻璃管对包裹了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棉花燃烧”的实验,从而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过程:? (1)在一个500?mL的烧杯里粘一段蜡烛头,再倒放一只50?mL的小烧杯。小烧杯上放一片铁片,防止棉花燃烧把小烧杯烧裂,点燃蜡烛,把包了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在小烧杯上,用沉浮式气体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如图l所示),随着二氧化碳向大烧杯里注入.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 (2)在大烧杯里也做如图1的准备,沉浮式气体发生器的配重盒里放入浓硫酸(如图2所示),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注入大烧杯,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而棉花不能燃烧。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成功(棉花燃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试说明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考题 将淀粉与KI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

考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分子与原予”的教学片段实录。 【演示实验1】品红在水中扩散,并提问学生,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得出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演示实验2】A烧杯是水,水中滴加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B烧杯中是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上述现象说了什么?并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猜想】①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③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①用洁净烧杯c装水,滴加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②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烧杯内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 ③小心闻8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少量浓氨水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2】__________. 【分组实验】 A组: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B组:下面一个集气瓶盛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上面一个集气瓶盛空气.抽走中间玻璃片,观察现象。 C组:①50 ml水与50 ml水混合;②50 ml酒精与50 ml酒精;③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 D组: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得出结论3】___________。 问题: (1)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该教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与接受式教学相比,具有什么优缺点? (2)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由设计的实验方案,可以得出结论2是什么?从学生分组实验中 可以得出结论3是什么? 3)请你分析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哪种教学理念,优点是什么。

考题 下面是某老师布置的一道习题和某位同学的解答。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小明利用实验室中两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图5),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 (2)调节铁架台上烧杯支架到酒精灯灯芯之间的距离.使两套装置灯芯到烧杯支架的距离相同 (3)在烧杯支架土放置石棉网,再在石棉网上放置烧杯(放置石棉网的目的是使烧杯不被烧坏); (4)缓慢、反复提拉搅拌器,使水和煤油流动起来; (5)记录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的温度;(加热时间不能过长,不能使煤油沸腾):实验结果:加热时间相同,煤油升高的温度比水的高,表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大。 问题: (1)什么是比热容 (2)指出学生解答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考题 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新鲜菠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避开大的叶脉),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容器内,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适宜并且一致,一段时问后,测得氧气的含量,甲装置未见增加,丙增加的比乙多,对以上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仍在进行 B.乙、丙装置中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光解 C.丙装置光反应产生的[H]可与氧反应生成水 D.光照时乙装置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小于丙装置

考题 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都会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浸没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

考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考题 泡腾片,取6片,置250ml烧杯中,烧杯内盛有()水,水温为(),有许多气泡放出,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聚集的颗粒剩留。除另有规定外,各片均应在()内崩解。如有一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考题 腐蚀倒片前作业员必须确认频率标签的烧杯编号与所取烧杯一致,不可随意取烧杯内的晶片进行腐蚀。

考题 下列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预实验时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探究适宜的浓度范围B、可能出现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理后,生根状况相同的实验结果C、假设最适浓度为10-3mol/L,则用此浓度的溶液与清水做对照实验进行验证D、扦插枝条分别在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中浸泡的时间应一致

考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等(答出两个)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考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预测实验结果:()

考题 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预测实验结果:()

考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该实验原理是:()

考题 探究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1)实验假设:()。

考题 探究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2)方法步骤:①:()②:在两个小烧杯中各放入若干粒干燥的萝卜种子,浸泡24h。③:取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然后,盖上培养皿盖,放在22℃恒温箱中培养。④:一周后,()。

考题 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都会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实验的自变量是()和(),因变量是()

考题 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都会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实验结果:A组组叶片上浮所需时间(),B组组叶片上浮所需时间(),C组组叶片上浮所需时间()

考题 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都会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实验假设: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

考题 取干净的小试管,准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然后加入血液2ml,经观察凝血时间最短的是()A、空白管B、试管内放棉花少许C、试管置于有冰块的小烧杯中D、试管保温于37°C水浴糟中E、试管内加入肺组织浸液0.1ml

考题 阅读下面“函数的图象”一节的问题情境创设,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平均变化率 一、问题情境演示实验。将热水通过虹吸管从锥形瓶中输入盛有少量冷水的烧杯,利用温度传感器探测烧杯中的水温,同时通过数据采集器在屏幕上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问题1:实验中有哪些变化? 问题2:观察图象,曲线有哪些特点? 问题3:选定两段曲线AB、BC,如何用数量来刻画曲线的陡峭的程度? 二、学生活动与师生互动

考题 作为温度补偿的应变片应和工作应变片作相邻桥臂且分别贴在与被测试件相同的置于同一温度场的材料上。

考题 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考题 给你根系完好的水稻、番茄幼苗若干,新配制了含Ca2+、Mg2+、Si4+等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烧杯等必要的用具,现有一个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特点的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第一步:取两个容量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并将健壮的水稻幼苗和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两烧杯中,作好标记。

考题 填空题泡腾片,取6片,置250ml烧杯中,烧杯内盛有()水,水温为(),有许多气泡放出,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聚集的颗粒剩留。除另有规定外,各片均应在()内崩解。如有一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考题 判断题作为温度补偿的应变片应和工作应变片作相邻桥臂且分别贴在与被测试件相同的置于同一温度场的材料上。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