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给你根系完好的水稻、番茄幼苗若干,新配制了含Ca2+、Mg2+、Si4+等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烧杯等必要的用具,现有一个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特点的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第一步:取两个容量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并将健壮的水稻幼苗和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两烧杯中,作好标记。


参考答案

更多 “给你根系完好的水稻、番茄幼苗若干,新配制了含Ca2+、Mg2+、Si4+等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烧杯等必要的用具,现有一个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特点的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第一步:取两个容量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并将健壮的水稻幼苗和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两烧杯中,作好标记。”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溶液中含Ca2+,Mg2+及少量Fe3+,Al3+,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10,以EB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此时测得的是() A、Ca2+的含量B、Mg2+的含量C、Ca2+,Mg2+总量D、Ca2+,Mg2+,Fe3+,Al3+总量

考题 植物幼苗期内表层灌溉,苗木的移植、压条和扦插,易形成()。A.浅根系B.深根系C.主根系D.侧根系

考题 水稻根系增长的主要时期为()期。A、幼苗期B、分蘖期C、长穗期D、结实期

考题 天然水中阳离子组合成假想化合物的顺序是()。A、Ca2+优先,Mg2+次之,Na+最后B、Mg2+优先,Ca2+次之,Na+最后C、Na+优先,Mg2+次之,Ca2+最后D、Ca2+优先,Na+次之,Mg2+最后

考题 循环水中的钙、镁离子控制范围()A、Ca2+<200ppm;Mg2+<200ppmB、Ca2+<200ppm;Mg2+<300ppmC、Ca2+<300ppm;Mg2+<300ppmD、Ca2+<300ppm;Mg2+<200ppm

考题 辣椒根系再生能力比番茄要求,幼苗易徒长。

考题 植物幼苗期内表面灌溉,苗木的移植、压条和扦插,易形成()。A、浅根系B、深根系C、主根系D、侧根系

考题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常温低浓度水溶液中对常见离子的选择性顺序是()。A、Na+>Ca2+>Mg2+>Fe3+>H+B、Fe3+>Ca2+>Mg2+>Na+>H+C、H+>Fe3+>Ca2+>Mg2+>Na+D、Fe3+>Mg2+>Ca2+>Na>H+

考题 在钠离子交换软化处理中,其出水主要控制()的含量。A、Ca2+、Na+B、Mg2+、Na+C、Ca2+、H+D、Ca2+、Mg2+

考题 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加重钻井液,重新配制时,必须除去水中的Ca2+、Mg2+。

考题 在番茄、茄子和辣椒三种作物中,番茄的根系最发达,吸收能力最短。

考题 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A、Mg2+量B、Ca2+量C、Ca2+、Mg2+总量D、Ca2+、Mg2+ 、Fe3+、Al3+总量

考题 赋存在方解石及白云石中的Ca2+、Mg2+离子比赋存在硅酸盐中的Ca2+、Mg2+离子容易迁移。

考题 试用离子反应式说明含Ca2+、Mg2+的水通过Na型离子交换剂时的离子交换过程。

考题 水稻、玉米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考题 当水稻幼苗长出地面约2cm时,叫水稻的().

考题 水稻根系类型属于()根系,大豆、棉花等属于()根系。

考题 玉米的根系属于直根系,而水稻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考题 在Ca2+、Mg2+混合溶液中测定Ca2+,要消除Mg2+的干扰,应用()掩蔽法。

考题 配制胰蛋白酶溶液应选用()A、含Ca2+、Mg2+的平衡盐溶液B、不含Ca2+、Mg2+的平衡盐溶液C、含Ca2+的平衡盐溶液D、含Mg2+的平衡盐溶液E、含Ca2+、Mg2+和血清的平衡盐溶液

考题 Ca2+,Mg2+离子共存时,可以通过控制溶液pH对Ca2+,Mg2+进行分别滴定。

考题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定的是()A、Mg2+量B、Ca2+量C、Ca2+,Mg2+总量D、Ca2+,Mg2+,Al3+,Fe3+总量

考题 填空题当水稻幼苗长出地面约2cm时,叫水稻的().

考题 判断题水稻、玉米的根系属于须根系。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辣椒根系再生能力比番茄要求,幼苗易徒长。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配制胰蛋白酶溶液应选用()。A 含Ca2+、Mg2+的平衡盐溶液B 不含Ca2+、Mg2+的平衡盐溶液C 含Ca2+的平衡盐溶液D 含Mg2+的平衡盐溶液E 含Ca2+、Mg2+和血清的平衡盐溶液

考题 单选题正常运行过程中,强酸阳树脂对各离子的选择顺序是()。A Na+>Ca2+>Mg2+>K+>Fe3+B Na+>K+>Mg2+>Ca2+>Fe3+C Fe3+>Ca2+>Mg2+>K+>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