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听觉形成的过程中,能感受声波信息的是(  )。

A.听小骨
B.半规管
C.耳蜗
D.听觉中枢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所以感受声波信息的是耳蜗。
更多 “听觉形成的过程中,能感受声波信息的是(  )。A.听小骨 B.半规管 C.耳蜗 D.听觉中枢 ” 相关考题
考题 中耳的功能是( )A.收集声波B.传导声波C.压缩声波D.听觉感受器所在地E.位置感受器所在地

考题 中耳的功能是( )A.收集声波B.传导声波C.压缩声波D.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地E.位置感受器的所在地

考题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听阈是指A.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最小强度B.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平均强度C.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D.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平均强度

考题 能引起听觉的声波振动频率是()A.0~20HZB.20~20000HZC.20000~40000HZD.40000~60000HZ

考题 有关耳蜗功能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高频声波引起蜗顶基底膜振动最大B.基底膜振动的幅度和听神经纤维兴奋的数目与声波的强弱无关C.耳蜗基底膜上有听觉和位觉感受器D.把传导到耳蜗的机械振动转变成听神经的神经冲动E.耳蜗是位听觉感受器

考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B.人耳对16-20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C.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 D.童年期个体的听觉感受性最高

考题 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内部反馈的()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动觉

考题 闭式运动技能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  )。A.本体感受器 B.视觉感受器 C.听觉感受器 D.味觉感受器

考题 人体形成视觉和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B.视网膜、耳蜗 C.视神经、位听神经 D.视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

考题 多媒体网络受众用来接收、感知多种符号信息的感受器有()A视觉感受器B听觉感受器C触觉感受器D嗅觉感觉器E味觉感受器

考题 科学证明,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约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感受器官而获得的A、触觉B、视觉C、听觉D、嗅觉

考题 音乐能促进植物生长是因为?()A、植物细胞能够欣赏音乐B、声波的刺激作用C、植物具有完整的神经系统D、声波影响植物听觉

考题 听觉传感器是将声源通过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设备。

考题 频率范围是高于20kHz的声波称为()A、超声波B、次声波C、正常声波D、听觉声波

考题 关于前庭蜗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B、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装置C、听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D、位觉器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刺激E、听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中耳

考题 声波是通过内耳膜迷路基底膜与听觉感受器相连的蜗神经传入中枢的。

考题 听觉感受器中的传音装置是什么?换能装置是什么?

考题 在听觉系统中,()是最主要的听觉感受器。

考题 外界声波至听觉感受器的传导途径如何?

考题 耳廓收集声波,经过哪些结构传至听觉感受器?

考题 听觉形成:声波经过: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耳蜗中的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形成听觉。

考题 单选题关于前庭蜗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听觉感受器和位置觉感受器位于内耳B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装置C 听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D 位觉器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刺激E 听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中耳

考题 单选题能引起听觉的声波振动频率是()。A 0~20HzB 20—20000HzC 20000~40000HzD 40000~∞Hz

考题 问答题外界声波至听觉感受器的传导途径如何?

考题 判断题声波是通过内耳膜迷路基底膜与听觉感受器相连的蜗神经传入中枢的。A 对B 错

考题 问答题听觉感受器中的传音装置是什么?换能装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