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举例说明认知心理学家有关组块(chunk,又译为“意元”)和形成组块(chunking,又译为“意元集组”)的研究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答案要点】
(1)组块是短时记忆容量的信息单位。这种单位的内部结构是可以变化的,它可以是字母、音节、词或一串数字,短时记忆容量约为7±2个组块。把若干单个刺激联合成较大的信息单位的过程叫做形成组块。形成组块的方式有:把那些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发生的单个项目结合成一个组块,而不一定需要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单位;利用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把若干单个项目从意义土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熟悉的、单独的组块,其结构刚好与长时记忆中的某个代码相匹配。
(2)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默多克的实验证实了这种作用。他用听觉方式先向被试分别呈现三组不同的材料:第一组是由3个辅音构成的3字母组合如PTK,第二组是由3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如HAT(帽子),第三组是3个单词,EAR(耳朵)一MAN(男人)一BED(床),然后让他进行回忆。实验结果表明,3字母组合与3个单词的回忆成绩差不多,而回忆3字母单词比回忆不相关的3字母组合的成绩要好得多。这说明一个单词是一个熟悉的单位——块。通过组块被试能大大地提高对一系列字母的记忆数量。通过这些研究,首先对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个量的描述,其次可以揭示记忆过程的特点,将单个刺激按一定的方式与其他刺激相联系,组合生成组块再进行记忆,会提高记忆效率。
更多 “举例说明认知心理学家有关组块(chunk,又译为“意元”)和形成组块(chunking,又译为“意元集组”)的研究有何意义。” 相关考题
考题 ()认为短时记忆能保持信息组块是有限的,若短时记忆中组块数量达到饱和后仍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新增加的组块将会将原来的部分组块挤出短时记忆,从而产生遗忘。 A、双重编码理论B、认知负荷理论C、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D、记忆容量有限理论

考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7±2组块B.4±2组块C.6±2组块D.5±2组块

考题 短时记忆的容易是().A.5+–2组块B.7+–2组块C.5+–2D.7+–2

考题 短时记忆的基本单位,组块,可以分为哪几种?A、意义组块B、音像组块C、知觉组块D、时空组块

考题 “之二虫又何知?”中“之”是代词,可译为“这”。()

考题 举例说明短时记忆的组块特性。

考题 “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形成的较大的有意义的单元”属于哪种组块方式?A、意义组块B、音像组块C、知觉组块D、时空组块

考题 格式塔学派又译为完形主义,诞生于1922年的德国。()

考题 原料药的命名方式应以A.音译为主B.意译为主C.意合译为主D.音、意相结合为主E.音合译为主

考题 “光韵”又译为()。A.气韵B.灵韵C.氛围D.气息

考题 根据米勒( G.Miller)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2组块 B.5±2组块 C.7±2组块 D.9±2组块

考题 “光韵”又译为()A气韵B灵韵C氛围D气息E美感

考题 原料药的命名方式应以()A、意译为主B、音译为主C、意合译为主D、意、音相结合为主E、音合译为主

考题 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有限性,它保持信息的容量为()A、7±3组块B、6±2组块C、7±2组块D、6±3组块

考题 催化剂又曾译为触媒或接触剂。

考题 夏目漱石的小说《草枕》在中国又翻译为《旅宿》?()

考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5±2组块B、7±2组块C、5±2D、7+2

考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个组块(chunk)。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信息()。

考题 终止判断(epoche,又译为“悬置”)

考题 日本广播协会(又译为日本放送协会)简称()。

考题 填空题日本广播协会(又译为日本放送协会)简称()。

考题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有限性,它保持信息的容量为()A 7±3组块B 6±2组块C 7±2组块D 6±3组块

考题 填空题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个组块(chunk)。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信息()。

考题 单选题原料药的命名方式应以()A 意译为主B 音译为主C 意合译为主D 意、音相结合为主E 音合译为主

考题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 7±1组块B 7±2组块C 7±3组块D 7±4组块

考题 多选题“光韵”又译为()A气韵B灵韵C氛围D气息E美感

考题 多选题“光韵”又译为()。A气韵B灵韵C氛围D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