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女,28岁,10天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下肢水肿,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指导不正确的是

A.伴肾炎患者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B.禁止使用氯丙嗪等诱发本病的药物
C.免疫抑制剂使用时应定期查血象、肝功能
D.糖皮质激素早晨后服用
E.非甾体抗炎药宜饭后服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患者,女,28岁,10天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下肢水肿,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指导不正确的是A.伴肾炎患者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B.禁止使用氯丙嗪等诱发本病的药物 C.免疫抑制剂使用时应定期查血象、肝功能 D.糖皮质激素早晨后服用 E.非甾体抗炎药宜饭后服用”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性,28岁。日晒后面部出现蝶形红斑,经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患者为治疗红斑应使用A:非甾体抗感染药B:免疫抑制剂C:抗疟药D: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E:肾上腺皮质激素

考题 患者女性,18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3年,请问下列哪个体征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了肾脏损害() A.面部蝶形红斑B.全身高度水肿C.腹痛D.关节肿痛E.发热

考题 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该患者皮肤黏膜护理不正确的是 A.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忌挤压皮肤斑丘疹 B.避免在烈日下活动 C.避免接触化妆品 D.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 E.皮损处用低刺激的碱性清水冲洗

考题 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该患者首选的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非甾体抗炎药 D.抗疟药 E.丙种球蛋白

考题 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加重后,最可能导致该患者死亡的原因是 A.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B.呼吸衰竭和感染 C.肾功能衰竭和感染 D.脑损害和感染 E.脑损害和心力衰竭

考题 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列临床表现不符合本病特征的是A.雷诺现象 B.玫瑰疹 C.光过敏 D.口腔溃疡 E.关节炎

考题 患者,女,31岁,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近日体温升高,关节红肿、有压痛,出现面部红斑、蛋白尿而入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累及关节、肌肉可表现为 A.梭状指 B.关节畸形 C.非畸形性关节炎 D.关节附近肌肉萎缩 E.天鹅颈样畸形

考题 患者,女,31岁,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近日体温升高,关节红肿、有压痛,出现面部红斑、蛋白尿而入院治疗。关于该患者脸部红斑护理的指导,错误的是 A.外出撑伞防晒 B.面部不用化妆品 C.勿接触紫外线 D.每日2次30℃温水湿敷 E.每日2次温肥皂水洗脸

考题 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该患者首选的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B、免疫抑制剂C、非甾体抗炎药D、抗疟药E、丙种球蛋白

考题 患者,女性,28岁。日晒后面部红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红斑应使用()A、阿司匹林B、泼尼松C、氯喹D、环磷酰胺E、静注丙球

考题 患者,女,31岁,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近日体温升高,关节红肿、有压痛,出现面部红斑、蛋白尿而入院治疗。关于该患者脸部红斑护理的指导,错误的是()。A、每日2次30℃温水湿敷B、每日2次温肥皂水洗脸C、面部不用化妆品D、外出撑伞防晒E、勿接触紫外线

考题 患者,女,28岁,10天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下肢水肿,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指导不正确的是()。A、糖皮质激素早晨后服用B、非甾体抗炎药宜饭后服用C、伴肾炎患者禁用非甾体抗炎药D、免疫抑制剂使用时应定期查血象、肝功能E、禁止使用氯丙嗪等诱发本病的药物

考题 患者,女,31岁,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近日体温升高,关节红肿、有压痛,出现面部红斑、蛋白尿而入院治疗。以下不符合该患者护理要求的是()。A、床单位清洁干燥B、床单位阳光充足C、病室空气流通D、病室内温度18~20℃E、病室内湿度50%~60%

考题 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该患者应忌食()。A、豆制品B、鸡蛋C、动物内脏D、香菇E、香菜

考题 患者,女,31岁,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近日体温升高,关节红肿、有压痛,出现面部红斑、蛋白尿而入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累及关节、肌肉可表现为()。A、关节畸形B、关节附近肌肉萎缩C、非畸形性关节炎D、梭状指E、天鹅颈样畸形

考题 患者女,20岁,反复发热3个月,并出现面部蝶形红斑,活动后气促,ANA1∶320,胸部X线片示斑片状阴影,HRCT示毛玻璃样改变。诊断首先考虑()A、肺部感染B、皮肌炎C、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D、系统性红斑狼疮E、硬皮病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日晒后面部出现蝶形红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患者为治疗红斑应使用的药物是(  )。A 免疫抑制剂B 非甾体抗炎药C 抗疟药D 肾上腺皮质激素E 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 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加重后,最可能导致该患者死亡的原因是A 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B 呼吸衰竭和感染C 肾功能衰竭和感染D 脑损害和感染E 脑损害和心力衰竭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 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的休息活动指导正确的是A 目前为稳定期,任何活动不受限B 目前为稳定期,日常活动不受限C 目前为稳定期,劳逸结合D 目前为疾病活动期,多卧床休息E 目前为疾病活动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入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日晒后面部出现蝶形红斑,口腔有溃疡,头发稀疏,双侧手腕关节疼痛。入院后指导患者需行的辅助检查哪项不正确A 血液检查B 免疫学自身抗体检验C 补体检测D 骨密度测定E 肾活检病理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 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该患者应忌食A 豆制品B 鸡蛋C 动物内脏D 香菇E 香菜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3岁,住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护士为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时,指导患者避免服用可能诱发SLE发病的药物是( )A 青霉索B 普鲁卡因胺C 利多卡因D 甲基多巴E 阿司匹林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20岁。农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患者的两颧及鼻梁部有散在的蝶形红斑。不正确的护理指导是(  )。A 可用碱性皂液清洁面部B 避免在烈日下活动C 避免接触化学药品D 避免使用化妆品E 可用清水冲洗面部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半年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初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暗,10天前面部红斑加重且延及双手,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80 mm/h,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下列临床表现不符合本病特征的是A 雷诺现象B 玫瑰疹C 光过敏D 口腔溃疡E 关节炎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2年,近日体温升高,关节红肿有压痛,出现面部红斑、蛋白尿而入院治疗,下列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 维持激素治疗B 清淡饮食C 可多食芹菜、香菜等菜蔬D 可用温和的洗面奶洗脸E 目前应多卧床休息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8岁,10天前面部出现片状红斑,下肢水肿,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指导不正确的是()。A 糖皮质激素早晨后服用B 非甾体抗炎药宜饭后服用C 伴肾炎患者禁用非甾体抗炎药D 免疫抑制剂使用时应定期查血象、肝功能E 禁止使用氯丙嗪等诱发本病的药物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日晒后面部红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红斑应使用()A 阿司匹林B 泼尼松C 氯喹D 环磷酰胺E 静注丙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