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当圈梁的配筋烈度为8,则箍筋的最大间距为

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见教材P10圈梁配筋要求表(2A311013-2)。
更多 “当圈梁的配筋烈度为8,则箍筋的最大间距为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相关考题
考题 箍筋的构造设置应同时满足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要求及最小配箍率要求。()

考题 规定最大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的意义是什么?当满足最大箍筋间距和最小箍筋直径要求时,是否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

考题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 V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 VA、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 P sv, min 配箍筋B、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C、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筋,并验算最小箍率D、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配箍筋

考题 均布载荷作用下的一般受弯构件,当0.1≥υ/febh0>0.07时,() A.可直接按最小配箍率配箍B.可直接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C.可按公式计算结果配箍D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并验算最小配箍率.

考题 地震烈度为8度时,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箍筋最大间距为()mm。 A. 150B. 200C. 250D. 300

考题 当设防烈度大于6度时,构造配筋情况( )。A.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B.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C.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D.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考题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V<0.7ftbh0时( )。A.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ρsv,min配箍筋 B.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 C.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并验算最小配箍率 D.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配箍筋。

考题 Ф8@100(4)/150(2)表示( )。A.箍筋为HPB300,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B.箍筋为HPB300,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 C.箍筋为HPB335,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D.箍筋为HPB335,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

考题 钢筋混凝土基础立柱柱中箍筋说法正确的是()A、在柱中的周边箍筋应为封闭式。B、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柱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最小直径。C、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D、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当柱的宽度不小于800mm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考题 下列关于柱中箍筋构造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A、箍筋间距S≤400mmB、箍筋间距S≤15dmin( dmin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C、箍筋直径d≥dmax/4 ( dmax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D、箍筋间隔S≥b(b为构件短边尺寸)

考题 下列()项不会影响配箍率的变化。A、箍筋的强度级别B、箍筋的粗细C、箍筋的肢数D、箍筋的间距

考题 箍筋的根数为()。A、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B、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C、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2D、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2

考题 φ8@100(4),/200(2)表示()。A、箍筋直径为中8,加密区间距为100.双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四肢箍B、箍筋直径为φ8,加密区间距为l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C、箍筋直径为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2根纵筋D、箍筋直径为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考题 “平法”集中标注梁的配筋:Φ10@100/200(2)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箍筋直径10mm,通长布置B、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200mm,为双肢箍C、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单肢箍D、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双肢箍

考题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V<0.7ftbh0时()。A、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ρsv,min配箍筋B、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C、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筋,并验算最小配箍率D、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配箍筋

考题 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考题 限制梁箍筋最大间距的目的主要是()。A、控制箍筋的配筋率B、保证箍筋屈服C、保证箍筋与斜裂缝相交D、便于施工——容易浇筑混凝土

考题 单选题矩形、T形及工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当0.1≥V/fcbho0.07时,()。A 可直接按最小配箍率配箍B 可直接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C 可按公式计算结果配箍D 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并验算最小配箍率

考题 单选题某框架柱的配筋为φ8@100/200,其含义为()。A 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钢筋间距为200mmB 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钢筋间距为100mmC 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2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100mmD 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考题 单选题当抗震设防烈度大于6度时,构造配筋配置应为()。A 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B 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C 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D 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考题 单选题“平法”集中标注梁的配筋:Φ10@100/200(2)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 箍筋直径10mm,通长布置B 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200mm,为双肢箍C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单肢箍D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双肢箍

考题 单选题8@100(4)/200(2)表示()。A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双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四肢箍B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C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2根纵筋D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考题 判断题斜拉破坏应通过限制最小配筋率、最大箍筋间距和最小箍筋直径避免。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箍筋的根数为()。A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B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C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2D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2

考题 单选题如有建筑物抗震烈度为8级时,砌体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圈梁箍筋最大间距不能超过()。A 150mmB 200mmC 250mmD 300mm

考题 单选题配筋砖砌体工程中,构造柱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纵筋上下贯通;构造柱箍筋在楼层上、下各500mm范围内应进行加密,间距宜为()A 90mmB 100mmC 110mmD 120mm

考题 单选题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配筋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 6度时,箍筋最大间距为250mmB 7度时,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C 8度时,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D 9度时,箍筋最大间距为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