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儿男性,13岁,双侧鼻腔间断出血半年,查见双侧利特尔区黏膜糜烂,血管扩张,以下治疗错误的是

A.鼻腔应用抗生素软膏,使黏膜湿润,促进黏膜恢复
B.应用30%三氯醋酸先烧灼一侧鼻腔黏膜
C.应用射频烧灼一侧鼻腔黏膜
D.可适当应用止血剂治疗
E.可用射频同时烧灼两侧鼻腔黏膜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双侧鼻中隔黏膜糜烂进行烧灼治疗时,不能同时烧灼两侧黏膜,以免引起鼻中隔穿孔。
更多 “患儿男性,13岁,双侧鼻腔间断出血半年,查见双侧利特尔区黏膜糜烂,血管扩张,以下治疗错误的是A.鼻腔应用抗生素软膏,使黏膜湿润,促进黏膜恢复 B.应用30%三氯醋酸先烧灼一侧鼻腔黏膜 C.应用射频烧灼一侧鼻腔黏膜 D.可适当应用止血剂治疗 E.可用射频同时烧灼两侧鼻腔黏膜”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反复双鼻出血1周就诊,检查发现其鼻中隔两侧黎氏区血管呈团状扩张,下述治疗最常引起鼻中隔穿孔的方法是A、在两侧黎氏区血管扩张处用射频治疗封闭血管B、用蘸有云南白药的明胶海绵填塞鼻腔C、行鼻中隔黏膜划痕术D、鼻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超过72小时E、用含有0.1%肾上腺素的棉片压迫出血区

考题 下述哪一说法不正确A、利特尔动脉丛是指动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黏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B、吴氏鼻咽静脉丛指青年人下鼻道后方接近鼻咽处表浅扩张的静脉丛C、克氏静脉丛指静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黏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D、鼻中隔易出血部位包括利特尔丛和克氏丛E、青年人鼻出血常见于易出血区,老年人鼻出血常见于下鼻道

考题 患儿女,12岁,反复鼻塞、打喷嚏、流清涕数年,鼻镜检查见双侧鼻腔黏膜及下鼻甲水肿。为确诊,最应作以下哪项检查 A、CTB、鼻咽侧位片C、皮肤点刺试验D、鼻内镜E、肺功能

考题 男性患者,65岁,双侧口角糜烂1月余。临床检查见口内无牙颌,垂直距离短,双口角皮肤黏膜充血、湿白、皲裂。确定患者有无白色念珠菌感染应 A.查见念珠菌孢子 B.查见念珠菌丝 C.根据临床症状 D.根据病理结果 E.根据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考题 男性,18岁。主诉:双鼻塞、流涕伴头面部闷痛3天。患者一周前外出郊游,气候突变,大雨淋湿,回家后感乏力、头痛、打喷嚏、流清涕伴鼻塞。服用感冒药后症状无改善,鼻塞加重,涕多粘稠,伴双侧面颊部闷痛。专科检查:双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双侧下鼻甲、中鼻甲红肿,双侧中鼻道见大量粘脓涕引流。应做哪些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考题 患儿,女,10岁,间断鼻塞,多脓涕半年,一直未就诊。鼻腔检查双侧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无息肉。鼻窦CT示:双侧上颌窦慢性炎症。最合适的治疗是()A、立即行上颌窦穿刺冲洗B、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C、行上颌窦根治术D、单纯用抗生素治疗E、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抗生素、黏液促排剂和血管收缩剂)、鼻窦负压置换等

考题 患者,男性,7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40余年,以"突发口鼻出血1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时意识尚清,测血压180/100mmHg,心率70bpm,已于门诊行双侧后鼻孔填塞+前鼻孔填塞,口咽后壁见鲜血自后鼻孔流下。该患者鼻出血的部位应多考虑()。A、利特尔区B、鼻腔前部C、鼻中隔D、鼻腔中后段静脉E、鼻腔中后段动脉F、鼻窦

考题 双侧鼻腔出血多由()引起。

考题 关于鼻腔的血液供应,下列哪些叙述正确()。A、利特尔区(Little’sareA.是指动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粘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B、克氏静脉丛(Kiesselbach’splexus)是指静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粘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C、伍氏鼻咽静脉丛(Woodruffsplexus)是指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表浅扩张的静脉丛D、D.鼻中隔易出血区包括利特尔区(Little’sare和克氏静脉丛(Kiesselbach’splexus)E、E.鼻前庭易出血区包括利特尔区(Little’sare和克氏静脉丛(Kiesselbach’splexus)

考题 下述哪些说法正确(请从以下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4个正确答案)()。A、利特尔动脉丛是指动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黏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B、吴氏鼻咽静脉丛指青年人下鼻道后方接近鼻咽处表浅扩张的静脉丛C、克氏静脉丛指静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黏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D、鼻中隔易出血部位包括利特尔区和克氏丛E、青年人鼻出血常见于易出血区,老年人鼻出血常见于下鼻道后方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55岁,反复双鼻出血1周就诊,检查发现其鼻中隔两侧黎氏区血管呈团状扩张,下述治疗最常引起鼻中隔穿孔的方法是()A 在两侧黎氏区血管扩张处用射频治疗封闭血管B 用蘸有云南白药的明胶海绵填塞鼻腔C 行鼻中隔黏膜划痕术D 鼻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超过72小时E 用含有0.1%肾上腺素的棉片压迫出血区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双侧口角糜烂1个多月。临床检查见口内无牙颌,垂直距离短,双口角皮肤黏膜充血、湿白、皲裂。确定患者有无白念珠菌感染应()A 查见念珠菌孢子B 查见念珠菌丝C 根据临床症状D 根据病理结果E 根据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考题 问答题某女,60岁,口腔颊部黏膜粗糙感、进食刺激性食物疼痛1年。查见:双侧颊黏膜白色条纹呈网状、树枝状排列,其间的黏膜充血红肿,未见糜烂。患者可能是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病例题)

考题 问答题某女,60岁,口腔颊部黏膜粗糙感、进食刺激性食物疼痛1年 。查见:双侧颊黏膜白色条纹呈网状、树枝状排列,其间的黏膜充血红肿,未见糜烂 。患者可能是口腔黏膜扁平苔藓 。

考题 单选题患儿,女,10岁,间断鼻塞,多脓涕半年,一直未就诊。鼻腔检查双侧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无息肉。鼻窦CT示:双侧上颌窦慢性炎症。最合适的治疗是()A 立即行上颌窦穿刺冲洗B 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C 行上颌窦根治术D 单纯用抗生素治疗E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抗生素、黏液促排剂和血管收缩剂)、鼻窦负压置换等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13岁,双侧鼻腔间断出血半年,查见双侧利特尔区黏膜糜烂,血管扩张,以下治疗错误的是()A 应用30%三氯醋酸先烧灼一侧鼻腔黏膜B 应用射频烧灼一侧鼻腔黏膜C 鼻腔应用抗生素软膏,使黏膜湿润,促进黏膜恢复D 可用射频同时烧灼两侧鼻腔黏膜E 可适当应用止血剂治疗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7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40余年,以"突发口鼻出血1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时意识尚清,测血压180/100mmHg,心率70bpm,已于门诊行双侧后鼻孔填塞+前鼻孔填塞,口咽后壁见鲜血自后鼻孔流下。该患者鼻出血的部位应多考虑()。A 利特尔区B 鼻腔前部C 鼻中隔D 鼻腔中后段静脉E 鼻腔中后段动脉F 鼻窦

考题 多选题下述哪些说法正确(请从以下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4个正确答案)()。A利特尔动脉丛是指动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黏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B吴氏鼻咽静脉丛指青年人下鼻道后方接近鼻咽处表浅扩张的静脉丛C克氏静脉丛指静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黏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D鼻中隔易出血部位包括利特尔区和克氏丛E青年人鼻出血常见于易出血区,老年人鼻出血常见于下鼻道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