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甲公司与市国税局在纳税问题上发生争执:国税局要求甲公司缴纳税款及滞纳金共计500余万元,甲公司对此表示不能接受。在缴纳完上述款项后,甲公司可以国税局为被告向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市国税局的决定。对于甲公司提起的诉讼,市法院下列()做法是正确的。
A

以原告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为由裁定不予受理

B

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被告,原告拒绝变更的,应当驳回诉讼请求

C

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原告拒绝变更的,裁定不予受理

D

予以受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应先向省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而不是直接就向法院起诉。
更多 “单选题甲公司与市国税局在纳税问题上发生争执:国税局要求甲公司缴纳税款及滞纳金共计500余万元,甲公司对此表示不能接受。在缴纳完上述款项后,甲公司可以国税局为被告向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市国税局的决定。对于甲公司提起的诉讼,市法院下列()做法是正确的。A 以原告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为由裁定不予受理B 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被告,原告拒绝变更的,应当驳回诉讼请求C 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原告拒绝变更的,裁定不予受理D 予以受理” 相关考题
考题 稽查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的时候发现甲企业偷逃税款1万元,稽查人员在履行告知等有关法定程序后,以A市B区国税局的名义下达了如下处理决定:补缴增值税1万元,课征滞纳金 150元;认定该企业偷税,处所偷税款0.5倍罚款,计0.5万元。缴款期限届满后,李某仍不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并且税务机关发现甲企业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因此经区国税局局长的批准,依法采取税务保全措施,扣押了甲企业一批价值1万元的货物。以上税务行政行为在作出时,税务机关都向甲告知了救济权利和法定期限。甲企业对税务机关扣押其货物的行为不服,预行使救济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企业必须先缴纳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B.甲企业应当先缴纳了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担保,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C.甲企业可以在知道诉讼权利之日起3个月内向B区法院直接提起行政诉讼D.甲企业可以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A市国税局或者B区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考题 案例三(一)资料A有限责任公司(简称A公司)是一家生产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该公司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该公司2008年度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此外,A公司所在地的市国税局发现,A公司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于是对其处以罚款。2009年3月,A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商讨与B有限责任公司(简称B公司)合并的事宜。(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61.针对A公司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市国税局有权:A.责令A公司限期缴纳税款B.从A公司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C.行使代位权D.行使撤销权

考题 甲县国税局根据举报查明某私营企业有少缴税款的情况,遂于2003年8月5 El依法作出税务处理决定:责令该企业10日内缴纳税款36000元,滞纳金1800元。该企业不服,事隔3个多月后向上一级国税局乙市国税局申请复议。乙市国税局以超过申请期限为由决定不予受理。次日,该企业以甲县国税局为被告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甲县国税局的处理决定。对此案,甲县人民法院应( )。A.以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为由,裁定驳回诉讼请求B.以未经行政复议为由,裁定不予受理C.受理D.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原告拒绝变更的,判决不予受理

考题 甲公司以一栋房屋换取乙公司一栋房屋,房屋契约写明:甲公司房屋价值5000万元,乙公司房屋价值3800万元。经税务机关核定,双方房屋价值与契约写明的价值基本相符。假设契税税率为5%,则()。 A.乙公司为契税纳税人,应缴纳190万元契税B.甲公司为契税纳税人,应缴纳60万元契税C.甲公司为契税纳税人,应缴纳250万元契税D.乙公司为契税纳税人,应缴纳60万元契税

考题 2008年A市B县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采购茶叶。乙公司在某茶厂采购茶叶之后,将销售发票开给甲公司,乙公司没有就该项采购业务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A市B县国税务局知悉后即作出决定,要求乙公司缴纳增值税5000余元,县地税局决定乙公司应缴纳营业税3000余元,并且缴纳相应的滞纳金。乙公司不服,认为自己是接受甲公司的委托实施代购行为,该税款应当由甲公司缴纳。县国税局未采纳乙公司的意见,坚持要求乙公司纳税。乙公司认为地税局决定的营业税的税额过高,拒绝缴纳该项税款。乙公司对税务机关作出缴纳增值税的决定不服,( )。A.应当先缴纳税款和滞纳金或提供相应的担保之后,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可以在实际缴清税款和滞纳金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C.可以向A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D.提供了相应的担保并且得到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3个月内,可以向A市国税局提起行政复议E.可以在提供了担保并且得到税务机关的确认之日起60日内,同时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考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86~90 题。2008年A市B县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采购茶叶。乙公司在某茶厂采购茶叶之后,将销售发票开给甲公司,乙公司没有就该项采购业务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A市B县国税务局知悉后即作出决定,要求乙公司缴纳增值税5000余元,县地税局决定乙公司应缴纳营业税3000余元,并且缴纳相应的滞纳金。乙公司不服,认为自己是接受甲公司的委托实施代购行为,该税款应当由甲公司缴纳。县国税局未采纳乙公司的意见,坚持要求乙公司纳税。乙公司认为地税局决定的营业税的税额过高,拒绝缴纳该项税款。第 86 题 乙公司对税务机关作出缴纳增值税的决定不服,( )。A.应当先缴纳税款和滞纳金或提供相应的担保之后,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可以在实际缴清税款和滞纳金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C.可以向A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D.提供了相应的担保并且得到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3个月内,可以向A市国税局提起 行政复议E.可以在提供了担保并且得到税务机关的确认之日起60日内,同时提起行政复议和行 政诉讼

考题 2007年度,甲公司发生以下事项:(1)2007年9月,税务机关在对甲公司税务检查时发现甲公司应于2004年6月缴纳的税款,由于将小数点标错造成少缴税款15万元,税务机关要求补交税款加收滞纳金,甲公司认为追征期3年已过,税务机关无权要求其补交税款,加收滞纳金。(2)2007年10月,甲公司就纳税金额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甲公司因要申请行政复议而未缴纳税款100万元,滞纳金20万元,税务机关责令甲公司提供纳税担保。甲公司提出由乙公司提供纳税保证,税务机关经审查发现乙公司财务报表资产净值为200万元,税务机关不认可乙公司的纳税保证。于是甲公司提出由丙公司价值300万元房屋作为纳税抵押,担保甲公司于2007年11月10日缴清税款及滞纳金。但甲公司在规定的期限2007年11月10日未缴清税款及滞纳金,税务机关于2007年11月11日拍卖了丙公司抵押物房屋,抵缴税款、滞纳金。(3)2007年12月20日,甲公司会计档案部门经过清理发现有一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需要销毁,于是会计档案部门编制了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未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清册上签署意见。在拟销毁的会计档案中有一些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会计档案。(4)2007年12月30日,甲公司向A公司签发了一张由Y银行承兑的汇票,票面金额为30万元,A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B公司,B公司向Y银行提示付款时,Y银行发现甲公司存在Y银行账户的资金只有2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税收征管法》、《会计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甲公司对少缴的15万元税款,认为追征期3年已过,税务机关元权要求其补交税款,加收滞纳金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税务机关不认可乙公司的纳税保证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3)税务机关对丙公司采取拍卖抵押物抵缴税款、滞纳金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4)甲公司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保管期满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会计档案能否销毁?(5)B公司是否能够从Y银行获得足额付款?Y银行对甲公司未将票款足额交存其开户银行的行为可以采取何种处罚方式?

考题 某省甲市国税局对偷税的乙公司作出了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乙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复议机关应是()。A.省人民政府 B.甲市人民政府 C.省国税局 D.甲市国税局

考题 共用题干 某县国税局接到群众举报,县属某外贸公司有进货不入账,企图逃税的行为。经相关部门查证核实,该外贸公司确实有逃税的违法行为,责令其在5日内缴足税款。该公司接到通知后的第2天,并未主动缴纳税款,而且还将账户上的大部分资金转走,税务局得到消息后,便责令该公司提供纳税担保。该公司到县政府找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向国税局做了口头纳税担保。国税局不同意,最后该公司以库存原材料做了纳税担保。下列有关国税局责令该外贸公司提供纳税担保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税局无权责令该公司在限期内补缴税款B:国税局责令该公司补缴税款的时间太早C:国税局规定该公司补缴税款的期限太短D:国税局依法责令该公司提供纳税担保的行为合法恰当

考题 甲市乙县国税局责令丙企业缴纳税款30万元。丙企业不服申请复议。复议维持后,丙企业起诉。诉讼中,县国税局决定拍卖丙企业的产品以抵缴税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案复议机关是甲市国税局 B.本案被告是乙县国税局 C.对拍卖决定,丙企业可直接起诉 D.如诉讼中,县国税局申请法院执行税款的,法院应当裁定准予执行

考题 甲公司按照规定最晚应于2019年5月30日缴纳税款25万元,该公司迟迟未缴。税务机关责令其于当年6月20日前缴纳,并加收滞纳金。直到6月30日,该公司才缴纳税款。甲公司应缴纳的滞纳金金额是( )。A.10×250 000×0.05%=1 250元 B.30×250 000×0.05%=3 750元 C.31×250 000×0.05%=3 875元 D.32×250 000×0.05%=4 000元

考题 甲公司因未按要求在9月1日前缴纳税款10万元,被A市税务机关作出限期缴纳税款并且加收滞纳金5000元的决定,甲公司认为滞纳金数额过高不符合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甲公司可采取的救济途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方可提起行政诉讼 B.甲公司可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C.甲公司只能申请行政复议且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 D.甲公司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向国务院申请裁决,该裁决为终局裁决 E.甲公司应先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后,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考题 甲税务师事务所的税务师丙代理客户乙公司进行纳税申报,由于甲税务师事务所的原因造成乙公司少缴纳税款。主管税务机关对乙公司作出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的决定,则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应( )。 A.由甲税务师事务所向税务机关缴纳,同时甲税务师事务所向税务师丙追责 B.由乙公司向税务机关缴纳,同时乙公司向甲税务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丙提出赔偿要求 C.由乙公司、甲税务师事务所、税务师丙共同缴纳,分别承担各自责任 D.由乙公司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甲税务师事务所向税务机关缴纳滞纳金

考题 2011年12月1日起甲与某公司签定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2014年4月因与部门经理发生争执,甲被迫辞职。在合同期内公司一直未为甲缴纳养老保险。现甲已经辞职,到当地劳动部门举报。劳动部门要求公司补缴,公司同意缴纳,但是要求甲个人应缴的部份要让我自付。请问甲个人应缴部分是否可以要求公司全额缴纳?()A、个人负担B、公司负担C、若公司不能证明已代扣代缴,由公司负担D、都不用承担

考题 公司于2015年8月与乙公司签订了数份以货易货合同,以共计50万元的钢材换取45万元的水泥,甲公司取得差价5万元。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A、甲公司8月应缴纳的印花税为285元B、甲公司8月应缴纳的印花税为150元C、甲公司可对易货合同采用自行贴花方式缴纳印花税D、甲公司可对易货合同采用汇贴方式缴纳印花税

考题 李某对甲市乙县地税局的征税行为不服,在缴纳税款之后,欲申请行政复议。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有()A、乙县人民政府B、乙县国税局C、甲市人民政府D、甲市地税局E、甲市国税局

考题 甲公司与市国税局在纳税问题上发生争执:国税局要求甲公司缴纳税款及滞纳金共计500余万元,甲公司对此表示不能接受。在缴纳完上述款项后,甲公司可以国税局为被告向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市国税局的决定。对于甲公司提起的诉讼,市法院下列()做法是正确的。A、以原告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为由裁定不予受理B、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被告,原告拒绝变更的,应当驳回诉讼请求C、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原告拒绝变更的,裁定不予受理D、予以受理

考题 单选题甲地级市国税局认定乙公司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增值税,税务机关在多次催缴无效的情况下,于2009年2月1日通知乙公司的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了税款,还依法对其罚款3万元。乙公司对此不服,2009年3月15日向甲市人民政府书面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直到4月10日也没有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乙公司认为甲市人民政府有袒护地级市国税局的可能,于是在4月15日直接向甲地级市国税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乙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可以成为本案被告人的是()。A 甲地级市国税局B 甲市人民政府C 省国税局D 甲地级市地税局E 省人民政府

考题 多选题某市国税局的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对本市甲公司进行税务检查,发现该公司采取账外经营、销售收入不入账的手段逃避缴纳税款20000元,国税局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市国税局的相关规定,责令甲公司限期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国税局拟对其作出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国税局向甲公司送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若甲公司对税务行政处罚和补缴税款的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在2015年3月10日作出复议决定,维持了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的行政决定,但是变更了行政处罚决定,甲公司对于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则()。A若对复议机关维持补缴税款的决定不服,应当在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若对复议机关变更行政处罚的决定不服,可以在原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或者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C法院接到甲公司提交的起诉状之后,应当在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裁定D若法院接到甲公司的起诉状后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E若法院接到甲公司的起诉状后7日内没有作出是否立案的裁定,甲公司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

考题 单选题甲公司应于5月30日前完成上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但其一直未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向其发出责令限期缴纳通知书,要求其于6月20日前补缴上年度所得税税款及滞纳金共计68万元,至限期满,甲公司仍未缴纳,则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税款征收措施是()。A 核定甲公司应纳税额B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C 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D 对甲公司处以罚款

考题 多选题甲公司因未按要求在9月1日前缴纳税款10万元,被A市税务机关作出限期缴纳税款并且加收滞纳金5000元的决定,甲公司认为滞纳金数额过高不符合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关于甲公司可采取的救济途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甲公司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方可提起行政诉讼B甲公司可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C甲公司只能申请行政复议且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D甲公司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向国务院申请裁决,该裁决为终局裁决E甲公司应先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后,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考题 单选题某市国税局的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对本市甲公司进行税务检查,发现该公司采取账外经营、销售收入不入账的手段逃避缴纳税款20000元,国税局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市国税局的相关规定,责令甲公司限期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国税局拟对其作出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国税局向甲公司送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甲公司申请进行听证,应该()A 在国税局告知其听证权之日起5日内提出申请B 在国税局检查之日起3日内提出申请C 在国税局处理意见作出之日起5日内提出申请D 在国税局告知其听证权之日起15日内提出申请E 在国税局告知其听证权之日起3日内提出申请

考题 单选题某市国税局的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对本市甲公司进行税务检查,发现该公司采取账外经营、销售收入不入账的手段逃避缴纳税款20000元,国税局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市国税局的相关规定,责令甲公司限期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国税局拟对其作出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国税局向甲公司送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如果甲公司对国税局作出的责令限期补缴税款和缴纳滞纳金的决定不服,()。A 若甲公司没有申请行政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起诉B 若甲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补缴税金和滞纳金,也不行使救济的权利,税务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C 甲公司应当先补缴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由市国税局确认后,才能向上一级国税局或者本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D 甲公司申请行政复议前,可以以保证、抵押和质押的方式提供担保E 若甲公司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国税局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

考题 多选题某市国税局的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对本市甲公司进行税务检查,发现该公司采取账外经营、销售收入不入账的手段逃避缴纳税款20000元,国税局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市国税局的相关规定,责令甲公司限期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国税局拟对其作出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国税局向甲公司送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甲公司依法提起行政诉讼,()。A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B人民法院立案之后,可以由4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C围税局应当在接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5日内提交答辩状和证据D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3天内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甲公司和国税局E甲公司可以以案件涉及商业秘密为由申请不公开审理

考题 多选题李某对甲市乙县地税局的征税行为不服,在缴纳税款之后,欲申请行政复议。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有()A乙县人民政府B乙县国税局C甲市人民政府D甲市地税局E甲市国税局

考题 单选题纳税人甲公司采取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的方式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后经群众举报,税务机关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税务机关发现( ),税务机关应当将该企业的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A 甲公司逃避缴纳税款1万元并且占应纳税额5%B 甲公司逃避缴纳税款5万元并且占应纳税额10%,但是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且根据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缴纳了相应的罚款C 甲公司逃避缴纳税款5万元,占应纳税额15%,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未补缴应纳税款D 甲公司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5%,已经补缴了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但该公司在5年前曾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两次行政处罚

考题 单选题甲公司按照规定应于2018年9月10日缴纳税款,甲公司迟迟未缴纳,此时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责令缴纳,并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B 责令提供纳税担保C 采取阻止出境措施D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