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A
信息速递功能
B
娱乐教化价值
C
政府喉舌功能
D
商业广告价值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A 信息速递功能B 娱乐教化价值C 政府喉舌功能D 商业广告价值” 相关考题
考题
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A.信息速递功能B.娱乐教化价值C.政府喉舌功能D.商业广告价值
考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高宗在致金兵元帅信中说:“古之有国家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无人,以奔则无地,所以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救已,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6
材料二
宋高宗对大臣说:“朕兼爱南北之民,屈己讲和非怯于用兵也。若敌国交恶,天下受弊,朕实念之。今通好休兵其利博矣。士大夫狃于偏见,以讲和为弱,以用兵为强,非通论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4
请回答:
(1)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背景及成因。
(2)在上述材料反映的政策的指导下,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考题
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A、信息速递功能B、娱乐教化价值C、政府喉舌功能D、商业广告价值
考题
材料一: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从材料一看,雍正帝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说出他的根据。
考题
单选题在“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中,“诸”之义为()A
众B
皆C
凡D
语首助词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