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试样制完后应存储在不吸水、不透气的密封容器中,并准确称量,以便测定在后续存储和运输中的水分变化()
A

B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判断题试样制完后应存储在不吸水、不透气的密封容器中,并准确称量,以便测定在后续存储和运输中的水分变化()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制备好的试样应贮存于什么容器中,并贴上标签A、广口瓶B、烧杯C、称量瓶D、干燥器E、容量瓶

考题 制备好的全水分试样如不立即测定,则应准确称量,以便进行水分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测定粘稠饲料试样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称量瓶内放一薄层砂和一根玻璃棒B.将称量瓶及内容物质和盖一并放入的干燥箱内干燥C.称取10g试样于称量瓶,准确至0.1gD.用玻璃棒将试样与砂充分混合,玻璃棒留在称量瓶中

考题 制备好的试样应贮存于下列哪种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A、干燥器B、广口瓶C、称量瓶D、烧杯E、容量瓶

考题 煤样制备之前、制备之后以及制备过程中的任何中间阶段都应储存在不吸水、不透气的密封容器中并放在()A通风处B干燥处C阴凉处

考题 在测定粒度13毫米以下煤全水分中,无论哪种方法干燥后的称量都应冷却后称量。A对B错

考题 环刀法测定密度时,试样称量应准确到0.01g/cm3。

考题 按照《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2001)要求,固体试样需在干燥器中放置()h后测定;()试样可直接称量。

考题 在测定粒度13毫米以下煤全水分中,无论哪种方法干燥后的称量都应冷却后称量。

考题 在同一试样测定的几次称量过程中,可以多次调零。

考题 一步法测定煤中全水分时,试样加热干燥后应趁热称重。

考题 称量(),()物体必须放在密封加盖的容器中称量。

考题 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中规定制备完毕的全水分煤样应储存在不吸水、不透气的密封的容器中,装样量不得超过容器容积的(),并准确称量,煤样制备后应尽快进行全水分测定。A、3/4B、1/2C、2/5D、3/5

考题 制备完毕的全水分煤样应储存在()的密封容器中,并准确称量,煤样制备后应尽快进行全水分测定。

考题 GB/T2007.6-87《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水分测定方法-热干燥法中测定最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水分试样质量的()。A、0.01%B、0.02%C、0.05%D、0.03%

考题 对需要测定物理-化学分析物的样品,应使水样(),以减少因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干扰及样品运输途中的振荡干扰。A、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保存B、密封保存C、存储至深色玻璃瓶中并密封保存D、存储至深色玻璃瓶中

考题 将粒度为6mm的全水分煤样装入容器密封后,称重为500g,容器本身重150g。化验室收到此煤后,容器和试样共重495g,测定煤样水分时称取试样m为10g,干燥后失重m1为1.04g,试求装入煤样时煤的全水分。

考题 关于信号配置中对于信号值变化后不产生告警的开关量信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不必配置存储阀值和存储周期B、必须配置存储阀值,不配置存储周期C、不必配置存储阀值,必须配置存储周期D、必须配置存储阀值和配置存储周期

考题 测定水分的试样要有(),在称样时,试样要(),试样水分超过()时,试样的重量应酌情减少,使蒸出水不超过()毫升。

考题 分析化工产品中水分时采来的试样应密封,并置于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以防试样吸潮。()

考题 固定称量法适用与易吸水和易氧化的试样称量。

考题 下列情况中,不属系统误差的是:()A、指示剂提前变色;B、重量法测定SiO2,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C、称量时试样吸收了水分;D、蒸馏水中含有杂质

考题 气中苯的测定现场采样后,取下吸附管,应()。A、密封吸附管的两端B、做好标识C、放入可密封的金属容器中D、放入可密封的玻璃容器中

考题 冷冻油应放大密封的容器中存储,否则易()。A、变质B、赃污C、吸收水分D、挥发

考题 多选题筛析法试验中关于称量精度说法正确的是()A试样数量超过500g时,应准确至1g。B试样数量超过500g时,应准确至0.5g。C试样数量不超过500g时,应准确至0.1g。D试样数量不超过500g时,应准确至0.2g。

考题 判断题制备完毕的全水分煤样应储存在不吸水、不透气的密封容器中并准确称量()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固定重量称量法宜用于称量不易吸水,在空气中稳定的试样。A 对B 错